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架书】魏天无《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

 岳春光 2021-09-28

目录

第一讲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概说(上)

一、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

1.文学欣赏释义

2.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的差异

二、文学阅读的主体:读者

三、文学阅读主体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艺术感受力

2.艺术推想力

3.生活阅历和相应的知识、文化储备

第二讲 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概说(下)

四、文学阅读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1.释义与辨味

2.意象与结构

3.“有我”与“无我”

4.理解与阐释

5.高雅与通俗

五、文学阅读的意义和功能

1.满足阅读者的心理需求,扩展其人生经验

2.实现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环节

3.有效提升阅读者的语言能力

4.阅读者将从作品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直面生存

六、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第三讲 质朴无华的文字。隽永深长的情思:《郑风》中的情诗与《诗经》

一、千种风情,无以细说

二、一腔炽热,付与戏谑

三、赋兴之中,情景互生

第四讲 幻情奇彩中的人生悲泣:《苏小小墓》与李贺

一、本事:苏小小其人其事

二、解读:幽怨的鬼魂,动人的情愫

三、评说:在荒诞诡异中寻觅虚妄的美丽

第五讲 羁旅·登高·悲秋:《八声甘州》与柳永

一、柳永其人其词概说

二、羁旅行役之苦与人生无常之叹

三、诗人的创作个性与诗歌传统

第六讲 在一刹那间攫住永恒:《远和近》与顾城

一、“细读”法与现代诗歌解读示例

1.单纯而复杂的特殊情感

2.两种距离的背反

3.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二、“细读”的延伸和拓展:文本之外的人与事

1.关于诗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2.关于本诗:童话世界与人类的天真时代

第七讲 女性诗歌中的性别意识与反讽精神:《这也是一切》与舒婷

一、不平的宣泄与女性的告白

二、女性的悲悯与人性的遐思

三、自我的与反讽

1.反讽的含义

2.反讽的多重性

第八讲 诗歌的理想与诗人的宿命:《重建家园》与海子

一、“重建家园”与返璞归真

1.作为词根的“家园”

2.放弃与直面

3.呈现与承担

4.诚实的大地与幽暗的本性

5.心与悟

二、“大诗”理想与“夹缝”状态

第九讲 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寓言/预言:《变形记》与卡夫卡

一、人物:孤独与陌生的存在

1.在忧郁不安中咀嚼孤独

2.在人群中感受陌生与拒斥

二、笔法:奇异的想象与冷静的写实

1.以细节支撑想象的空间

2.以想象的细节对应生活的感受

三、文体:寓言故事与预言功能

第十讲 现代小说的叙事演变:《白象似的群山》与海明威

一、“限制型”叙事视角及其运用

二、“冰山理论”及其艺术效果

1.以经验的省略调动读者参与文本的再创造

2.简洁、明快的语言艺术

三、现代社会发展与小说观念的演变

第十一讲 小说的形式之美与生活之昧:《喜宴》与王安忆

一、传统小说写作的复归

1.传统的叙事视角与讲述方式

2.传统的小说结构与写人手法

二、人物关系的搭建与乡村生活方式的凸显

三、文本结构的“圆形之美”与叙述语言的低调平和

四、由《喜宴》看王安忆的小说世界

讨论课 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第十二讲 现代散文中的人生况味:《童言无忌》与张爱玲

一、“童言无忌”与散文的性质、特征

1.自我表达与表达自我

2.童言、真言与真我

3.“我”的回忆与双重视角

二、散文的语言与结构

1.雅俗并举的语言

2.无为而为的结构

三、苍凉的人生况味

第十三讲 流行文化与消费社会语境中的“中国风”:《青花瓷》与方文山

一、从诗与词的关系说起

1.诗与词与音乐的嬗变

2.歌词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风”的“仿古”与后现代的拼贴

1.“仿古”之韵味

2.拼贴之游戏

三、被消费的“中国风”

第十四讲 文学视野中的电影艺术:电影欣赏概说

一、电影欣赏与文学欣赏的关系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2.影像性

3.科技性

4.娱乐与通俗性

三、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产业及其影响

第十五讲 喜剧、悲剧与浪漫精神:《功夫》与周星驰

一、喜剧与悲剧:施动与受动

二、悲剧与喜剧:“无意义”与“有意义”

1.“悲剧四要素”说

2.“无”与“有”

三、喜剧:“妙语”与“有意的闹剧”

1.喜剧语言:“无厘头”还是“妙语”

2.艺术效果:“无意的闹剧”还是“有意的闹剧”

四、喜剧中的浪漫灵魂

1.自由的创造

2.强烈的情感

第十六讲 现实、真实与虚构:《三峡好人》与贾樟柯

一、现实·模仿·真实

1.现实与模仿

2.现实与真实

二、“虚构的真实”

三、多样的、“迷人”的现实

1.当下的、变动的现实

2.底层的、边缘人的现实

3.变异的、怪诞的现实:“超现实”

摘录

大家都知道“诗无达诂”的说法,“达诂”指确切的训诂或解释,意思是说,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修养和文化程度不同,对同一首诗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述解释的相对性和审美的差异性。这也是我们这门课所一再强调的。因为我们对诗歌所作的解读,广义上都可以称为“误读”;甚至可以说,没有“误读”就没有诗歌欣赏和批评。但有两种“误读”是需要警觉的:一是望文生义,信口开河;二是拘泥于个人“先存之见”而不自知,也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未能觉察自我的“偏见”,对文本的“异己性”或“他性”缺乏敏感。这两种“误读”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离开语境,自说自话。因此,对同一个诗歌文本固然允许有多解并存,但每一种解释都应该在文本中求得验证。朱自清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主张,“分析一首诗的意义,得一层层挨着剥起去,一个不留心便逗不拢来,甚至于驴头不对马嘴”(《新诗杂话序》)。梁宗岱先生也曾谈到,有些批评家娴熟于阐发原理,一当引一句或一首诗作例证时,“却显出多么可怜的趣味!”原因无非是批评家的理论是“借来的”,他并不了解自己说的话或讨论的问题。当代学者蓝棣之先生也提出,“最好的解诗方法是一句一句地解,一行一行地解,一句一行都不可跳过,只有这方法可以把任何一种风格的诗解通。解诗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解释它的大概意义,这是最能胡说的了,但这种胡说往往被说成是接受理论的方法,或什么'诗无达诂’”。可惜,现在肯用这种笨办法、肯下这种笨工夫的人不多。

引自第117页

fenglong88按:

这本书最早先在Q群里推荐过,现在再重新推荐一下。为了阅读方便,重新给这本书加了三级标签。最早接触这个内容,不是书,而是在超星网上看的魏教授的“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课,不过现在的课已经都见不到了。看了一下书,跟课上的讲解应该没有出入。这本书的好处是,能够让我们了解“文本解读”所处的位置,它是归属于大学文艺学的理论,而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要是想学习文艺学的理论,读一读当然没问题,但就像我在“闲言碎语”中说过的那样,教师可以学的,不意味就是学生要学的,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知识都该下放到中小课堂上来。当然了,宣传这种“高大上”的知识很容易让“宣讲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获得话语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