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处世篇

 我爱你文摘 2021-09-27

那些悟了道,看透了世间规律的人,能够知晓良知本体是本来虚无的,他圆融无碍,澄澈虚明,广大无边,与宇宙同根,与天地万物同为一体。在包罗万物万象的太虚境界之中,任何事物都包容在里面,有什么东西不是良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要心静虚明澄澈,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成为他的障碍。

心即是道,道那是良知。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良知也是如此。在修养身心,体验良知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是有功夫的,也就是良知。

从这个意义来讲,冶学修身时所遇到的一切困难,障碍,其实也是道之变化,我们之所以迈不过去,其实是我们的心灵被暂时束缚住了,从良知包容一切的角度来看,我们如果能够接受这些困难和障碍,认识到他的本质,就没有什么障碍可言了。

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修心和为人处世的一个很重要的心法,那就是以柔克刚。

在调整心态,使人心灵平静时,很多人都会有一种误区,就是要找一个什么方法能够把心中的杂念,很快的地剔除出去,要能很快的进入一种什么都不想,很宁静的境界。

然而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他们越发狠要想砸杂念除去,越要和杂念做你死我活的斗争,那些杂念就越不能剔除,就好像生了根似的盘踞在心中不走。

从更高的层次来讲,本来是没什么杂念的,正如古人所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些杂念只是我们的心神受到扰动,而我们又不肯放弃,不肯和他们和平共处所引起的。如我们千方百计想将杂念剔除的这个念头,他就是一个杂念。

只有当我们的心态柔和下来,连驱除杂念的想法都不再有了,非常平和,非常自然的停留在当下的事情上,如观看一个念头我一个部位,或数着自己的气息或一串念珠,没有什么分别,也没什么执着,原来的杂念不用我们刻意驱赶,,自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这些杂念,障碍本来就是没有的,这就是修心中的以柔克刚。

在修心需要以柔克刚,在为人处事时,同样也需要以柔克刚的智慧。当你和朋友和爱人因为一个问题而争执不下,剑拔弩张时,而且你知道这是对方理亏,如果谁都不让步,很可能就升级为大吵大闹,甚至大出手以破坏感情而收场。

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就是自己先退让一步,尽量心平气和的,这样说:“嗯,也是你是对的,咱们先不争论不过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吗?”先做一些高姿态,承认对方是对,然后搁置争议,转移话题。

很多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对方也不想与你一味争执下去,当你做了这样的表态后,受到你这种柔和心态的影响,对方的攻击一下子就失去了着力点,语气马上就会缓和下来,停止与你继续争辩了。俗浯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要做到以柔克刚,先不要预设立场,不要先入为主的假设对方就是错的,一定要驳例和打倒对方才肯罢手,要把握问题的实质,在心中问一下自己如果一味这样顶下去,能够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能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寻找另一个更灵活更有效的方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