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寻儿时年味深

 zzm1008图书馆 2021-09-28
蒋俊伟
2019-02-19
阅读 239
关注
来自话题
#征稿:发现各地特色文化活动
25篇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今天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从亲人团聚到全民狂欢,今天过后年就渐行渐远了。但我总觉得,这个年过得不够味,亲人团聚时间有点短,全民狂欢劲头不足。这不由让我想起儿时过年那浓浓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是过年那香飘满城的美食。

  老家蔚县过年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同,三十吃饸饹(谐音合乐),取意“亲人团聚,合乐长久”;初一吃炸糕,取意步步高升,蔚县的炸糕用当地产新黄米面做成,比坝上炸糕个要小,受油面多,豆沙或红糖做馅,咬一口软糯香甜;初二吃饺子,饺子里包制钱,谁吃到谁有福气。

  另外,蔚县正月初二有祭祖、上坟的传统,不论身份地位多高,这天都要进行祭祖活动,俗称“给祖先拜年”。表达了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大年二十八大发家,家家要摊发馍馍。

  过年宴请亲朋,“八大碗”是不可少的。八大碗提前做好,室外冻藏,来了客人上锅一蒸即可,非常方便,主人不会因客多做不出饭菜而发愁。顾名思义,八大碗即指席上的主要菜肴数量,一般为丝子杂烩、黄焖羊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块子杂烩、浑煎鸡、清蒸丸子、银丝肚等八类。

骡子肉

  肉铺压的猪头肉,油汁压出,不肥不腻。

  儿时的年味是那些神秘的,严肃的,具有美好寓意的仪式。

  年三十,要贴春联,窗花,方斗,窗钱,大纸,挂灯笼,取除旧迎新之意,也为增添节日气氛。这些活得干一上午,干完得响炮,然后吃午饭。有几年我帮爷爷奶奶贴对,挂灯,午饭就在奶奶家吃,现在想起仍是满满地温暖。

  起五更,点旺火,这个习俗各地差不多,但蔚县点旺火用材是柏枝和菜籽杆,取兴旺发财之意。

  儿时的年味是正月十五的花灯,社火和大戏。

  以下三张是市民广场的灯,霓虹璀璨,画面华美,是不错的视觉盛宴。

舞龙

舞狮

高跷

旱船

抬阁,小孩份演白娘子,小青,许仙。

扛阁,平年扛12个小孩,闰年扛13个。

大晃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键是一个闹字,热闹红火,尽情释放,庆祝去年的收获,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元宵节中国的狂欢节。

  为了寻找年味我骑自行车到了口外东窑子村看大戏。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祥瑞之兆,老百姓顶着雪花看戏,乐此不疲,这是对忠孝节义朴素情感的守望。

  儿时年味如陈年蔚州老酒,味道醇美,香气四溢,品不完,尝不够,历久弥香。

来自话题
征稿:发现各地特色文化活动
25篇内容 592人互动
订阅
更新于 2019-02-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