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知道、做到、得到

 戎欣然策划笔记 2021-09-28


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在他的自传《心若菩提》里面写过,他的父亲告诉他,男人有没有本事,并不是看读了多少书,关键是看做了什么事,怎么做事。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把从有想法到有成果,分成了四个步骤,分别是看到、知道、做到、得到,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看到

首先你要看到,能看到的东西,是你最大的认知边界,才能产生想法,你一生能做到什么成就,都在这个认知边界里,这个边界,就是见识。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写过: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地一笑,也不妨译作” 笨蛋”。

看到,后面所有发展的前提条件。有人说,你永远挣不了你认知以外的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知道

看到了不代表知道。知道是明白其中的原理,更加理性的分辨这个边界里东西的性质、发展规律。知道就是对看到的东西分析,要做出那样的行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在什么情境下可以做,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做。如果你看到了一个现象,一个方法,不加分析的使用,肯定会死的很惨。

我们看到了炼钢炉里面出来的铁水,你看着好看,如果你知道他是900多度,你就知道不仅不能摸,还不能靠近,要不然就会被烧伤。当然,在许多的领域,许多的地方,你在做事前是不能感受到铁水的温度的,所以必须启动理性辩证的思考。 

一漂亮女同事,她老公给她送午饭,没说话放下就走了。新来的男同事问:刚才那是谁啊?她回答:送外卖的。新来同事又问:怎么没给钱?她说:不用给,晚上陪他睡一觉就好了。男同事沉默了,第二天,给她带了四菜一汤的午饭,整个办公室轰堂大笑。

三、做到

即使你知道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你不一定能够做到。经过理性的分析之后,你知道什么东西不可以做,还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问题就来了,那些需要你做到的东西里面,你还有许多的东西不会,这就涉及到许多隐性的知识了,就是许多操作层面的知识,被称为流程知识。

我们人最大的狂妄,就是看到了,知道了,就想当然的以为自己会做。看人挑担不觉沉,自己挑担压断肩。只有实实在在的下场做一次,你才知道这里面还有许多操作层面或是微观层面的东西。事实上,如果不会这些东西,你就做不成事情。

我们常说的大学生眼高手低,除了一部分人不正确的心态之外,大部分人就是因为没有实践操作方面的经验所致。

大学教育,讲课部分很大程度是科普性的,学生不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而涉及到的领域还比较广泛,理论课占了很大部分,教师偏于讲授内容,实践课自我操作性不高,在需要看重实践的用人单位看来,自然是满足不了需要的。 

四、得到

最后一步是得到。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世界确实有运气这个重要的因素存在。大体来说,越偏向于技术的层面,得出结果的确定性越高,越是偏向于外部合作的方面,得出结果的确定性越低,就是更加偏向于运气。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

刘备死了之后,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多次上表出师北伐,结果几次北伐都功败垂成,而北伐魏国最大的阻碍就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

为了除去司马懿,诸葛亮设连环妙计令魏延一路溃败,终于把司马懿诱入上方谷内,用落石干柴截断谷口,谷中埋入火药硝石,谷两侧布满伏兵,以火箭射之。结果谷内硝石火药齐发,大火冲天,司马懿抱住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泣曰:吾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也。

正当司马懿进退维谷,面临灭顶之灾时,突然狂风大作,骤雨来临,顷刻间浇灭大火,司马懿死里逃生。诸葛亮只得感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最后的话

总结一下,我们普通人要想有好的成果,就要不断开拓我们的见识,理解其中的规律,再躬身入局去实践,最后,静静的等待我们的好运气来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