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言碎语018

 岳春光 2021-09-28


*对某些人来说,封建是制度标签,八股是文化标签,守旧是思想标签,只要不合自己的意就可以随意张贴。不过贴标签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进行证实偏见——搜集支持自己说法的事例,然后进行夸大危害性的滑坡推理,通过树立一个稻草人来使自己的主张成立。

*目前研究语文学科发展,所要面对的是两类问题:一类是学科设立以来尚未解决的学科建设问题,另一类是由于对学科认识不足而层出不穷的人为问题。

*教育是为人的发展的,而教育的规律必须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只能随着人的成长慢慢来。但有的人等不了,等不及,坚持不下来,或者根本不明白,所以很容易被骗子钻空子。

*知识,一般只是识记就可以,即便是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如果只是识记,则它们也只是静态知识。规律,则是在动态运用中被认识的,虽然它也可能需要静态知识的引导,但作为学习者来说,必需经过使用才能理解深层的关系和原理。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原则”,作为知识只是几个字,而在处理问题时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

* 吟诵,在过去都是用方言来吟,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标准读音的通用语。在南方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音读法,但具体哪一个音是古音,我没研究过,说不好。当初,民国时推广国语的时候,方言吟诵就已经式微了,其实如果吟诵真那么有生命力,应该容易被当时的改革者吸纳进国语教学才是,而事实却是被汰选了。

台湾在吟诵方面做得比较早,因为历史原因,闽南语等方言争取到了合法的教学地位,所以为了发掘各种方言所具备的形式,方言吟诵被列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我们来说,作为文化遗存,有人愿意去研究是一件好事。但要是说到规范语教学,也只能是课外的东西。        

*死教与活教。死,生硬不知变通;活,课前准备,课中变化,课后总结。但要注意,“活”的边界,要守住学生,守住教学,守住语文,否则的话,我们的教学就不是教学,学生最多只是做一些单纯的知道或懵懂的欣赏,那样的行为恐怕谈不上是有进益的学习。

*最终的关键不在教师这个人的身上,而是在这个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上。一些教师在课堂所培养的其实只是个人魅力,而不是教学行为,学生能记住他或她吗?能。学生能喜欢语文课吗?能。但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增长语文能力了吗?未必。因喜欢教师而沉浸,虽然能达到亲其师的程度,但要做到信其道,则未必不会偏离正轨。年轻人追明星,模仿的都是光鲜亮丽。

*教学切实才最重要。一个驾校的教练天天想着培养出F1方程式锦标赛的车手,这就不叫切实了。天天跟学员谈自己的“F1”之梦,也不叫切实。至于跟其他教练谈,其他教练会给他点赞吗?

*正确的观点尤其需要认真审辨和精心构建表述。所谓批判性思维的产生,就是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不放松以确保正确性。

*我们喜欢看美国的教育如何如何,实际上美国的教育一直没有停下来,一直在不停地进行各种探索,探索精神值得肯定,但易变与多样同时意味着不稳定、难普及,所以凡是笃定地说美国教育如何如何的言论,都需要仔细加以分辨,以避免误读误信误用。

*现在一些老师太热衷于拉学科外的东西进教学,根本不关心学科建设是怎么一回事。

*创新是好词汇,但喊着创新的行为则未必就是好方向,就像我们要区分花草时,是花是草要分辨清楚,千万别把杂草丛生,当成百花齐放。

*现在课程研究是一团糟。先上马,再配鞍。后面就将错就错,弄个既成事实了。

*教学是一种复合性活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都出现是一种较佳状态,三者之间不存在高低比较,只是程度差别。另外,很难说真有一个“教育的决定因素”存在。

*语文教师更容易做文人梦,作家梦,学者梦,公知梦,可最后等到的也就是一个教书匠的认证而已——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语言的记忆是“乡音”,从来不是“母语”,乡字决定了语言的地域性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人为规定的通用语,在语音语汇上即是一种萃取的结果,在字形上也不同于过去使用的异体众多的繁体字,就这两点来说,语文学科是一个在规范指导下展开的学科,而不是古代文化教育的自然延续。

*瞎猜一下:诗教在文字不兴盛的时代是一种必然,包括音乐的教化形式,都通过有韵律的声音诉诸情感,陶冶人的精神,而礼和舞都是诉诸身体行为的。至于后来文字兴盛之后,从直觉的行为学习转到对史实记录的学习,从而也促进了礼崩乐坏现象的发展。

*教师怎么读,不等于应该怎么教,也不等于学生应该能学到什么。我的意思是:教师怎么读,其实跟一个成年人怎么理解一篇文章没什么区别。但学生是特殊人群,一篇文章不作为教学文本,不在课堂上涉及教学目标,恐怕很难避免自说自话的情况。

*对于文本的理解自古就有多种解读,诗经讲关雎的后妃之德,即教化式解读,而行人宴席之间更多应景式的征用,包括后世诗人摘句式的重新诠释,不过最终要的还是学会理解在不同语境情境下所展开的同一文本的不同含义,而不是固守住某一视角,也许这也是现代人的灵活变通之处吧。

*因为美国社会是一种精英社会,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依赖个人的。而中国社会是典型的群体社会,所以更强调整体的平均提高。从教育发展来看,美国的教育是从少数人的私立教育开始发展,公立教育出现得很晚,而且因为各州之间的差异,公立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相反,中国的基础教育是由国家通一实施,覆盖面大,又有统一的规划,所以强调通用的部分。

其实,人的差异是任何教育都不能改变的,统一教育下人就没有差异了吗?不是的。因为任何教育都是外在于人的,所以一个教师可以教出不同水平的学生,而不是一人操作的批量生产。

给人无限可能,这句话在语言上很容易成立,但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可能实现吗?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和一个发达地区的富家子享有同样的“无限的可能”吗?在美国也罢,在中国也罢,可能往往是留给富裕家庭选择更多一些,说白了就是有钱人才享有更多的可能。

说到创新,美国很多大公司都在搞创新,很多人也在搞创新,这不假,但这些创新研究背后是什么?是大量资本的支撑。因为要承担创造性失败所带来的浪费!我们国家的教育能承担得了那么多浪费吗?

我们越了解美国,对美国教育就越能近一些,也就少一些以往猜测和美化。愿我们的教育研究在科学方法上向美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在样式上照搬照抄。

*行为有时是冲动的产物,意图是追加或被附会上的,一个行为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所有解释都不能替代最初行为的呈现。

*阅读教学状态分析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