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八师李卫成——苗家寨的好儿子铁道兵的活雷锋

 老兵原创之家 2021-09-28
永远的铁道兵

苗家寨的好儿子铁道兵的活雷锋

——记铁二师李秀书战友学雷锋的事迹

铁八师  李卫成

中秋那天,我和刘良新、夏芝贵、潘黄志战友代表黔东南铁道兵战友组委会把《退役军人保障法》送到李秀书战友手中。我们在谈话间聊起了李秀书当年为战友与驻地乡亲们那些学雷锋见行动的事儿。我们从组委会战友在《贵州青年》刊物上获知有关“苗家寨的活雷锋李秀书,铁道兵之美,火出黔东南,令人崇敬。”的文章说起。

李秀书1956年1月出生在凯里县虎庄公社青口大队小干沟小队的苗族家庭。1974年接到凯里县人武部应征入伍通知书,当上铁道兵,在铁二师9团3营14连。1983年退伍。他在“三荣”思想的熏陶下,不怕苦和累,吃苦耐劳,各项工作走在前面。施工中,别的战士两人一次抬两袋水泥,他却一人背三袋水泥;工地上他流的汗水比别人多,攻坚排险处处有他身影,他的无私付出赢得战友们赞扬与肯定。他当年入伍,当年入党,当年提为班长。

李秀书在参军时,正是部队轰轰烈烈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他时时处处照着雷锋的样子做,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除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外,还坚持为人民做好事,深受部队干部战士和驻地群众的称赞。

1977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李秀书到部队驻地附近的一个生产队参加修鱼塘,帮助社员运土。他看到不少单车的胶轮磨破都停放在工地上,问了身边的社员后,得知因经费紧张没有钱换新轮胎。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的积蓄100元,第二天匆匆赶到大队部,他将钱交给大队支书,并诚恳地说:“书记,这点钱送给队里买几个胶轮胎吧!”老支书一把拉住小李的手,激动地说:“你支援大队建设的一片心意我们收下,但是,这钱还是你拿回去寄给父母用吧!”李秀书说:“书记,我家里生活不困难,你们收下这点钱!”说着,把100元钱放在桌上,拔腿就跑。当时李秀书每月的津贴费才8元钱,这几乎是他参军以来的全部积蓄呀。

1978年7月的一个星期天,李秀书外出路过公社的一个砖厂时,看到五名社员正在从砖窑里出砖,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于是,他便走到一位大爷跟前说:“大爷,今天我没事儿,帮你们出砖吧!”大爷抬头一看,是位解放军战士,连忙摆手:“不行,这怎么行呢?窑里又脏又累,你受不了的!”李秀书恳切地说:“大爷,您放心吧,我的身体结实着呢!”。说着李秀书不由分说,抢过大爷背砖的筐子说道:“社员们都能干,我怎么就不行呢?多一个人,就可以早点完成任务嘛!”大爷无奈,只得另外找一只筐子给小李。炽热的窑里,灰尘弥漫,十分闷热。不一会,小李便满脸乌黑,汗流浃背。中午,社员们都准备回家了,老大爷要拉小李去家里吃饭,小李撒谎说:“再背一趟,我就回连队了,你们先回去!”说完,又一头钻进窑里,这一天,李秀书一直干到下午五点才回连队,连中午饭也没吃。

以上记叙的是李秀书很平常的两个星期天,但却是他十年部队生活的一个缩影。在连队,他自费买了补鞋机,一有空余时间就为战友们补鞋、为战友们理发或参加驻地生产队劳动;探亲期间.他不计工分,尽量抽时间参加家乡生产队劳动。有一次.他到湖北襄樊出差一个月,就帮助旅社挑水、扫地、洗床单二十多次。他曾先后到过五十多个社队参加义务劳动,为部队争得了荣誉,密切了军民关系。

李秀书两次被师、团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1977年11月,他光荣出席铁道兵“三学”(“学雷锋”,“学习硬骨头六连”、“学习航空兵一师”)先进代表大会,并作为战士代表在大会上汇报多年来学雷锋的体会并介绍经验。

铁二师为贯彻兵部“三学”先进代表大会精神,决定由李秀书在全师各团、营、连作介绍学雷锋经验的巡回报告,由于部队施工驻地分散,历时两个多月,全师官兵四万多人听取他的演讲。

团部电影组把他的先进事迹绘成幻灯片在电影放映前宣传。李秀书先后获得上级机关和地方单位、群众赠送的奖品、奖状、锦旗、镜框等八十余件。

1983年李秀书退伍返回家乡,曾担任乡党委书记,现在李秀书战友还活跃在黔东南的侗乡苗寨里。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