分享

假如公司不设置质量部门(质检岗位)……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1-09-26
学习:提升自我  影响他人
交流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分享: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合作:实现双赢   共享成就
尊重成就彼此,共赢未来



 假如公司不设置质量部门(质检岗位)……     




深度思考





某些企业总认为质量部门是多余的,是摆设,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为什么呢?
产品销量提升了,是销售部门的功劳,是开发部门的功劳;
客户满意度高了,是销售部门的功劳,是售后部门的功劳;
生产产量提升了,是生产部门的功劳,是生产部门管得好;
产品质量提升了,是生产部门管得好,是技术部门的功劳;
材料质量提升了,是采购部门的功劳,是仓储部门的功劳;
看似公司一切荣誉的获得,都与质量部门没有任何关系,什么情况下与质量部门有关系呢?
 
材料质量不合格了,是质量部门没有把握好材料入厂关卡,怼质量部门;
半成品质量下降了,是质量部门没有监督到位导致的,怼质量部门;
成品质量不合格了,是质量部门没有检验到位导致的,怼质量部门;
有客户投诉质量了,是质量部门没有把握好出厂质量关,怼质量部门;
有客户要求退货了,是质量部门质检工作不到位导致的,怼质量部门;
看似公司发生的一切质量问题都是质量部门的责任,你说,要质量部门有何用?设质检岗位有何意义?


我们先不探讨有没有必要设置(质量部门)质检岗位,我们不妨认真静心思考下:

01

从公司采购的原辅材料质量角度来看

供应商每天送货到公司,若不经过质量检验,请问公司敢直接投入使用吗?请问公司在直接使用过程中会放心吗?也许有人会说,用的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再退货,怕什么?有没什么损失,真的不怕?真的没有损失?
第一:外观质量特性在使用过程中,是可以发现不合格的,可以及时挑拣出来,内在质量特性只有等用过才会发现,等到发现,质量事故已成事实,不仅影响使用部门的心情、效率、业绩、进度,更会增加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
第二:发现不合格退货,请问材料的量不能满足使用量的要求,供应商又不能立马送货,会不会影响生产计划的进度?会不会影响客户的交期?会不会导致客户投诉甚至索赔?会不会导致客户的流失或订单的流失?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些对公司来说不是损失吗?
第三:假如供应商发现公司对送货的材料从不质检,直接投入使用,供应商会不会投机取巧钻公司的管理漏洞呢?会不会在材料质量符合性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放松要求?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敢放心使用吗?
第四:很多公司老板都担心采购部门出现问题或乱来,那么,有谁制约采购部门出现问题呢?
虽然,设置了质检岗位,上述问题不会杜绝或消除,但最起码可以起到以下的震慑与制约作用:
第一:供应商不敢轻易钻空子,即使想弄虚作假,也会在内心认真掂量考虑;
第二:采购部门更不敢乱来;
第三:材料使用部门相对会放心使用,不会因不放心材料质量问题而担心生产出的产品质量;
第四:销售部门也会在开拓客户过程中,更有底气向客户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给予客户信心;
第五:客户到公司验厂,也会在内心给予公司的产品质量管理加分,增加合作的机会。

请问,作为老板的您,此时还会觉得没有必要时设置质检岗位?还会觉得设置质检岗位是多余的?

02

从生产部门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质量角度来看
生产队伍庞大,人员复杂,成员素质不一,有谁敢保证每天生产的产品都符合要求?有谁敢保证每个员工的操作质量都符合要求?也许有些人会说,有了质检,也不敢保证呀,但多一道质量把关总是好事吧,最起码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第一:作业人员不敢乱操作、胡操作、瞎操作;
第二:相关部门就多了一层放心,比如仓储部门、销售部门;
第三:产品质量就多了一层保证;
第四:公司客户就多了一层认可;
第五:公司在质量方面就少了一份风险,尤其法律法规一直强调企业是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单位;
第六:就多了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力度,就会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和执行力。
 
请问,作为老板的您,此时还会觉得没有必要时设置质检岗位?还会觉得设置质检岗位是多余的?

03

从公司发货给客户的成品质量保证角度来看
很多企业的成品并不是生产结束就会立即发给客户,都会在公司的仓库内停留一段时间,试问,若不经过质量检验关卡,公司有信心直接发给客户吗?尤其是对储存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的产品和保质期比较短的产品。

也许有企业会说,怕什么?大不了到了客户发现不合格,客户直接退货就是了,没错,一次,客户无所谓;两次,客户能容忍;三次,给客户解释,客户能接受,次数多了,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还会有信心吗?客户对公司的管理还会认可吗?客户还会继续和公司合作吗?客户流失了、销量下滑了、业务团队辞工了、产品堆在库房了、公司的投入变不了现了、老板发愁了、团队工资发放困难了……,请问这样的情况,有哪个老板会接受?

也许有人会说,设置了质检岗位,上述的问题还会发生呀,也不可能杜绝或消除呀,是的,没有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总比批批被客户投诉、次次发货担心要好吧,偶尔出现一次质量问题,客户都会原谅接受的,怕就怕原谅了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客户自然就会流失了,一家没有客户的公司,请问还能生存吗?

所以说,公司内部设置了质检岗位,虽然不能杜绝每次发货都合格,但最起码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第一:在公司仓库存放时间久的产品经过质检合格后再发货,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都会放心、安心;
第二:在公司仓库存放时间久的产品经过质检合格后再发货,客户更会对公司的管理认可与放心;
第三:在公司仓库存放时间久的产品经过质检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可以有效维护公司的质量声誉和品牌影响力,降低公司的损失;
第四:在公司仓库存放时间久的产品经过质检,可以有效地把质量问题的产品堵在公司内部而不会流通到客户或市场上,不会被政府监管部门在市场上随机抽查发现,有效提升了政府对公司的满意度;
第五:在公司仓库存放时间久的产品经过质检,可以有效地把质量问题的产品堵在公司内部而不会流通到市场上,不会被消费者发现引起投诉公司和按照法律法规向公司索赔,有效提升了公司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意度。

请问,作为老板的您,此时还会觉得没有必要时设置质检岗位?还会觉得设置质检岗位是多余的?

04

从客户与公司合作的信心角度来看
不论是什么公司,不论是什么行业,谁也不敢保证发给客户的产品质量100%合格,谁也不敢保证客户稳定忠诚不流失,但假如客户知道一家公司没有设置质量部门或质检岗位,客户内心一定会有如此想法:
第一:该公司对产品质量不重视;
第二:该公司对客户服务质量没保证;
第三:不敢与该公司合作,万一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假如客户知道公司设置有质量部门或质检岗位,客户内心一定会有如此认知:
第一:该公司对产品质量应该还是比较重视的;
第二:与该公司合作,应该会有质量保障的;

05

从产品使用者的角度来看
一家公司的产品使用者,不仅包括外部的使用者,更应包括内部的使用者(公司里面的人),假如公司没有设置质量部门(质检岗位),产品没有经过质检这一关,请问作为公司内部的人员(包括老板自己及老板的亲戚朋友)是否有信心愿意购买(使用、食用)产品?公司内部的人都没有信心愿意购买(使用、食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更何况外部的使用者呢?

06

从政府监管部门对公司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来看
假如政府监管部门知道某一公司内部没有设置质检岗位或质量部门,政府部门内心会有何看法?政府部门会有认知?

假如一家公司内部质量部门岗位设置健全,政府部门内心对公司最起码会认为“公司对产品质量还是比较重视的“。相对来说,抽查的力度要比对没有设置质量部门的公司的产品要小呢?
 

07

从走玻璃栈道的角度来看 

通过上述的分析,若某些老板还认为公司设置质量部门(质检岗位)是多余的,是没有必要的,请认真思考旅游景点玻璃栈道的情况。
现在很多旅游景点都建设了玻璃栈道,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游玩,以增加景点的经济效益,我们不妨认真思考下面这段对话:
【A】:你走过旅游景点玻璃栈道吗?
【B】:走过呀,就是冲着玻璃栈道去的呀
【A】:玻璃栈道上有栏杆吗?
【B】:有呀,绝对有
【A】:你走玻璃栈道的时候扶栏杆吗?
【B】:不扶,栏杆都是经过权威部门严格验收过的,否则景点也不敢如此大胆呀
【A】:那么,栏杆对你来说就没用了?
【B】:那当然有用了,没有栏杆护着,有谁敢走玻璃栈道?再大胆的人也不敢,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A】:可是你在走玻璃栈道时并没有扶栏杆呀?
【B】:若玻璃栈道没有栏杆,我是绝对不会上去游玩的,更不敢在上面走,我内心会害怕会担心!

质量部门就是玻璃栈道两边的栏杆!起到让人放心、安心的作用,有谁敢说100%保证绝对的安全?
若不信,不妨百度搜一搜,景点发生的玻璃栈道安全事故案例!

有了质量部门,公司对产品质量才会更踏实,才会安心使用原辅材料!才会放心放行成品!

有了质量部门,客户对公司产品才会更认可,才会安心与公司合作!才会卖得放心!

这就是质量部门存在所起的无形作用和莫大的力量!
 



结束语





虽然设置了质量部门(质检岗位)不能完全杜绝或消除质量问题,但未必就是质量部门的责任导致的,要想管理好产品质量,必须首先树立“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思想认知,必须在公司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即上道工序的客户”质量服务意识。

要想管理好产品质量,必须清楚产品实现的流程,产品质量经过设计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运输部门,作为质量部门,在产品实现流程的作用就是监督、检查,而不参与产品的任何制作,必须对每个环节都要管理到位,都要明确工作标准,同时要加强监督力度,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管理到位,所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必须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确定是在哪个环节导致的,而不是盲目下结论认为就是质量部门的责任。

我们都知道,立法单位、执法单位、实施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一家公司内部的技术部门(立法)、质量部门(执法)、(生产、仓储、采购、运输)部门(实施)相互之间的关系了。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思想变则心态变     心态变则意识变
意识变则态度变     态度变则行为变
行为变则性格变     性格变则结果变
结果变则效果变     效果变则效益变
效益变则命运变     命运变则变强大

无论哪个行业,专业的是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被新手练手了,专业的事情只有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会创造价值!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1.管好安全需确保哪十二项安全工作常态化?

2.ISO9001:2015告知:小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3.宁做"懒蚂蚁",不做"勤蜘蛛"

4.“会”开会对团队的发展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5.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

6.进入食品洁净作业区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包括哪些人?

7.由2020年度国家撤销六家认证机构资质引发的思考

8.公司ISO管理体系组织部门应会、应知、应做?

9.审核老师莅临现场审核前,被审企业应做好哪些关键准备?(仅供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