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谈丨想用熬夜来获得更多的时间学习,可以吗?

 景夜思 2021-09-28



01

问:想用熬夜来获得更多的时间学习,但又怕对身体不好,请问这两者之间该怎么取舍?

答:你的学习时间不应该从睡眠时间挤,而应该从娱乐时间里省出来,例如玩手机时间,每天砍掉2小时,学习时间就够了。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十日寒。


02


问:现在发现,有问题是好事,但是不知道该去描述,请问,如何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回答,或者我该怎样能让我所请教的人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多说一点?

答:这其实是2个问题。
第一,如何更好地提问?
第二,如何让别人免费给自己多多指点?

先说第一个,一个好问题通常是具体问题+背景情况介绍+个人决策思考的结合体。也就是说,你得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自己究竟想知道什么?你目前的处境是什么?自己能放弃什么?能做出的最大努力是什么?

举例说明:

一个差问题的问法是:“老师,我需要考研吗?”
“老师,马上毕业了,我很迷茫,我该去找什么类型的工作呢?”
……

你让别人怎么回答?

一个好问题的问法是:“老师,我现在就读于××大学××专业,目前大三,我的专业成绩排名第×,我父母希望我考研,理由是1、2、3……我自己不想考研,理由是1、2、3……我做了一些调查,我这个专业前两届的考研率是20%,通过率是8%;我问了辅导员,本科毕业后我们专业就业时的平均收入是×××元,我能接受这个起点,家里经济条件还行,不需要我毕业后补贴家用(此处省略2000字背景描述)……请问我需要考研吗?”

其实,当你认真就你的问题写下2000字的分析,基本上你也不需要别人的回答了。这时候的你向别人求教,就不是单纯地放弃自己的决策,指望把你未来几年的人生方向,放在一个对你不怎么了解,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对你未来人生负责的人身上。

这时候的咨询,就像抛硬币一样,在这个硬币腾空而起的时候,你的心里早就有了期待。别人的回答,只不过是给你最后的临门一脚而已。


再说第二个问题。

免费的建议通常都不会太靠谱,至少回答得不会太认真。因为别人对你了解甚少,愿意花在你身上的时间甚少,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不是这个领域的行家,或者有这方面的经验,那么对方的建议最多只会是情绪安慰。

对于成年人,我更倾向的建议是付费咨询,这需要金钱,更需要时间。

例如,如果你想考研,你可以请本专业考的最好的学长学姐吃饭,套点经验。你别指望作为一个陌生人去问“自己怎么样才能考上研”这样的傻问题,即使问了,对方也只会礼貌性地回答:“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你得到这句话,一点可执行的空间都没有。

相反,如果你真的希望获得别人的真经,请对方吃个饭,喝杯咖啡,或者用心准备个小礼物,都能让你更容易获取对方更多的时间。只要时间有了,你提前拟好提问大纲,慢慢问就行了。这样的对谈,更容易交流得深入,别人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你,提出针对性建议。

你不能指望随便一问,别人就有义务认认真真地把自己多年积攒的经验奉献给你。

被拒绝才是常态。当然,不要因为一个人拒绝你,你就放弃了,觉得这条路行不通,你应该立刻换一个人。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可以请这方面的专家咨询,单位里的牛人也行,领导也行,从亲朋好友那里物色可以联系到的行家,或者付费从在行等咨询平台找人也行。总之,不要指望空手套白狼。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这一句话从何而来?从你虔诚的咨询态度、尊重别人的时间、付出自己的成本而来。

回到第一个问题,想用熬夜来获得更多的时间,究竟可不可以?
那要看你目前所处的情境了。

我想,大部分人熬夜学习的频率,还达不到严重伤害身体的阶段。偶尔突击,可以为之;长此以往,未必是一个好策略,很可能会导致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的双输。
至于具体的情况,你得自己去分析,自己做决定。

有个前辈说,这个年代最傻的事情就是掏心掏肺地给年轻人讲道理,因为没几个人会记得,能去实践的,就更少了。

你说呢?

PS:如果你有好问题,欢迎在留言区或公众号对话框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