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这首诗,一直无人敢仿,两百多年后,苏轼改写了其中一句,结果惊艳世人……

 a秋韵书馆 2021-09-27



公元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在一个河南官僚家庭中,他出生后不久,家乡就惨遭藩镇蹂躏。年幼的白居易跟随家父南下,前往宿州符离安居。符离这个地方,陪他度过了最为幸福,也是最为艰难的童年时光。

图片

白居易为了读书,口舌生疮,手腕磨茧,在读书这件事情上,白居易下足了功夫。没过多久,年少的白居易就换了另一幅模样,变成了一个白发少年。不过,年少时期的努力,终究还是没能为他自己换来一条坦途大道。因为白居易太耿直,诗中大多暗讽朝政,耿直的连皇帝都忍不住骂他一句铁憨憨。那年,白居易写了这首诗——《初出城留别》。

初出城留别

作者: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可能都不会想到,265年后,他的这首诗中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句话,被苏轼艺术加工后,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事情还要从北宋时期的“乌台诗案”说起。乌台诗案的起因是苏轼刚刚在湖州上任的时候,给皇帝上书谢恩,信中满是牢骚话,惹得御史台大怒,不仅弹劾了苏轼,还将他以往的诗文全部扒了出来。御史台官员们大兴文字狱的结果就是,苏轼被整的很惨。

你不是喜欢嘚瑟吗?“乌台诗案”爆发后,不仅是苏轼,就连苏轼身边的朋友也受到了牵连。苏轼的好友王巩就是其中一位。抄出来的金句苏轼的这位好友被贬谪到了岭南宾州,这等边瘴之地,在那个时代绝对算的上是人间地狱。王巩被贬谪后,身边的妻妾相继离他而去,只有一名叫做柔娘的歌妓始终陪伴着他,一直渡过了四年的岭南时光。

图片

后来,朝廷征召王巩回京,两人在黄州会面。苏轼看到王巩身边的柔娘,随口问了一句,在岭南的那段时间一定生活的很艰苦吧?柔娘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到这句话,内心颇为震撼,他即兴赋了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送给了柔娘: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作者: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词的大意是: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图片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

“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生动地歌颂了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图片

柔娘的那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在苏轼的笔下,变成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改编的这句词和白居易此前所做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意境相同。熟知苏轼的人都知道,他从小对白居易的诗句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

苏轼对于白居易的喜欢不止于此,他侍妾的名字“王朝云”,也是源于白居易的“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苏轼自称自己为苏东坡的“东坡”二字也源于白居易的诗句。

白居易曾经在忠州做刺史的时候,那里有一个小坡,他经常在那里作诗,如“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等诗句皆是他在忠州时所作。苏轼屡遭贬谪之后,自觉和白居易的经历颇为类似,就转称自己为“东坡居士”。

苏轼将一生中的所有欢喜忧愁全部写在了他的诗中。他生命中那些难能可贵的乐观、豁达,恰恰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所缺少的东西。而流传几千年的那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更是成为无数劳动者口中的金句。试想,在外漂泊的男同胞们,若能拥有一个像柔奴那样随缘达理的理性妻子,又何尝不会感到心安?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