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期子爵赵氏的历史记载——金秋话三晋之一

 午夜墨水 2021-09-27
赵国是由晋国正卿发展而来的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只不过是以卿大夫(子爵)形式存在的,本文主要介绍下春秋时期子爵赵氏的主要历史记载(本文是《赵世家》的第一篇文章)。(资料来源:《史记》的《赵世家》、《周本纪》、《秦本纪》、《晋世家》和《刺客列传》)

一、赵氏的由来及赵国建立过程

1.赵与秦同祖

赵国祖先和秦国祖先是同一个人。
《史记》《秦本纪》开篇记载,秦和赵的母系始祖叫女修,女修是五帝之一帝颛顼(黄帝的孙子)的孙女。有一次,女修在织布时,一只黑鸟飞过来下了一个蛋,女修就把这个蛋给吞了,然后就怀孕了,十月怀胎后生下了大业。
大业就是秦和赵的共同始祖。大业儿子叫大费,大费帮大禹治水有功。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帝舜赐给大费美女为妻,大费帮助舜驯养鸟兽,驯养的非常好,被称为柏翳。舜赐柏翳姓嬴氏。
自大费传至中衍时,据说中衍鸟身人言,被商朝的第9位帝王太戊任命为车夫,成了首领的司机,驾车有功,中衍及其子孙很多人都当车夫,辅佐商朝帝王,当时有很多人被封为诸侯,嬴姓成为显贵的人有很多。
传至蜚廉时,蜚廉和儿子恶来一起辅佐商纣王,后来恶来被杀,恶来有个儿子叫女防的后代是秦国的祖先。蜚廉之子恶来死后,又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的后代是赵国的祖先。

2.赵氏的来历

季胜之子叫孟增,孟增是周成王的宠臣,被称为宅皋狼,孟增的孙子是造父。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受到了周穆王的赏识。有一次,周穆王得到了八匹骏马,就让造父驾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去西方游猎,乐而忘归。齐白石的《八骏图》画的就是这八匹骏马。
这个时候,有个叫徐偃王的诸侯造反,造父驾着马车日行千里,让周穆王能及时赶回去平乱。周穆王把赵城封给了造父,造父及其后代就以赵为姓氏。这就是赵氏的由来。

3.赵国的建立

(1)叔带立周仕晋赵氏始大
造父的六世孙叫奄父,奄父为周宣王驾车,在一次战斗中,奄父驾车帮助周宣王脱离了危险。
奄父的儿子叫叔带,叔带时,周幽王在位,他看到周幽王无道,就离开周王室,去了晋国,辅佐晋文侯,从此,赵氏开始在晋国扎根。
叔带之后,赵氏逐渐兴旺发达,也就是在晋国有一定的官职和地位了。
(2)赵夙为将受封
叔带之后五世是赵夙。赵夙时,辅佐晋献公。晋献公灭掉了霍、魏、耿等小诸侯国,其中赵夙以将军的身份帮助晋献公灭掉了霍,霍国国君逃到了齐国。
但当年晋国大旱,占卜后认为是霍太山作祟,所以,赵夙派人去齐国接回了霍国国君,让霍国复国,来祭祀霍太山。晋国获得了丰收。
作为有功之人必受封赏,所以,晋献公就把晋国灭掉的另一个小诸侯国耿国封给了赵夙,同时,晋献公也把魏国封给了毕万,毕万就是战国七雄魏国的祖先,所以,赵国和魏国是同时受封的。
现在的赵夙有了自己的封地了,从此之后就是晋国的卿大夫了。
(3)赵衰佐晋文公——赵氏始大
赵夙的儿子叫共孟,共孟之子就是赵衰。真正让赵氏壮大的是赵衰。
赵衰时,晋国很多卿大夫的儿子都选择辅佐晋献公及其公子们,赵衰也想选择一个公子去辅佐。赵衰占卜后发现,辅佐晋献公和其他公子都不吉利,只有辅佐公子重耳吉利。所以,赵衰就去辅佐了公子重耳。
后来,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公子重耳逃到翟狄,赵衰一直追随重耳。翟狄在一次战斗中获胜,获得了两个美女,把年龄小的一个美女赐给了公子重耳,把年龄大的一个美女赐给了赵衰。赵衰有了这个美女之后,在翟狄生下了儿子赵盾。除赵盾外,赵衰在晋国还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赵同、赵括和赵婴齐。
赵衰追随公子重耳在外流浪了十九年,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即位为晋国国君,也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封赵衰于原,为原大夫,并且让赵衰主持国政,类似于相国的职位。因为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以及成为国君的过程中,赵衰的功劳最大。

二、卿大夫之赵氏之一:主持晋国国政

自赵衰开始,赵氏不但有了封国,还长期主持晋国国政赵衰主持晋国国政长达十五年,包括晋文公在位九年,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在位第六年时,赵衰死,谥号为成季。

1.赵盾立国君

(1)赵盾背秦
赵衰死后,儿子赵盾继续主持晋国国政,赵盾主持国政两年时,晋襄公死了。晋襄公在位仅七八年左右,太子夷皋(就是后来的晋灵公)很小,但是《晋世家》并没有记载晋灵公当时多大,不过可以推测他当时可能只有五六岁,也就说,正是上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年龄。
晋国人马上就想起当年晋献公(晋文公的老爹)逼死太子申生,立幼子奚齐为国君而引发的系列内乱(骊姬之乱)。大家都觉得晋国需要一个成年公子当国君。
主持国政的赵盾自然要先发话,他提议立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理由是:
公子雍的母亲应该是秦国宗室女,而且他已成年且好善,当年晋文公活着时,就很喜欢公子雍,而且公子雍姥姥家(外公家)是秦国,而秦国是晋国的旧交。公子雍好善,所以君位牢固,公子雍年长所以合乎情理,公子雍被晋文公宠爱,所以能够尽孝于晋社稷宗庙,公子雍有秦国做后盾,所以能使晋国安宁。
赵盾的提议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赞同,有个叫贾季的大臣不同意。他说,不如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乐,公子乐的母亲辰嬴“服侍”过两位国君,立公子乐为君,晋国百姓肯定放心。
赵盾说,辰嬴地位卑贱,她的儿子没有威望,况且辰嬴被两位国君宠幸,不像话。公子乐依托小国陈国为外援,但陈国弱小且远离晋国,公子乐实际上没有外援可用。
作为主持国政的人,自然有权决定。于是,赵盾派人去秦国迎接公子雍,不服输的大臣贾季也同时派人去陈国迎接公子乐。赵盾一看就火了,这还了得,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直接废除了贾季的官职,给出的理由是贾季杀死了一个叫阳处父的人。
迎接公子雍的晋国使者到了秦国后,秦穆公已死,儿子秦康公已经即位。秦康公说,当年秦国护送晋文公重耳回国时,因为没有派护卫,所以引起晋国大臣谋逆,鉴于之前的教训,这次护送公子雍要多派些护卫。秦康公派遣了一支秦军护送公子雍回晋国。
与此同时,晋国国内发生了变故。太子夷皋的母亲缪嬴每天都抱着太子去朝堂上大哭大闹,说大臣不立晋襄公的嫡子为君,却去国外找国君,打算把太子怎么办?缪嬴还抱着太子去赵盾家,磕着头说:先君把太子托付给你,对你说过,太子成才是你的恩赐,太子不成才他会怨恨你,先君虽然已死,但话还在耳边,你废掉太子怎么能行呢?
赵盾和大臣们都害怕了,他们怕因此引发内乱。赵盾自己反悔了,也失信了,他立了太子夷皋为国君,就是晋灵公。同时,赵盾派遣军队去攻击护送公子雍的秦军,赵盾将兵在晋国的令狐这个地方突然攻击秦军,秦军大败。
(2)赵氏杀晋灵公
晋灵公即位后,一个小毛孩子能干什么呢,国政还是赵盾说了算。赵盾的权力更加大了,可以独断专行了。《史记》原文:灵公既立,赵盾益专国政。
赵盾继续支持晋国国政十四年后,晋灵公成年,但是他比较昏庸无道,有一次,晋灵公站在高台上,用弹弓打人,然后观看被打之人如何躲避弹丸,以此为乐。
还有一次,熊掌没熟,晋灵公杀死了厨师,还让宫女抬着厨师的尸体扔掉。赵盾曾数次劝谏晋灵公,但是晋灵公从来也不听。这次厨师被杀后,赵盾又来劝谏,晋灵公可能觉得赵盾很烦人,就决定杀死他。
晋灵公首先派一个叫鉏麑的人去刺杀赵盾,但是鉏麑看见赵盾家非常简陋,是个正直为民的好官。鉏麑说,我杀死忠臣我也得内疚而死,我违背君主的命令也难逃一死,罢了,我的结局是一样的。然后,鉏麑撞树而死。
晋灵公又邀请赵盾喝酒,埋伏士兵攻杀赵盾。赵盾应邀参加了酒宴。晋灵公有个厨师,名字叫示眯明,这个示眯明虽然身份低贱,但是却是个义士。有一次,示眯明桑树下快饿死了,赵盾打猎时看见他,就给他食物。但示眯明只吃掉一半就不吃了。赵盾问他原因,他说,我当了三年的奴仆,不知道母亲是否活着,我想把剩下的一半食物带回家给母亲吃。赵盾很感动,又给了他一些食物。后来,示眯明成了晋灵公的厨师。
示眯明知道了晋灵公的计划,他对正在赴宴的赵盾说:大人,国君赐酒,您只要喝三杯就行。赵盾听到示眯明的话后,就想离开。这时,晋灵公的杀手们还没有聚齐,晋灵公就放出一条恶狗来咬赵盾。示眯明挺身而出杀死恶狗。
不久,晋灵公安排的杀手士兵们齐了,示眯明挡住了这些士兵,保护赵盾逃走。逃出来后的赵盾问示眯明为什么救他。示眯明说,我就是桑树下快饿死的人啊。赵盾问他的姓名,示眯明没有告诉赵盾就走了。
赵盾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比较忠君爱民,他开始逃亡,但他还没有逃出晋国时,他的弟弟赵穿就杀死了晋灵公。赵穿在晋襄公时期是将军,带兵打仗立下了很多功劳。可见,当时晋国的将相都是赵氏之人。
赵穿杀死晋灵公后,来迎接哥哥赵盾回去继续执政。赵盾很受人民的爱戴,所以即使晋灵公被杀,重新执政后的赵盾还是能主持国政。但有个太史官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解释说,不是我杀的。董狐说,你是正卿,虽然逃亡,但是并没有离开晋国,你不出面诛杀国贼,和你杀的没有区别。
晋国再次面临无国君的情况,赵盾之前想立的公子雍估计是不敢去请了,请回来非杀死他不可。但是,不怕,晋文公儿子有的是。赵盾派弟弟赵穿去周王室迎接了晋文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黑臀(晋襄公的弟弟)回国即位为国君,公子黑臀(估计屁股比较黑)就是晋成公。
晋成公时期,赵盾继续主持晋国国政,只能说,这时期的赵氏真牛。

2.赵氏灭族

晋成公在位只有七年时间,这七年来,一直是赵盾执政,晋成公死后,儿子晋景公即位,晋景公在位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时,赵盾死了。但是赵盾的儿子赵朔继承赵盾的官职,继续主持晋国国政。
赵朔曾经率领晋军和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阿紫黄河边上大战。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妻子,晋成公的姐姐也就是晋景公的姑姑。
但是赵朔的运气不太好,他执政可能还不到一年,有个叫屠岸贾的大臣想诛灭赵氏家族,毕竟赵氏摄国政已经三代人,辅佐了四位晋国国君。
屠岸贾想诛灭赵氏,晋景公显然是同意的。因为那时,晋国的六卿并没有很强。晋国公室的统治是实实在在的。
那么这个屠岸贾是个什么人呢?《赵世家》记载,屠岸贾在晋灵公时期就得志了,受到晋灵公的宠信。这就很明显了,赵氏杀死了晋灵公,屠岸贾肯定心里不愿意。到了晋景公即位后不久,赵盾死了。屠岸贾成为了晋国的司寇。
屠岸贾下手诛灭赵氏家族前,先抛出合理的借口,那就是:惩治杀死晋灵公的逆贼。屠岸贾还把这个借口遍告了晋国的将军们,还号召将军们:赵盾虽然没杀死晋灵公,但是,他是罪魁祸首,杀死国君之人的后代居然高官厚禄,何以惩罪呢?请各位将军们一起诛杀逆贼家族。
当时晋国的一个小将军,名字叫韩厥,没错,韩厥就是后来三晋之一的韩国创始人。韩厥说:当年晋灵公被杀,赵盾在外不知情,先君晋成公认为赵盾无罪,所以没有杀死赵盾。如今诸将要杀死赵盾的后代,是不尊重先君晋成公的意愿而妄杀赵氏。
屠岸贾根本就不听韩厥的话。韩厥去告诉赵朔,让赵朔快逃命。但是,赵朔不肯,他说,韩兄您一定不忍心看到赵氏灭种,如果能够保全赵氏一脉,我赵朔死而无憾。韩厥答应了。
屠岸贾联合诸将诛杀赵氏家族时,韩厥称病不出。屠岸贾没有理会韩厥,率领诸将攻破赵氏封邑的宫殿,杀死了赵氏全族。

3.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被拍成了电影,戏曲里也有专门的桥段。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上面提到的屠岸贾率众将在诛杀赵氏家族时,赵朔的妻子因为是晋成公的姐姐,也就是当时在位的国君晋景公的姑姑,所以,她逃跑到了晋国公室的宫中,而且她当时已经怀孕。
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对赵朔的好朋友程婴说:你为何没死?
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遗腹子,如果侥幸生下男孩,我就抚养他长大,如果是女孩,我就去死。
不久之后,赵朔妻子在晋国公室的宫中生下了一个男孩。屠岸贾听说后,就去宫中去搜。赵朔妻子把孩子藏在了裤子里,祈祷着说:孩子你要是哭就说嘛赵氏要绝后了。
孩子没有哭,躲过了屠岸贾的搜查。程婴听说后,和公孙杵臼商量说:这次屠岸贾没有搜查到赵氏遗孤,但以后继续搜查,赵氏遗孤肯定被杀,这可怎么办?
公孙杵臼说:抚养孤儿和死哪个更难?程婴说:死容易,抚养孤儿难。
公孙杵臼就说:赵氏遗孤托付给你,你来做难的事情,我做容易的,我去死。
两位义士从别处找了一个小婴儿,公孙杵臼带着小婴儿藏在了山里。程婴假装去找到晋国的将军们告密说:程婴不才,不能抚养赵氏遗孤,谁给我千金,我就把赵氏遗孤藏匿的地方说出来。
诸将都很高兴,答应给程婴千金,跟着程婴去找赵氏遗孤。当他们找到赵氏遗孤时,公孙杵臼正抱着小婴儿,他看到程婴之后,就破口大骂:程婴你小人,出卖我们。公孙杵臼抱着小婴儿假意地哭了起来,说:天啊,赵氏遗孤何罪,请你们只杀我,放过小婴儿吧。
但是诸将不同意,杀死了公孙杵臼和小婴儿。大家都以为赵氏遗孤已经死了,非常高兴。而真正的赵氏遗孤还活着,被程婴从赵朔夫人那里接了出来,藏在深山中抚养。
十五年后,晋景公病了。就开始占卜,占卜结果显示,大业的后代不顺所以大业作祟,让晋景公得病。大业在本文的开始部分介绍过,大业就是女修吞黑鸟蛋后怀孕生下的儿子,也就是秦国和赵国的共同始祖。
晋景公一听就慌了,恰好当时韩厥在场,晋景公询问韩厥怎么办。韩厥终于找到实现自己当初答应过赵朔要保全赵氏一脉的承诺了,他说:大业的后人在晋国被断绝祭祀,不就是赵氏吗?赵氏的祖先中衍及其后代辅佐商朝帝王和周天子,都有功德,自从叔带开始,离开无道的周幽王来到晋国,之后赵氏在晋国好几代人都有功劳,没有断绝过祭祀。但是晋国十五年前灭掉了赵氏全族,晋国百姓都感到很悲哀,所以这次占卜有所警示,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
晋景公问:赵氏还有没有子孙?韩厥知道程婴带着真正的赵氏遗孤隐居生活,他觉得时机成熟,就把实情告诉了晋景公。
晋景公为了自己的病快点好起来,就和韩厥密谋如何把赵氏遗孤重新立为赵氏之后,但是因为当时是晋国诸将在屠岸贾的鼓动下没掉的赵氏全族,晋景公可不敢贸然出手,他和韩厥一起把赵氏遗孤接到宫中藏了起来。
然后,趁着诸将来向晋景公请安的机会,韩厥的手下胁迫了诸将,并把赵氏遗孤叫了出来,诸将一看没办法,都一起说:当初是屠岸贾牵头的,他还假借国君之命,命令我们去诛灭的赵氏家族,要不是这样,我们哪里敢那么做呢?要不是这次国君您生病,我们早就想恳请您复立赵氏之后了。现在国君有命令,也正是我们的愿望啊。
晋景公听他们这么说后,马上把赵氏遗孤和程婴都叫了过来,拜谢各位将军,然后,带着各位将军一起把屠岸贾家给诛灭了。晋景公重新把当初赵氏的封地封给了赵氏遗孤,赵氏遗孤的名字叫赵武。
约五六年后,赵武成年行了冠礼,程婴辞别诸位大夫,对赵武说:当初我早就该死了,但因为要抚养赵氏之后,没有死,现在你已恢复赵氏祖业,已经成年,我要去和赵朔和公孙杵臼报告了。
赵武哭着磕头求程婴说:我愿意自己受罪报答您一生,您怎么能忍心离我而去呢?
程婴说:不行,赵朔和公孙杵臼都以为我会完成抚养赵氏遗孤的任务,现在我完成了,如果不去告诉他们,他们会以为我没完成任务。然后,程婴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服丧三年,之后,赵氏世世代代都祭祀程婴,直到灭亡。

三、卿大夫之赵氏之二:六卿兼并

1.赵氏为正卿

赵武复位十一年时,晋国的晋厉公在位,晋厉公杀死了三个郤氏大夫。正卿栾氏害怕,就杀死了晋厉公,然后立晋襄公的曾孙为国君,也就是晋悼公。晋悼公时期,晋国的卿大夫开始逐渐逐渐变强,变强的势头还很慢。
赵武复位二十七年时,晋平公即位,十二年后,晋平公封赵武为正卿。就在赵武被封为正卿后一年,春秋名人、著名预言家吴国的公子季札(延陵季子)出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将最终归于赵武、韩宣子、魏献子的后代。
赵武死后,因为他已经是子爵正卿了,所以要有谥号,赵武的谥号为文子。赵武的儿子赵景叔即位。赵景叔之时,齐国的晏婴来晋国出使,对晋国公族的叔向说:晋国的政权将要归六卿所有,六卿的势力太放肆,但国君却还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感到忧虑。
之前我写过晋国的文章,介绍过到了晋昭公在位时,晋国六卿的势力开始超过晋国公室,晋国开始出现“六卿强而公室卑”的局面,赵氏就属于六卿之一。
赵景叔死后,儿子赵鞅即位,赵鞅就是赵简子,是个春秋名人。赵简子即位时期,是晋顷公在位,赵简子主政。
这个时期,周王室出内乱了。话说第25位周天子周景王在位时,太子死得比较早,周景王就喜欢儿子姬朝,想要立姬朝为太子,还没有立姬朝时,周景王死了。
周景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丐的党羽和姬朝的党羽争立天子之位,但是,周王室的人拥立了周景王的长子姬猛为周天子。姬朝气愤,杀死了姬猛(被赐谥号为悼王),姬朝自立为周天子。周景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丐逃走。晋国出面攻击姬朝,立姬丐为周天子,姬丐就是周敬王。
但是,姬朝及其党羽又赶走了周敬王自立为周天子,周敬王只好在外边暂居。周敬王外边暂居了四年之后,赵简子联合诸侯一起护送周敬王回到周王室,还和诸侯一起朝拜了周敬王。

2.六卿灭公族

晋顷公十二年时,晋国公族中有两个正卿势力很强,一个祁傒家族(祁氏),另一个叔向家族(羊舌氏)。有一次,这两个家族在晋顷公眼皮底下互相中伤对方,涉嫌不敬国君。六卿马上联合起来,以不敬国君不合礼法为借口,灭掉了这两个公族正卿。实际上《史记》已经明确记载了,六卿想削弱晋国公室的力量。
六卿灭掉这两个公族之后,居然明目张胆的瓜分了这两个公族的封地,他们把这些封地瓜分成十个县,分别派遣自己的儿子去这些县当最高长官。赵氏也不例外。晋国公室力量不断被削弱。赵氏力量自然在增长。

3.传奇小插曲——赵简子病中做梦及其后续

(1)扁鹊道破病中梦
有一年,赵简子病了,昏睡了五天也没有醒,赵氏的大臣们都害怕了,找来名医扁鹊给赵简子看病。
扁鹊看完后,说:赵简子脉象平和,不必害怕。从前,秦穆公也曾经这样,秦穆公当年过了七天才醒过来。醒来的时候,秦穆公对大臣说他去天帝那里玩了,还在天帝那里受教,天帝告诉秦穆公说,晋国将要大乱,五世不得安宁,晋国的后代会出霸主,未老而死,称霸者的儿子让晋国男女无差别。当时,秦穆公的这些话被一个叫公孙支的大臣记录了下来,成为了一个预言被保留。后来,晋献公时发生骊姬之乱,晋文公称霸,晋襄公在崤山大败秦军但回国后就开始银(同音字)乱。这些事件和秦穆公昏迷七天后醒来说的话一一印证。目前,赵简子和秦穆公一再过三天一定会醒,醒后一定有话要跟大臣们说。
过了两天半,赵简子果然醒来了,他对大臣们说:我到天帝那里很快乐,还和百神一起游历天宫,欣赏天乐。突然有一只熊朝我扑过来,天帝让我射熊,我射死了熊。又过来一只罴,我又射死了罴。天帝很高兴,就赐给我两个箱子,每个箱子都有个副箱。我还看到一个小孩在天帝身边,天帝给我一只翟犬,说,等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你把翟犬赐给他。天帝还告诉我,晋国公室将要衰败,后七世就要灭亡,嬴姓将要在范魁西边大败周人,但不会拥有范魁之地,天帝思念舜的功绩,会以舜的后代女子孟姚配给你的七世孙。
赵简子的话被一个叫董安于的大臣记录下来并且收藏了起来,董安于又把扁鹊的话告诉了赵简子,赵简子赐给扁鹊很多田地。
(2)解梦之人点拨梦中事
有一天,赵简子外出,有个人挡住了道路,随从让他离开,但是,这个人就是不动,随从生气了,要杀掉这个挡路的人。挡路之人说:我想拜见赵简子。于是,赵简子召见了他,这个说:嗨,朋友,我曾经和你见过面啊,你让随从们退学,我有事跟你说。
赵简子就让随从们都退下,挡路之人说:你生病的时候,我就在天帝的身边。天帝让你射死熊和罴。赵简子说,没错,那又怎么样呢?
挡路之人说:晋国将有大难,你会首当其冲,天帝让你灭掉晋国两个正卿,这两个正卿的祖先就是熊和罴。
赵简子问:天帝赐给我两个带有副箱的箱子是什么意思呢?
挡路之人说:意思是你的儿子会在翟地灭掉两个小国。
赵简子又问:我看见有个小孩在天帝身边,天帝赐给我一条翟犬,还说,等我儿子长大后赐给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挡路之人说:意思是,小孩是你的儿子,翟犬是代国的祖先,也就是说你的儿子以后必定会拥有代国,而且你的后代会有人变革改穿胡服,在翟地吞并二小国。
赵简子很高兴,想问挡路之人的姓名,还想封他做官,但是挡路之人说我是乡野村夫,只是来传达天帝之意罢了。说完就不见了。赵简子把这些话全都记录下来保存了起来。
(3)赵简子因梦立太子
有一次,姑布子卿(可能擅长相面之类)来见赵简子,赵简子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叫来,让子卿看相。子卿看完摇摇头说,这些人没有一个能成为将军的。
赵简子就问道:赵氏要灭亡吗?子卿说:我刚才在路上看见一个孩子,是不是也是您的儿子?
赵简子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儿子,就派人去把这个儿子叫来让子卿看相。赵简子的这个儿子叫毋恤,子卿看到毋恤后,站起身来感叹道:这才是真将军啊。
赵简子说:这个孩子的母亲身份低贱,怎么会尊贵呢?子卿说:这是天所授予的,虽然低贱但必定尊贵。
从此之后,赵简子就注意了这个不起眼的儿子毋恤,他把所有儿子召集在一起和他们谈话,发现毋恤果然贤能。
有一次,赵简子要考验儿子们,对儿子们说:我在常山(可能是吾乃常山赵子龙的那个常山)上藏了宝符,你们谁先找到,我就赏赐谁。
他的儿子们都来到常山寻宝,但是没有人能找到。儿子们回到赵简子这里后,只有毋恤说:我已经获得宝符了。赵简子说:奏之。
毋恤说:从常山看下去,最近的地方是代国,代国可以攻取。赵简子这才认定,这个毋恤是真的贤能。于是,赵简子废除太子伯鲁,立毋恤为太子。

4.晋四卿灭范氏、中行氏二卿

晋定公十四年时,晋国六卿的范氏和中行氏作乱。第二年,赵简子跟邯郸最高长官大夫午说:归还给我卫士五百家,我要把他们安置在晋阳。邯郸大夫午答应了,但是,回到家后,他的父兄不同意,就没有给赵简子。
赵简子囚禁了邯郸大夫午,把他关在晋阳。然后,派人去告诉邯郸的人说:我想杀死大夫午,你们想立谁(看着办)。赵简子杀死了邯郸大夫午。
邯郸的赵稷和涉宾就反叛了。晋定公派遣将军籍秦包围了邯郸。范氏、中行氏和邯郸大夫午关系友好,他们不肯一起围困邯郸,而是联合邯郸一起反叛。
邯郸方面和中行氏、范氏联合起来攻击赵简子,赵简子逃到晋阳。不知道什么原因,晋定公也插手了,他的军队和中行氏、范氏的军队一起包围了晋阳。
这时,和范氏和中行氏有仇的魏氏想驱逐范氏和中行氏的首领。同时,智氏的荀栎对晋定公说:先君有命,处死最初叛乱的人。目前,三个正卿叛乱,却只惩罚赵简子,不公平,请求把他们都惩罚了。
紧接着,智氏的荀栎、韩氏和魏氏以晋国国君的命令为借口,一起出兵攻击范氏和中行氏,却被范氏和中行氏打败,范氏和中行氏回过头来攻击晋定公,晋定公联合智氏、韩氏和魏氏一起反击,范氏和中行氏败走,退守朝歌。
韩氏和魏氏一起为赵氏求情,晋定公饶恕了赵氏。赵简子来到晋国都城绛,和晋定公盟誓和好。
智伯对赵简子说:范氏和中行氏反叛时,你的大臣董安于知情,董安于属于合谋,请根据晋国法度处死董安于。赵简子开始担心,董安于说:我死,赵氏定,晋国宁,我早就该死了,然后自杀。赵简子告诉了智伯,赵氏才安定下来。
赵简子手下有个大臣叫周舍,喜欢直谏,后来周舍死了,赵简子每次临朝听政时,都不高兴。大臣们请罪,赵简子说:你们无罪,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比不上一只狐狸的腋下皮,诸位大臣们朝见时,我只听到随声附和的声音,听不到周舍那样直谏的话,所以我很担忧。由于赵简子的勤政,赵氏的百姓和晋国百姓都愿意归附赵简子。
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包围了范氏和中行氏居守的朝歌,中行氏逃跑到了邯郸。三年后,赵简子攻破邯郸,中行氏逃到柏人,赵简子又包围了柏人,范氏和中行氏一起,逃跑到了齐国。赵简子竟然因此获得了邯郸和柏人两城。范氏和中行氏的其他封地都由晋公室获得。赵简子主持了晋国国政,赵氏的封地已经等同于诸侯。

5.赵氏和智氏的兼并——赵魏韩共灭智氏

(1)赵智结怨
晋定公死后,儿子晋出公即位。晋出公十一年时,智伯牵头去攻击郑国,这时,赵简子年老已病,就派太子毋恤将兵和智伯一起攻击郑国。
在这次出征中,有一次,智伯喝醉了,就强灌赵太子毋恤喝酒,而且还打了毋恤,赵氏众将要求杀死智伯,太子毋恤说:主君(赵简子)之所以派我来将兵,是因为我能够忍受屈辱。赵氏军队没有和智伯火拼。但是,从此之后,太子毋恤就开始怨恨智伯。
智伯回到晋国后,就让赵简子废掉毋恤的太子之位,赵简子当然不听。毋恤就更加怨恨智伯。
六年后,赵简子死了,太子毋恤继位,他就是赵襄子。
(2)赵襄子灭代
赵襄子的姐姐以前是代王(代国国君)的夫人,赵襄子刚即位,请前姐夫代王来吃饭。赵襄子让厨师用铜制的餐具招待代王的随从,在斟酒时,让厨师们用铜制器具击杀了代王和随从们,然后,发兵攻灭了代国。
赵襄子的姐姐听说后自杀了。赵襄子把代国封给了原太子伯鲁(当时已死)的儿子,为代成君。
(3)赵魏韩灭智伯
四年后,智伯和赵魏韩一起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以前的封地。晋出公大怒,就联络了齐国和鲁国要一起攻击四卿。智赵魏韩四卿害怕,联合起来赶走了晋出公。晋出公在逃往齐国的路上死了。
智伯立了晋哀公,趁机控制了晋国政权,把中行氏和范氏的其他封地全部划给了自己,就这样,智氏成为晋国剩下的四卿中最强的一家。
智伯主持国政后,变得越来越骄横。他向韩氏和魏氏要地,韩氏和魏氏没办法就给了智伯一些封地。智伯跟赵氏要地,前面提到,赵襄子怨恨智伯,所以没有答应。智伯就生气了,联合韩氏和魏氏一起攻击赵氏,赵襄子逃到晋阳。
事情发展到现在,《史记》又开始出现传奇记载了。赵襄子退守晋阳的过程中,有个赵氏大臣叫原过,原过跟随赵襄子一起往晋阳赶时,落在了赵军后边。原过在路上碰见了三个奇怪的人,这三个人腰带以下什么也看不见。这三个奇怪的人给了原过一根有两节的竹子,竹节没有打通。跟原过说,替我们把竹子教改赵襄子。
原过见到赵襄子之后,诉说了事情经过。赵襄子斋戒三天,亲自把竹子剖开,看见里面有红色的字:“赵毋恤,我是霍太山山阳侯的使者,三月丙戌,我会助你灭掉智氏。你要在百邑给我立庙,我会把林胡之地赐给你。你的后代会有一位勇猛的王,左衣襟,身穿铠甲,骑着战马,占据黄河中游,南伐晋国其他土地,北灭黑姑部落。”赵襄子看完后拜了两拜,介绍了神仙的指令。
这段小插曲过后,赵襄子继续困守晋阳。智伯和韩氏、魏氏不断攻击晋阳,但是始终没有攻破。围困晋阳一年后,智伯把汾河的水引来灌城,没有被淹没的城墙只有三版那么高了。
晋阳城里已经易子而食了。赵氏手下的大臣们都已经开始生二心了,见到赵襄子也不那么恭敬有礼了。只有一个叫高共的大臣不敢失礼。赵襄子害怕,晚上派赵相张孟同偷偷跑到韩氏和魏氏那里,联合韩氏和魏氏。
三月丙戌,赵魏韩一起攻击智伯,杀死了智伯,顺便灭掉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封地。晋国从此之后,只剩下赵魏韩三家正卿了。
事后,赵襄子论功行赏,对他一直恭敬有礼的高共被授予头功。从此之后,赵氏的封地北有代地,南并智氏,强于韩氏和魏氏。另外,为了感谢,赵襄子在百邑建立了三位神仙的庙,还让原过去主持对霍太山的祭祀。
赵襄子有五个儿子,但是赵襄子还是放心不下自己太子之位来自于哥哥原太子伯鲁,当初,赵襄子灭掉代国时,把代地封给了伯鲁之子号曰代成君,代成君是赵襄子的侄子,赵襄子想立代成君为太子,但是代成君死的早,赵襄子就立代成君的公子赵浣为太子。赵襄子在位三十三后时,死了,赵浣即位为赵氏最高首领。赵浣就是后来的赵献侯。
赵献侯刚即位时,赵襄子的弟弟赵桓子赶走了赵献侯,但是赵桓子仅在位一年就死了,赵氏觉得赵襄子本意是立赵献侯,于是,赵氏杀死赵桓子的儿子,重新立赵献侯复位。
赵献侯的贡献是将赵氏都城迁到了中牟。赵献侯在位十五年后死了,儿子赵烈侯即位。赵烈侯六年,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赵魏韩为诸侯,春秋时期结束,战国时期开始。战国时期的赵国历史下篇文章再说。

四、插曲:刺客列传之豫让

豫让是晋国人,曾经辅佐晋国六卿的范氏和中行氏,后来,豫让离开了范氏和中行氏,去辅佐智伯。智伯很尊敬而且宠信豫让。
赵魏韩联合起来灭掉智伯后,赵襄子非常痛恨智伯,就把智伯的头颅涂上漆,用来当饮酒的器具。
豫让逃跑到了深山中,他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知我,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这样我的灵魂才不愧疚。
豫让改了姓名,变成受刑的下人,去赵氏宫中清理厕所,豫让经常携带匕首,等候刺杀赵襄子的时机。
赵襄子去如厕,心突然跳的厉害,就搜查清理厕所的下人,正好搜到豫让携带匕首,豫让说我只想给智伯报仇。赵襄子的手下想杀死豫让,赵襄子说,这是义气之人,我躲着他点就行了,而且智伯死而无后,他的旧臣想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然后,就释放了豫让。
不久之后,豫让又用漆涂身,吞掉木炭变成了哑巴,开始乞讨。没有人能认出豫让,连妻子也不认识他了。但是,豫让的朋友认出了他,哭泣着说:以你豫让的才能,去服侍赵襄子,赵襄子肯定会宠信你,你有很多机会接近赵襄子,你想行事不是很简单吗?如今自残身体,想报仇不是太难了吗?
豫让说,如果我去服侍赵襄子,之后再杀他,就是怀二心而事主,我为智伯报仇的做法本来的初心就是让天下怀二心的人臣能羞愧,我怎么会那样做呢?
赵襄子出行时,豫让藏在桥下。赵襄子的队伍来到桥上时,马匹受惊了,赵襄子说,肯定是豫让。一搜查,果然是豫让。赵襄子也有点不耐烦了,他质问豫让:你一开始不是辅佐范氏和中行氏吗?后来智伯灭掉了他们,你不为范氏和中行氏报仇,而去辅佐智伯。智伯已死,你为什么单独对我怀有如此深的仇恨呢?
豫让说:我辅佐范氏和中行氏,他们按照平常人的待遇对待我,我就以平常人身份对待他们,智伯对我像对待国士一样,所以,我要以国士的方式报答他。
赵襄子说,既然这样,我就成全你的名节吧,我不再释放你。豫让说:我听说明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好之事,忠臣能以死来成全义气。之前您已经放过我一次,天下人已经称赞过您。今天我虽然要死,但我请求攻击你的衣服,成全我报仇之意。虽死不恨。
赵襄子让人拿着自己的衣服交给了豫让,豫让拔出佩剑跳起来三次攻击衣服,说:我给智伯报仇了。然后就自杀了。赵国人听说,都为豫让哭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