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山杏

 鸿福广大 2021-09-27

文/梁世芳

在我国北方生长着一种树,特别值得称赞。平时坚守在山崖上阻风沙,或隐藏在丛林中涵水源,似乎有着生命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又有着一旦到了合适时机,就华丽登场、演绎精彩的风格;还有着一种不管生长在哪里,从不挑肥拣瘦、嫌贫爱富,甘愿奉献的品格。它就是山杏。

山杏,也叫野杏、苦杏。它用不着去浇灌,也不需要施肥、修剪,单凭伸向大地的根,就能汲取能量,织就绿色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爱的力量。尤其在我的家乡河北平泉,山杏有着特殊地位:不仅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还为当地拓财源。家乡人都说山杏是“铁杆庄稼”,杏花开时漫山遍野,引得远道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果子熟了,摘下来就能卖钱。

水,依旧冰凉;风,依然料峭。但是,只要寒风中夹带着一丝暖意,山杏就会率先复苏,脉动出红色花苞,只待信风拂来,旋即盛开。几天内,山杏花就像在相约比美,竞相怒放,很快独霸山野所有风采,点燃早春第一抹明艳色彩,瞬间引来无数游客的惊喜目光和摄影师的疯狂聚焦。

远望,广袤的山野都被杏花笼罩,形成花的海洋,粉白浩瀚地涂满山野,像是冬天里的雪;白的十分淡雅,如一首抒情诗。无论是山脚、山腰、山顶,还是山谷、山坡、山脊,到处都是它们的领地,像是一个大家族,彼此遥相呼应,气势恢宏。看到它的人都不由得驻足赞叹:“真壮观啊!”

近观,那一串串的花朵,嫣然微笑,千姿百态,像一只只粉蝶儿震翅欲飞。沁人心脾的芳香引来成群结队的蜜蜂,有的上下翻飞,有的扎进花蕊。花瓣很小,和儿童指甲盖一样大,白里带点淡淡的粉红,像是少女羞怯的腮红。枝条上除了绽放的花朵外,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蕾,亦如娇羞少女咧着小嘴,更加讨人喜欢。

“杏花前后三场冻。”山杏的花事虽然短暂,但大都要历经几场与雪花的“斗艳”。只有在“冻”中胜出的花朵,才会在渐趋凋零中孕育出绿色小杏果。此时,冬寒销声匿迹,春暖统治山野。随后,山杏在漫野的风里、雨里、日晒月梳里吸吮自然的精华,慢慢将青翠敛成深沉的绿,然后变成淡黄。时令就到了初夏,抬眼望见那压弯枝头的红红黄黄杏果,庄稼人的心里总是荡漾着甜蜜。

忽一日,山杏果成熟了,山野热闹起来。山杏香气荡漾在田园的上空,一直弥漫着飘散到乡路上、村庄里。对于在泥土上奔忙的庄稼人来说,山杏是殷实的希望,是沉甸甸的收成。采山杏就那三五天,男女老少齐上阵。“抢一天的山杏比种一亩地的棒子卖钱还多。”二叔告诉我,山杏是家乡的“心肝宝贝”,是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是美化山村的“功勋树”。

家乡人之所以看重山杏,是因为山杏给了家乡丰厚的馈赠。昔日,在食不果腹、青黄不接的时节,杏果就成了家乡人的“救命粮”。如今,山杏浑身都是宝:杏肉作果脯,杏壳烧活性炭,杏仁除了入药外还制杏仁露、榨杏仁油,就连老死的树枝树干都成了烤制芳香食材的抢手燃料。

在山杏的眼里,奉献是永无止境的。年年岁岁,山杏不仅给家乡的沟沟坎坎、房前屋后增绿添彩,成为一道春赏花、夏摘果、秋观叶的靓丽风景,还 “倾其所有”,让人“吃干榨净”,成就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形成了世上最大的山杏产业集群,令专家学者错愕不已、称奇叫绝。

家乡培育了山杏,山杏成就了家乡。如今,一株株山杏树,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使家乡涅槃出了非凡的灵光,演绎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有杏”的绿色精彩。从而,山杏又成了家乡的“县树”“县花”。“中国山杏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也成了家乡平泉的代名词。

山杏是绵柔的,它呵护着生灵;山杏也是坚硬的,它是固若金汤的铠甲,即使被北风蚀出了根,只要还有那么一点儿与大地相连,就不会放弃生命,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蔓延着它的血性。

“人生如杏”。家乡人的信念是 “生命不息,栽树不止”。山杏树越来越多,庄稼人越来越富,小山村越来越美。美丽中国建设就是需要太多太多这样的追梦人。他们相信,生态、经济、民生、美丽,在山杏产业里都是一本账,里面埋藏了生态建设与全面小康的法宝: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感念山杏。它立足一处,就会涵养一方水土、维持一方生态、养育一方百姓、美化一方乡村,毫不吝惜地回馈人们以蓝天、白云与溪流,甚至阴凉、氧气和财富。同时,它还和着家乡人的呼吸和心跳的节奏,为京津冀脉动着生命之源……

此时,我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如杏”,无论出身何处、贫富如何,只要脚踏实地接地气、练“根劲”,就能生存、干事、有作为,就会演绎人间精彩,创造世间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