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慈故事 |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瑞金医院外科医生?

 张磊r6nefzv5pb 2021-09-28

图片

瑞金医院外科久负盛名,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组织抢救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邱财康,还是70年代施行中国第一例肝移植,或是在90年代推动中国微创外科学科的迅猛发展,瑞金外科始终以强大的临床水平、全面的综合实力和诸多“中国第一”的医疗成就屹立于医学高峰,引领着中国外科医学的发展,也为中国医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的医学大师。

但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瑞金医院外科医生可没那么容易,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回顾一下成为瑞金外科医生必须经历的种种考验。

瑞金医院外科的教学传统向来十分严格,向来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

图片

1977年全国首例原位同种肝移植术前讨论会

(左起:唐步云、董方中、傅培彬、林言箴、江石湖)

STEP1

住院医师的“紧张”生活

外科历来重视住院医生培养。傅培彬在每位新人入科时都要亲自谈话,了解他们的性格习惯,并要求:①发下来的工资要吃掉,把工资花在饮食上,保证营养才能有健康的身体;②别人晚上睡8小时,外科住院医生只许睡6小时,节约出来的2小时用来看书;③住院医生期间不准结婚。这些看似过高的要求确保住院医生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白天查房、手术、写病历,晚上在病房或图书馆看书。值班医生要兼管病房和急诊。傅培彬要求急诊值班的医生,第二天必须到病房查房,看看自己昨天收治的病人,诊断处理是否符合?有无遗漏重要体检和重要检查?这样住院医生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快。

李宏为回忆,他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每星期只休息半天,其它时间都在医院里。不值班的医生晚上在宿舍里看书,一听到“21号分机”响起,就知道来急诊了,大家立刻跑到手术室去,看主任们开急诊手术,主任做主刀,值班医生做助手,其他人围着手术台学习。主任一边开刀一边讲解,所有住院医生都有收获。

图片

(从左至右:李宏为、林言箴、彭承宏)

外科的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是各级医生的“噩梦”,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大查房前一天会事先通知要查哪个病人。床位医生就要很紧张地把这个病例的全部资料都背出来,还要翻阅书籍,准备应付提问。主治医生要能够做出详细全面的分析,主任医生也会进行深入的点评并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一场大查房下来,学生老师都得到了提高。李宏为回忆,当时最怕是遇到周光裕主持大查房,因为他学问渊博,就算自认为已经做了充分准备,而周医生提出的问题,讲到的要点还是每每点出知识的盲点,让下级医生们一面感到难为情,一面又学到了新知识。

每星期住院医生都必须给实习生小讲课,主任们会突然过来旁听,如果觉得准备不充分或讲得不好就要当场批评。每周住院医生还要轮流进行新知识介绍,解读主要外文杂志的最新文献,每个人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图片

20世纪90年代的外科教研组

(左起:郑民华、李宏为、郁宝铭、燕敏、

林言箴、张圣道、尹浩然、朱上林)

外科规定了每一年住院医生要读完的书籍和完成的手术,要求彻底掌握解剖、病理生理、病理、手术学等知识。每三个月有一次考核,考察对“四小疾病”(即阑尾炎、腹股沟疝、大隐静脉曲张和肛门疾病)的掌握情况,傅培彬、董方中、周锡庚、沈永康四位主任和教学干事周光裕亲自主持,要求非常高,不断提问临床上会碰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一个疾病要问一个多小时,如果考核不过关就可能被分流出瑞金医院。

傅培彬晚上会突然到病房来,看看收进来的急诊处理得是否规范。有一次周思伯来接班时,有个肠梗阻的病人刚刚做完手术。傅培彬来到病房,看完手术记录后,半开玩笑对周思伯说,“切除范围不够,如果这个手术是你做的,我要'敲扁’你的脑袋”!然后又非常具体地给他讲解到底应该怎么做手术,这样经过一遍之后,再也不会忘记了。

STEP2

平等慈心爱患者

医术是仁术,外科医生的个人品格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对病人的爱心,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病情轻重,只要是病人就一视同仁。从建院开始,广慈医院外科查房就必须先查普通病房,然后再查高等病房。普通病房里都是一些生活困难的中国病人,外科不收或减半收取他们的医药费,但医疗水平同一标准,傅培彬、沈永康、沈锡元等医生仍尽心尽力为他们治病。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绝不允许在冬天用冰冷的手和听诊器检查病人,必须先捂热。傅培彬给比利时公主动过手术,董方中为很多中央领导开过刀,但他们服务的病人更多是普通人,平等慈爱的传统已经渗透到瑞金外科人的血液中。

图片

傅培彬查房

傅培彬要求实习医生“问病史时,最好搬个凳子坐在病人旁边问,这样病人很定心,觉得你有时间听他讲,他会多讲些和疾病有关的信息给你听。否则你一直站着问,病人会觉得你过会儿可能有其它事,或者病人会觉得你很累,就不愿意多讲病史了。”

图片

张圣道(左)、李宏为(中)为术后病人查房

瑞金医院外科在百多年历史保持兴旺的发展势头并非偶然。经过几代外科人艰苦奋斗和持续努力,已形成外科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那就是:崇尚“既严谨又不断创新”的学术传统,秉承“教学优先、严格教学”的教学传统,注重“基于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的科研传统,坚持“关爱病人”的医疗服务传统;开创“宽基础、有侧重”的学科发展思路,突出 “重教学、强临床”的学科发展理念,发扬 “敬事业、爱病人”的工作作风,形成 “讲团结、促和谐”的工作氛围。

文、编:方娟、姚侃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