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案说医】林丽珠:行气运脾、清热化痰,兼以益气养阴活血治疗直肠癌

 天宜xz4gehf39j 2021-09-28

图片

图片

林丽珠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省教学名师,首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全国最美中医,中国好医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国家区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建设单位负责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负责人,广东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兼任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中医肿瘤学杂志》副主编,世界中联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委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南方中医肿瘤联盟主席等。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梁某某,男性,62岁,2010年1月29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于2009年12月3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烂便,便中出血、血色暗红,大便5~6次/天,无黏液、无里急后重感、无腹胀腹痛。2009年12月17日行电子肠镜检查示:直肠绒毛状腺瘤,腺上皮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2009年12月29日行“全麻下经腹直肠肿瘤根治术(Dixon术)”,术后病理示:①“直肠”高分化腺癌,肿物大小约7cm×4cm×1cm,浸润肠壁全肌层;② 肠两切缘未见癌浸润;③“肿物旁”淋巴结可见癌转移(9/12);④“肠系膜下A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⑤“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术后于2010年1月10日行XELOX方案1个疗程。
首诊证候
刻诊:乏力,腹胀不适,胃纳差,眠差,半小时一醒,小便正常,大便质稀烂,2~3次/天。舌暗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滑数。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直肠腺癌Dixon术后(pT3dN2bM0,lll c期)。
中医诊断:肠癌病
证属:脾虚气滞、痰热扰心证。
治法:治以行气运脾、清热化痰,兼益气养阴活血为法。
处方:
土鳖虫6g,木香10g(后下),蒲公英30g,砂仁10g(后下),竹茹15g,太子参30g,麦冬15g, 枳实15g,广藿香15g,桃仁10g,厚朴10g,甘草6g。共3剂,日1剂,水煎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10年2月1日

上方服3剂后,乏力较前改善,胃纳、睡眠较前改善,小便正常,大便质稀烂,2~3次/天。舌尖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弦。守方加葛根20g,白头翁15g,白芷10g,继服14剂。

三诊:2010年2月24日

患者于2010年2月5日行XELOX方案第2程。2010年2月15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清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患者未加以留意,症状逐渐加重。

复诊症见:精神疲惫,乏力,腹胀不适,口干,偶有咳嗽,痰色白,易咳出。纳眠差,小便正常,大便10余次/天,质稀烂。舌暗红苔白厚,脉弦细。近10天体重下降3kg。

拟方如下:土鳖虫6g,桔梗15g,木香10g(后下),蒲公英30g,砂仁10g(后下),竹茹15g,广藿香15g,桃仁10g,甘草6g,五倍子15g,山楂20g,泽泻15g,香附10g,赤石脂15g,淮山30g,党参15g。

入院治疗,配合补钾、补钠纠正电解质紊乱,至2010年3月8日出院时服中药10剂,患者腹泻得到明显控制,大便3~4次/天,食欲明显改善。

四诊:2010年3月31日

患者下肢乏力,咳嗽,痰少色白,口干。胃纳可,眠差,二便调。舌红苔黄干,脉弱。

拟方如下:蒲公英30g,藿香15g,甘草6g,山楂2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枸杞子15g,浙贝母15g,北杏仁10g,法夏10g,蜂房10g,杜仲15g,覆盆子20g,厚朴10g,桃仁10g。共30剂,日1剂,水煎服。

患者此后口服卡培他滨单药化疗6个疗程,一直门诊随诊,多次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直至2019年1月复查腹部CT提示:直肠癌术后改变,吻合口远端肠壁稍增厚。2019年2月1日行电子肠镜检查,病理示:“直肠”肿物镜下见粘膜间质明显异型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CK(+), CD56(+++), Syn(+++), CgA(+++), CDX2(-), Ki-67(+<1%),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NEN-G1),底切缘见瘤组织。患者此后坚持门诊就诊,服用中药治疗。

随访至2021年1月14日,患者以中医药治疗11年余,情况稳定,生活如常人,KPS评分90分。

【按语】

本例为直肠癌术后患者,术后因难以耐受化疗副作用,仅完成XELOX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以卡培他滨单药化疗6个疗程,后坚持单纯中医药治疗。初诊时患者见乏力,腹胀、腹泻,纳眠差等症,舌暗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滑数,辨证属脾虚气滞、痰热扰心,治疗以行气运脾、清热化痰,兼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为法,方中以太子参、麦冬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木香、砂仁、枳实、藿香健脾除湿、行气消胀,竹茹清胃降逆,蒲公英清热消痈、清利湿热,土鳖虫、桃仁活血祛瘀。

二诊患者胃纳、睡眠及体力状况较前改善,仍见大便质稀烂、次数较多,加葛根以升阳止泻,白芷增燥湿之力,白头翁增清肠解毒之功。三诊时患者因化疗毒副作用,腹泻较重,急则治其标,去养阴之麦冬,改太子参为党参,以五倍子、赤石脂涩肠止泻,泽泻利水渗湿,10剂后,患者腹泻得以有效控制。再诊时患者症见乏力、口干,眠差,舌红苔黄干,脉弱,为泄泻伤及脾胃、伤阴及肾所致,故于健脾益气、解毒祛瘀之余,加枸杞子、杜仲、覆盆子补益肝肾。患者肠癌术后坚持中医药治疗,10年未见肿瘤复发,生活如常人,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复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案整理:陈乾英 张少聪,审定:林丽珠)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名中医林丽珠教授传承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