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上海越剧演出广告看越剧发展(二)1938年,四季春、高升舞台和其他

 云十洲l 2021-09-26

从上海越剧演出广告看越剧发展(一)三十年代

时间来到1938年。

大世界等游乐场还能看到男班艺人演出。童正初、支维永和筱白玉梅、姚水娟等女班同时存在。

但显然女班比较多了。

2月首次看到了袁雪芬、傅全香的名字。

前面还有竺素娥、王杏花等,标明素凤舞台和四季春两班合演,演出地点在跑马厅四马路口的上海小剧场。

当时的票价基本上是1-4角。

顺便,我在这年的演出名单里还看到一个名字:竺喜娟。这位是竺水招最早科班学艺的同学,就是很早就办不下去的一个班,其中的八位看看还可以就转卖给另一个班。其中就有这位的名字。早先竺水招还同她有段故事,是说她们睡在城隍庙里,竺喜娟半夜醒来,看到神像怒目金刚非常害怕,就用几张白纸弄湿了遮住眼睛。这是渎神,所以班主发火,问谁没有承认,就要打满堂红,嗯,你能猜到,柳毅同学就站出来自己承认了。这些往事都属于古早当事人的回忆。

3月份素凤舞台和四季春就转到了老闸戏院演出。有竺素娥,无王杏花,袁雪芬挂了头肩旦。

我觉得之前也主要是四季春在演出,因为刚到上海,心里没底,竺素娥和王杏花实际上属于”客师“那种类型,但请来的前辈也要亮牌头,所以才讲两班合演。

三月下旬在大来有三班会串,另一个叫”同春舞台“,我觉得这个班子八成演绍剧的,有七龄童,还有一些明显属于男性的名字。

期间演的除了《梁山伯》《碧玉簪》《孟丽君》等老戏外,还有些就是象《倭袍》《杀子报》《武松与潘金莲》这样的戏,以及《探阴山》这样比较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戏。再一个典型便是苦戏。但往往分不开,其实《梁山伯》之类的原来也很多色Q味道的。

到了4月份,就出现了马樟花。

看样子是从其他剧团招过来的,有一生一旦,花旦叫梅艳秋。但这时竺素娥仍在,以及,王杏花也还经常重新被邀请回来。

此时还出现了筱丹桂。

挺吃惊的,我一直以为她来上海要更早些。一来就是高升舞台的整班底,并没有另外特邀前辈或更有名的演员。

演得戏有全武行,广告词说《铁冠图》真刀真枪。大来和素凤舞台仿佛此时已经固定在大来剧场。

马樟花上来得非常快。7月上旬王杏花和竺素娥还在,马樟花还在袁雪芬后面,7月底剧场修整后重新演出,已经马樟花挂头牌。【竺素娥应该是应姚水娟之邀去了姚那边演出。】

演的戏名也挺正,日《二度梅》,夜《盘夫索夫》。

大来剧场大概是越剧开最早一家一班的先河。后台老板之一就是四季春的老板。四季春二月份还在别的剧场,看来是生意不错,同时也就看准剧场下手了,投资意识很好。8月即正式以两个年轻人(马袁)打头牌,胆略也很好。

当时广告噱头也不错,除了上面高升舞台的真刀真枪以外,还有例如施银花、屠杏花的”银杏并蒂“。你能想到的嗑CP花头,前人早用过了。筱丹桂还打出了”花旦皇后“的称号,赵瑞花也用这个号。其他还有诸如施银花是”花旦之魁“。”小生之王“屠杏花。

1938年10月底出现了徐玉兰。

”泰斗老生“徐玉兰、”风雅小生“汪笑真、”青衣花旦“钟云香领衔的东安剧社演出于老闸大戏院。

直到1939年2月,永乐出现了尹桂芳的名字。

当时她排在第四位。除此还有王明珠、袁水娟、喻汉香、屠鹤香、孙振雷,这些名字全都不太熟悉。

至此男班几乎只有硕果仅存,演员是支维永、谢碧云(貌似牌子会轮流倒过来挂,不一定谁在第一位),演出于恒雅。这个地方不清楚是啥性质,但我怀疑和支维永等人签过长约,或者干脆就有这样班子的资本参予在里面,1938年一整年都在那。

除了这两种情况,当时包括姚水娟、筱丹桂等班子还不停流水转的。



竺水招50-60年代(系列文章集合)



竺音清响 | zhuyinq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