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种学习用法4000字长文,带你吃透难啃的知识,惊艳了!

 长沙7喜 2021-09-28

图片


图片


小Q是我们知识设计院的成员之一,经常看到她用思维导图,对文章和书籍做出详尽的拆解,把学习玩得越来越溜了。

听到很多小伙伴跟我说:

每次看大复杂的文章或者经典的书籍,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感觉枯燥无味,但是又想攻破它们。

其实,你也可以学校Q的做法,尝试用思维导图帮自己梳理阅读框架,这样就可以轻松地萃取出繁杂的知识点了。

思维导图有这些好处:

能让你理顺一篇文章的大纲和书籍的大纲编排,然后再按照提炼出来的框架,帮自己一点一点填充关键词。

最后,内化就变成简单的动作了。

以下是小Q的分享,4000多字,你可以细细品读。




6张导图带你玩转学习,走过路过别错过。

小Q主要利用导图做六件事,基本上可以涵盖大部分的学习场景,同时也兼顾了输入和输出,废话不多说,来上干货。

预计阅读:10分钟(含大量应用导图)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
 

01
听:课程笔记

无论是学生党还是职场人听课充实自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选项,那用什么方式做笔记才能帮助我们记忆和消化所学。

通常我会使用思维导图来记笔记,不是简单地记录知识点,而是帮助知识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

主要关注3个方面:
 
① 梳理讲师授课思路

无论是现场还是线上,通常我们第一遍会跟随讲师授课节奏,从讲师的视角对知识进行记录和加工。

用思维导图来记录讲师的授课思路,其实就是把零碎的“知识珍珠”串成“体系项链”的过程。

其实也是降低我们认知负荷的过程,因为把零碎的知识串连成有机整体既能扩大组块的容量,又能减少组块的数量。
 
② 挖掘知识晶体间联系

受文字和语言的限制,通常讲师授课的思路依然是线性化的。

我们在听课时需要不断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思维导图的结构化和联系线,可以还原知识本身的内在结构。
 
③ 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也会触发自己的想法,及时地把自己的理解添加到思维导图中,这样新旧知识就有效建立起了联系。
 
讲师输出的内容可能很多,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建立知识的联系,辅助自己的记忆和应用。
 
  小Q思维导图作品:课程笔记《高效表达技巧》


02
说:演讲分享

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演讲和分享的场景,通常会分为有稿演讲和即兴演讲两种。

对于即兴演讲来说,我们通常遇到的问题有:

没内容:不知道讲什么

没思路:不知道怎么来讲

情绪乱:现场紧张慌乱

慌乱大多数情况的原因是没内容和没思路,那么只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能够帮助我们从容地应对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通常时间有限,我会在即兴演讲前,用几分钟时间在纸上简单画个思维导图,一边激发思维一边梳理自己的演讲思路。

确定了思路和内容框架相当于确定了论点,演讲时自动补充案例进行说明,这样能帮我做到心中有数,不再慌乱。

有稿演讲也不是万能的,虽然紧张慌乱会有所缓解,但讲稿过于书面化,相对比较生硬,频繁看稿也会导致无法跟听众进行目光的交流和互动,影响现场气氛。

时间和内容上也会被限制死,缺乏弹性,无法灵活地临时调整。

我的办法是用思维导图激发和整理思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收获最好的效果。

演讲前:

不再使用条目的方式进行撰写,利用思维导图协助我准备。

① 发散收集:帮助我们聚焦中心主题,快速发散思维,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想法和资料。

② 归类收敛:对所有内容进行精简和归类整理,确定演讲的逻辑结构。

③ 时间分配:分配各个部分的所有时间,确保守时地完成演讲且重点突出。

演讲中:

思维导图可做整体思路指引,不像逐字稿那么死板。

时间和内容上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减少需要频繁看稿带来的紧张。

XMind2021的新功能,目前也可以直接进行播放,非常方便。

如果没有特殊需求,不需要再耗费时间精力制作PPT啦,播放思维导图,让听众对你的演讲有框架性的认知。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思维导图辅助演讲




03
读:阅读记录


这个带给我的体验更加丰富,小Q主要有年度书单、读书笔记、阅读日签三种形式。

① 年度书单

每年我会为自己制作一张分门别类的年度阅读书单,竖屏导图的形式比较方便存入手机,随时调取,也是未来每个季度学习计划的依据。

这是一张活导图,可以随时更新迭代,这个不用太担心。

推荐几个小技巧:

a、制作书单时标注好书籍的阅读渠道,节约找书时间,也可以提醒自己提前备好纸质书籍。

小Q通常是四种渠道:得到电子书、微信读书、购买纸质版、现有PDF电子版。

b、有些书小Q会复读,所以我会进行标注,以便提醒自己这次阅读的目的不同。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2021年书单
② 读书笔记

既然是为了提升而学习,通常我的阅读都会带有目标,需要制定学习计划,而不是看到什么读什么。

如果你想在职场上快速地提升,建议制作一张属于你自己的学习计划图。

那读书笔记如何记录呢?读书笔记与课程笔记类似,我会进行知识输出和应用链接。

在知识输出方面,我通常习惯以下2种方式:

方式一:按照书籍目录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这种情况通常书籍的结构相对清晰,看书籍目录就能了解整体结构,或者序言中有介绍本书章节结构。

譬如1-3章主要讲原理,4-5章主要讲实践,作者都已经告诉你了,那建议按照作者的推荐阅读,毕竟TA最了解自己的内容。

我会按照章节结构输出重点知识、工具、模型,更加适合认知类书籍。

具体的内容如何拆解呢,这里介绍一种叫做按图索骥的方法,源于莎莎的《高效学习法》我觉得特别实用。

作者根据知识颗粒度的不同分了四个层次,分别是:

拆书:看目录,目录和前言可以反映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原因和思路;

拆文章:看标题,标题往往就是一段文字的主旨和关键句;

拆段落:寻找连接词,通常主旨藏在首尾句,或者连接词后的句子中;

拆句子:识别关键的动词和名词。

按照上述的方法你就可以拆解出不同单元大小的知识框架。

   小Q思维导图作品:读书笔记《绩效改进商业画布》

自我链接:就是跟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够产生哪些联系,你接下来想如何做。

通常我会通过最大收获,链接应用、AHa时刻、todo、延伸书单五个方面做链接,以下导图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自我链接《学习究竟是什么》

方式二:根据自己的需求输出主题问题树

如快速阅读后没有发现明显的结构设计或各章节不是顺序关联,又或者你对这个领域知识有自己的想法结构。

建议可以按照需求,自己搭建知识架构。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解决某类问题进行主题阅读,我会选择多本书选择性阅读,针对想要了解的领域向自己提问,重点阅读和自己问题相关联的章节,标记重点关键片段。

两种情况我都会阅读前,先建立自己的问题树:

面对这本(类)书,我想了解什么?其实就是在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阅读过程中理解总结书中带给我的答案。

不要担心这本书没有完全覆盖我们的问题,这也是张活导图啊,未来在这个领域,我们还可以进行知识的补充。

问题树一般自用较多,所以不会太纠结排版是否美观,甚至可以不排版,更多聚焦在问题和答案上。

阅读中关注反复出现的关键词、重点句子(很多书籍都会做粗线标注)、小标题等,这些部分往往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

这些部分需要重点理解,以及输出相关概念和知识模型。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轮岗培养问题树
 

无论哪种阅读方式,我都会按照前面搭建的知识框架输出笔记。

整书阅读一般会总结每章重点和核心知识模型,选择性阅读会侧重输出“问题”的“答案”。

③ 阅读日签

文学类的书籍我很喜欢做成阅读日签或书摘日签,摘取书中让你触动、感动的话语,配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简单易操作,但不要小看积累的力量。

不仅可以记录你阅读时瞬间产生的想法和灵感,也是作为写作的素材积累。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阅读日签《鞋狗》
 
 

04
写-看图写作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太多需要写作的场景,各种平台的内容发表、更新是写作,一封结构化的邮件回复是写作,书评、影评是写作,甚至朋友圈、微博的发布也是一个小写作。

写作场景无处不在,大家都是如何完成自己的写作呢?会不会跟我一样觉得写作总是让人头大?

是思维导图帮助我将写作变得更加简单。看图写作3步骤:

① 激发思维,确定主题:

每次我写作前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用来激发和整理思路,确定主题。

② 梳理结构,建立大纲:


利用导图的拖拽来整理和调整结构,——列出写作提纲,将已有的资源和想法显性化、结构化。

不仅能帮助我们积极唤起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想法,导图的层级性、逻辑性还能使我们的文章层次、条理更为清晰。

③ 看图说话,完善内容:

有了清晰的提纲,再来写这篇文章,写作过程会变得容易得多.

相当于“看图说话”的过程,看着框架把更详细的内容填充进来,再做润色修改,也就不会出现“跑题”和“偏题”的问题了。

我是个写作的小白,但每周更新的公众号文章基本上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看图说话”,也为自己降低了难度,有了持续积累的动力。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公号文章大纲《四种拿来即用的思维导图模板》


 

05
考:应考复习


每次考试面临大量的复习资料、知识点都是件无比头疼的事,我想考试党、考证党都会感同身受.

无意中的尝试我发现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和复习超棒,妥妥地高效备考。

导图备考好处:

1、建立备考知识地图,标记重点难点

2、复习历程可视化,随时掌握备考进度

3、缓解备考焦虑,有针对性地复习

具体做法:

① 建立知识地图:

面对大量的书本知识,我们不知从何下手梳理.

其实这是个误区,我们并不是要把整本书导图化,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试.

所以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要抓住重点和考点来进行提炼和梳理就可以了。

一般学校里的考试老师会圈化一些重点,如果是考证,可以参考历年来的真题库,看看重点在哪些章节,作为优先复习梳理,先搭建起重点知识的结构地图,可以考虑按照考试可能性从强到弱进行排序。

以便接下来进行细节内容的梳理。

② 提炼&结构化要点:

提炼知识点、关键词,并将零散的知识点重组、关联化、结构化.

关键词要控制字数,做到精简,关键词的作用相当于给记忆埋下一个“钩子”,帮助你钩取相关联的知识晶体。

③ 联想记忆:

整合联想,用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且一定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将知识还原成自己的,巩固记忆。

每当我们看到关键词的时候,就可以联想出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情况。

逐渐练习,就会变成看到关键词,大脑就会帮助我们自动补充信息。

图片

06
萃:文章提炼


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会通过各种渠道阅读文章, 读到一篇好文章,很多人毫不犹豫的点击收藏,但你有多久没有看过你收藏里的文章呢?

它是不是在吃灰,小Q在读到受启发的文章会做两个动作:

① 同步到印象笔记:文章链接发送到印象笔记,方便后续使用搜索调取;

② 制作思维导图卡片:萃取提炼文章重点内容,使用导图或图卡输出加深理解,方便手机查看复习和使用。

图片
  
  小Q思维导图作品:文章提炼《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