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篇杂谈。 卢旺达这个名字,小时候是在《刑事侦缉档案》中第一次听到,被形容成鸟不拉屎的地方……记住这个名字之后,看过一些纪录片也有提及卢旺达,说那里在酒店入职的厨师月入8000美金,欧美人的酒店和其他地方的卢旺达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 而《卢旺达饭店》就印证了那个纪录片所说的。
电影的故事取材于现实,主角也是真有其人,在卢旺达发生种族大屠杀时,他作为胡图族人,用酒店以及他经理的身份帮助了上千名将要遭受杀害的图西族人,将他们带离了残酷之地,最终他也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了比利时定居,他妻子的种族正是这场屠杀中,遭受灭顶之灾的图西族人。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种族屠杀其实并不是一个常见的事情,记载非常清晰的种族屠杀不多,中国晋朝之后的五胡华乱算不算一个?亚美尼亚大屠杀,希特勒在二战时灭绝犹太人,卢旺达屠杀这些都是比较熟知的了。 二战时,希特勒杀死了600百万犹太人,而当时世界上还有600万犹太人,以屠杀的数字来说是相当可怕了,而卢旺达大屠杀则是比例极高。图西族在卢旺达是少数民族,但他们却无论在样貌还是经济上都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其实这样的境况和犹太人有着些许类似的地方,都是少数,不过样貌上据说和屠杀他们的胡图族区分已经不太明显了,毕竟通婚了很久,然后掌握着财富,可以代代相传,一直占据教育的先机和文化水平的优势,所以胡图族人相当仇视图西族。 据一本叫做《卢旺达危机:大屠杀史》的书上所说,图西族的人口只有100万不到,但他们最终的死亡人数却在80万以上……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被杀死了。
不同于二战时,纳粹党卫军主导的犹太人屠杀,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男主角保罗和本地政府军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在他庇护图西族人时,隶属于政府的胡图族将军就多次接受他的贿赂,然后保护了很多次图西族人,可以看得出,整个屠杀并不是当时的胡图政权领导的,这位将军也分外害怕被当成刽子手和屠杀分子被国际社会审判。 就是这个将军,从保罗那里多次接受贿赂,保护了一些图西族人。 比起希特勒的党卫军用枪和齐克隆B的挥发性农药来大批屠杀犹太人,因为不是政府军所领导,卢旺达屠杀则显得更加野蛮,屠杀中的第一凶器是砍刀,在电影当中也有体现,在电影开头,保罗去进购啤酒时,那个倒卖各种东西的家伙就开始了砍刀的买卖。 主要以砍刀作为凶器的屠杀。。。。 那么屠杀是由谁领导的?当时的卢旺达正属于内战阶段,图西族人有一支名为爱国阵线的反抗军,胡图族不光有政府军,还有民兵(法国提供武器并帮助训练……),当时的总统的飞机被来历不明的飞弹击中,而坠毁身亡时,胡图族势力的民兵便利用这个机会,将一切罪名嫁祸给图西族,煽动民族仇恨,当时的总统也正是胡图族人。 和其他种族屠杀还有一点不一样,卢旺达这次有大量的民众参与,当然都是胡图族人,他们当中当然有好人,比如男主角保罗,但更多人可谓是陷入了一种疯狂。学校的胡图族老师举报了所有图西族的学生,图西族人还会被本来关系和睦的邻居突然举报(理由有想抢夺对方工作之类的……),为了活命丈夫杀了妻子,或者母亲杀了孩子都有(两个种族通婚之后的后代也不放过)。
说回电影,男主角保罗的妻子就是图西族人,又高大,长相也偏欧美一些。 不过保罗这个角色确实很厉害,他是酒店经理,相当于本地人和酒店比利时老板的纽带,作为胡图族人,既认识走私犯,也认识政府军,极为擅长察言观色,八面玲珑,如果不是他这么机智,整个酒店里受到庇护的上前图西族人和他自己都当被砍刀毫不留情地杀死。
卢旺达的政治形势很复杂,电影里既出现了属于联合国的比利时士兵,也出现了法国士兵,民兵和民众对这些人都不太敢动手,但实际情况是除了电影的这家酒店以外,这些士兵大多不会干预种族屠杀,很多时候民兵就在维和士兵的眼皮底下杀人。这是为啥?因为另外一个电影《黑鹰坠落》,美国政府在索马里吃了大亏,不愿带头管卢旺达的事儿。 著名的现代军事题材电影《黑鹰坠落》。 但世界各国都签署过条约,对发生种族屠杀的国家施以援手,但当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莉丝汀·谢利曾以“并非所有的杀戮都能归为屠杀”为由,拒绝做出任何实际行动,其他各国则更加不想卷入这样一场非常麻烦的是非当中,加上卢旺达的地理环境不佳,脚下也不像中东冒油,自然更没有人愿意管了……(总结来说就是没钱赚,战略地理位置也一般……)
再说点后话,当时卢旺达的胡图族总统毕竟已经身亡,过渡政府仓促接手,并不是图西族爱国阵线的对手,很快这个爱国阵线就占据了卢旺达的绝大部分,也就化解了图西族人的危机,然后就轮到胡图族人遭殃了…… 这次大屠杀,卢旺达总共死了人口的九分之一,现在的卢旺达依旧由图西族人的政权执政,和法国的关系非常糟糕……(好像已经断交了,毕竟法国大量资助了发起屠杀的胡图族民兵)。
《卢旺达饭店》这个电影很优秀,将萧杀的气氛与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不会过度血腥,非常建议大家看看。 今天就说到这儿吧,下期再会。
|
|
来自: 昵称8Z856hq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