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公司的样品寄给家人,这名优秀的实习生因此丢了工作,你怎么看?

 景夜思 2021-09-28

记得前几年参观一个袜子厂,营业额十几个亿,很多产品销往世界各国。老板讲了一个实习生的故事,这个实习生是农村来的,工作很认真,非常敬业,跟着师傅学习,上手比较快,但是实习三个月以后被开除了。

原因是这个实习生把厂里面新出品的试用品袜子寄给了自己的父母,本来这些试用品需要分批寄给一些客户,以听取他们的反馈,获得产品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个实习生借着工作之便,先后几次把袜子挪为私用寄给了家人。

后来在商量怎么处理这个实习生的时候,大家有了分歧。

部门经理想辞退,因为要避免被其他人效仿。实习生的师傅想留用,说这点小事也不打紧,而且这个人工作起来很拼命,上手也很快,是一个好苗子。

最终这件事情闹到了老板那里,老板最后的决定是结束实习期。

公司的原则不能被破坏,不能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谋取私利。虽然这个孩子很上进,但是这种行为一定要扼杀在萌芽状态。老板额外多发了一个月的实习工资给他,也算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

记得老板当时谈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十分惋惜。

老板说,如果这个学生跟部门或者跟自己申请要一点样品寄给父母,他们肯定会同意的,因为老板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于农村大学生格外重视,他们走到大城市不容易,想要立足更不容易。

有人说,这样是不是不公平?公司是不是提前和实习生告知了邮寄样品的规则呢?

公司确实有规定,样品要寄给客户试用。当然这件事情略有争议的地方就在于,是否把这个实习生的父母作为客户看待?

最终大多数人支持了老板的决定,原因是实习生多次寄样品给自己的父母,明显不是征集使用体验(因为也没有收集过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只是邮寄一次,也许大家可以视为让家人试用,但是多次这样操作,显然是为了私利。

当然,对于公司来说,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在新员工上岗之前定好规矩,也是非常必要的。

老板在实习生离开之前,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在这个时候吃点小亏反而是好事,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一个很好的警觉作用。

这个故事有些像阿里巴巴当年刷月饼的程序员,自己写个程序,抢到了124盒月饼。虽然不知道这几个程序员是自己留着吃,还是刷月饼送人,或者打算放到淘宝上卖掉,看上去这是个小事,但为什么阿里巴巴处理得非常干脆呢?

事情虽小,但是这件事对企业价值观是一种潜在的撕裂,如果不堵上,会有更多的人效仿。

后来,我经常在求职辅导的培训课上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希望他们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因小失大。

只拿自己应得的,别贪不属于自己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