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冠 '字是我国古人对帽子的称法, 冠架是一种摆在桌案上置放冠帽的支架, 顶部多为球形或伞形, 支撑冠帽不易变形, 同时,也是一件精巧的摆设。 古代的帽子与现代人所戴的帽子不同, 现代帽子,各式各样,只为装饰和御寒, 而古代的帽子则不同, 首先,帽子为男性所用, 其次不同等级有不同样式和颜色的帽子, 用以区分主人的身份地位, 象征身份地位的帽子既然如此重要, 那么就不能随便摆放, 因此冠架也是当时官宦人家的必备之物。 ![]() ![]() 冠架一般由帽伞、梃手、底座三部分组成。 清代官员的帽子, 不论冷帽、暖帽,不少带有花翎, 使用有一定高度的帽架可以避免花翎折损。 在清代,冠架是实用性很强的日用器物, 清代的制作冠架的材料很多, 如瓷、漆、珐琅,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还有极为精致的牙雕冠架, 但最多见的还是木制的, 有的冠架为可折便携式。 ![]() 雍正四年曾传旨, 帽架“口圈要开得开,以备放花熏冠用”。 这无疑显示出冠架的重要地位。 冠架在古时一般是被放置在正厅的香案上的, 如来客见冠架上有男主人的帽子即可登门拜访, 如不见帽子即不方便做客。 ![]() ▲清乾隆 粉彩镂空龙纹官帽架 ▲珐琅彩贴金官帽架 ▲铜胎掐丝珐琅宝相花纹官帽架(一对) ▲清 掐丝珐琅嵌白玉花卉官帽架(一对) ▲清 铜胎珐琅嵌青金官帽架(一对) ▲紫檀团寿官帽架 (一对) ![]() ![]() 清乾隆松石绿釉镂空冠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E N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