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诗道骏言 早年曾读过薛涛的两首小诗,印象很深刻。多少年来她温婉俊逸的声音会在不经意间浮现于耳际,-----“断猿啼处访高塘,路入烟霞草木香。”虽是片言只语,虽是遥远朦胧,却似乎有一种引力,一种奇异的风韵,在召唤着我。于是,多年之后,我终于决定启程,我要寻声而去,去探访薛涛的神秘世界。 有人告诉我:薛涛从小聪慧,八九岁能诗,父亲薛陨咏井梧:“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对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我可以想见那童稚的声音,清澈的双眸。 父亲去世后,16岁的薛涛进入官府充当乐妓,于酒宴之上跟当时官宦文士对诗唱酬,声名远播。在20岁的时候,不谙世事险恶的薛涛,被当时西蜀镇守使韦皋发配到偏远的松藩,罪名是越权收礼。当一年以后,被招回成都时,薛涛已经真正的长大了,她选择了隐居,就在锦江浣花溪畔。与名人雅士的交往是繁盛的,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来:元稹、白居易、张藉、杜牧、刘禹锡、裴度、令狐楚等等。她留下的文化踪迹是多彩的,比如:粉红轻柔的薛涛笺、水味甘冽的薛涛井、久负盛名的吟诗楼以及桃花掩映中的薛涛坟。 然而最能展现薛涛心灵标格的却是薛涛诗。 她有众多的文士朋友,比如杜牧,远在扬州也会寄诗作给她。薛涛写诗回复: 双鱼底事到侬家, 扑手新诗片片霞。 唱到白频洲畔曲, 芙蓉空老蜀江花。 还有远道寄送柑橘给她的郭简州,还有赠送画作的雍秀才。这样的交往,透露着平易亲切。薛涛对朋友的画作如此回馈: 千垒云峰万顷湖, 白波分去绕荆吴。 感君识我枕流意, 重示瞿塘峡口图。 锦江的悠悠碧水,既滋润着一代奇女子的聪明才思,也寄托牵动着她细腻深挚的感情。在锦江渡口边,与朋友挥手告别之时,她黯然神伤: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也许她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吧,有的,肯定会有的。我们可以细听: 西风忽报雁双双, 人世心形两自降。 不为鱼肠有真诀, 谁能夜夜立清江。 为等待远方的来信,独自在江边默然伫立,夜夜如此。有人说,那令薛涛期盼等待的情人便是大诗人元稹,到底是否,我们不得而知。但薛涛深挚的情谊,却是真切可感的。 薛涛本是长安人,遥远的故乡也一定常常出现在诗人的梦中吧。 峨眉山下水如油, 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 棹声齐唱发中流。 心无所属的女子啊,或浓或淡,总有一种要离开蜀地的梦想,你要去哪里呢?也许是故乡,也去哪里并不重要,你看重的是“棹声齐唱”的欢歌,是对未知境界的神往。 前人评价,薛洪度有男子气,不作“雌声”。此说缘何而来呢?我觉得,主要是她的胸襟、眼界,磊落高远,不让须眉。小到对一个普通文士的诗才,大到地方大员平定了一场叛乱,薛涛都能有她独到见解。 比如她称赞尚未考取功名的祝秀才: 浩思蓝山玉彩寒, 冰囊敲碎楚金盘, 诗家利器驰声久, 何用春闱榜下看。 这样赏识真才,不以俗眼看人的识力,确实是难得的。可以想象,祝秀才因此会受到多大的鼓励呀,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了吧。 再比如,她《贼平后上高相公》: 惊看天地白荒荒, 瞥见青山旧夕阳。 始信大威能照映, 由来日月借生光。 能以平凡女子的视角,颂扬一方诸侯的功业,不瘟不火,委婉得体。 薛涛是多才的,除了诗歌,据说她的书法深得王羲之神韵;薛涛是颇有生活情趣的,写诗她发明了专用的薛涛笺;新衣服做成了,她喜冲冲地试穿,新装靓丽,仙袂飘举,她自比“嫦娥笑指纤星桥。” 最后,我不得不提到,薛涛的咏物诗。我以为咏竹一首最能体现薛涛的人格。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薛涛才高而谦逊,她不是靠美貌过活的,虽然她“容姿既丽”。她相信自己的风采,会随岁月的流转而愈发丰茂。 薛涛75岁时,悄然长眠了。当时的蜀帅段文昌亲笔为薛涛书写墓碑:西川女校书薛涛弘度之墓。 薛涛坟如今静静地安卧在四川大学的校园里,每天有琅琅的书声相伴,我想,薛涛是幸福的,川大的学子更是幸福的。 掩卷沉思,我折服于这位有林下风致的大唐奇女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