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望丛祠

 昵称45109175 2021-09-28


望丛祠位于郫县县城郫筒镇西南,距成都市区约20公里,因其祠内有望帝和丛帝的陵墓而得名。相传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丛帝鳖灵为民治水,二帝遗爱于民,后人尊祀。

传说,远古时代的蜀国,第一个称王的人是蚕丛,后来天上降下一个男子杜宇,做了蜀国的国王,号望帝。做国王时,关心百姓,教导老百姓怎么种植庄稼,叮嘱人们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热爱百姓,因此百姓对他十分爱戴,望帝死后灵魂化作杜鹃,生前爱护百姓,死后仍然惦念着百姓,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的鸣叫。


又据说,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成,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前往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从蜀国流到长江。这样,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国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鳖灵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杜宇十分感谢,便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受了禅让,号称开明帝。

据史书上记载,望帝杜宇让位给治水有功的丛帝鳖灵后便隐居西山(今青城山),去世后葬于都江堰玉垒山。后人为其修建了一座祠墓合一的祠堂,尊为“望帝祠”。到南北朝齐明帝时,益州刺史刘季连见成都百姓每年到青城山祭祀望帝杜宇十分不便,遂将望帝祠由都江堰玉垒山上迁至郫县,将祠庙原址建为祭祀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因迁回的望帝祠墓与丛帝庙相邻,后人便将两座祠堂合二为一,便成了一祠祭二主的“望丛祠”。


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郭侯任郫县县令时“修杜宇、鳖灵二坟”,望丛祠墓便以初具规模。此后,历代均有修葺(qì),祠陵规模进一步扩大。1985年,扩建后的望丛祠,占地约5.5万平方米。祠内建有亭台楼榭(xiè ),错落有致,又见竹影婆娑(suō )、苍松翠柏,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传统古典园林。

进入祠内,扑入眼帘的是一道朱红色照壁,镶嵌有辛亥革命志士但懋(mào )辛(1886—1965)手书刻石“望丛祠”三个隶书大字,东西侧门分别额题“功在田畴”“德垂揖让”,以歌颂二帝的历史功德。屏壁上依次有先祖渔猎、教民务农、始植、岷江泛滥、鳖灵拜相、开凿玉垒、德垂禅让、五谷丰登、天府之源等九幅雕塑。照壁后两阙门通过里间,阙门后是望帝丛帝纪念馆,正中立有望帝丛帝的青铜塑像。望丛祠的殿宇陵墓之间,树木葱绿,绿植茂盛,碧波环绕,湖水荡漾。临水而建“听鹃楼”“稻荪楼”等亭台楼阁。


绕过望帝丛帝纪念馆,在苍翠茂密的柏树之中,是古望帝陵墓,往南不远处,即是丛帝陵墓。望帝陵墓高约15米,周长约200米,前有拜台陵道,墓脚有石板路环绕,丛帝陵墓高约12米,周长约100米,砖室墓,呈圆锥形。两陵区共有古柏200余株,挺拔傲立,枝繁叶茂,给祠堂增添了几分肃穆、庄严的气氛。

据记载,大约3000多年前,在成都平原上赫然屹立着一个可与中原夏商文明相媲美的古蜀王国,初创于夏商之际,灭于战国晚期,共经历了古蜀开国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代王朝,持续发展达1500至1600年之久。其间,天降杜宇、鳖灵复生、望帝教农、丛帝接位、杜宇化鹃、啼血催耕等世代相传,有关古蜀国望丛二帝的诸多传说,无不表达了古今之人对“望丛二帝”的感怀与敬重。


“望丛祠”其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812—866)的《河渎神》:“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乌飞迟,兰撑空伤剔离。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词中之语正是沿用了望帝化杜鹃、催农耕的传说。

在宋仁宗时期,望丛祠曾遭浩劫,其后数毁数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和1919年,又先后重新修建,形成祠内有大殿、望丛二帝塑像,殿前有东西回廊、穿堂、水池,以及高船房、矮船房、避风雨轩、听鹃楼亭、八角亭、观稼亭等。


望丛祠内还有郫都区博物馆、玉器博物馆。郫都区博物馆为小青瓦四合院,主要介绍古蜀国历史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陈列在郫县出土的文物,帮助游人了解郫县在古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位置。郫都区作为古蜀农业之源、水文化之源、都邑文化之源,在古蜀文明进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玉器博物馆为四合院,小青瓦平房,青石板庭院。详细地介绍中国玉石产地,古玉的“六瑞”:王镇圭、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子谷璧、男蒲璧等;“六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等,所展示的东西件件都是珍品,价值不菲。


虽然望丛祠内那个山丘般的土堆,除了供人们寄托哀思与缅怀之情外,并没有望丛二帝真正的遗骸和衣冠,但那石碑上潇洒苍劲的“蜀魂”二字,却让人心灵震撼。“魂”,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场,蜀魂,就是蜀文化的精神,蜀人之风骨,郫人之特性。

作为古蜀国王都、古蜀文化溯源地,郫县蕴藏着深厚的古蜀魂魄。古城遗址、鹃城遗址、望丛祠、扬雄墓、子云亭、君平墓、平乐寺等历史遗迹,无声地吟唱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沧桑。


近年来,望丛祠新建了鳖灵湖、藕香亭、荷风亭、望岷亭、饮绿轩、太元亭、会昌亭、建福亭、吟鹃园、涟漪园,还重建了望丛大殿及各种休闲设施,使望丛祠得以用全新的面貌和气度,迎接海内外及国内寻根问祖的游人。

郫县望丛祠,是华夏唯一的“一祠祭二主”的祠堂,被誉为“蜀中第一祠”。望帝杜宇教民农桑、丛帝鳖灵治水兴蜀,故而望帝被尊为农神、丛帝被尊为水神。二帝为“天府之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想起古蜀国的那一句民谚:“九天开出一成都,千流万脉源望丛。”,既为望帝和丛帝做出的贡献而感慨万千,也为川蜀人民自古以来,不忘先祖恩德、知恩图报的情感而深深感动。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