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1) 三十而立 之 年年有鱼

 陈小起Yvonne 2021-09-29

第一面见老鱼,就莫名觉得亲切。

老鱼生就一副和善的面相,笑眯眯的,说话时候一点不着急,带着微微川普口音。

我特别喜欢听四川人民讲话,抑扬顿挫,拖着点儿调,好像一边讲要一边陶醉地跟着摇头晃脑,抿一口手里的茶,啧啧有声地邀请你一起品品。

“小起你先到啦,说来之前定的那家餐厅,我一看排队排了23桌,苗头不对,我就立马又订了另外两家。一个是这儿,还有一个就在马路对面,我想着这总能让我吃上一家了吧。

“哇,你也太靠谱了。

“哈哈,你看我俩吃饭,都没有迟到,说明大家都是靠谱的人嘛。

偷偷告诉你,其实我跟人熟了之后就容易迟到10分钟了,这不是头一次见,还不好意思露出马脚嘛。

哈哈哈哈哈。

三十岁的好处是,林林总总也算是见过了一些人。刚认识的新朋友,不用几句话,细节里就能看出大概是个什么性格的人,能不能聊的来。

老鱼是在文创园区工作的,今年刚过三十,中间两年辞职跑去读了个研究生,现在继续回去做他的文化产业。

怎么想到又回去读书了呢?

一个现实的原因是想在上海落户,另一方面呢,工作了几年吧,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突然想读书。我这个人不大犹豫,想到的事情,立马就去做了。

现在回想起来,考研和读研的那段时间,总是和比我年纪小的人在一块,占图书馆,看好多文献,写长长的论文,心里感觉特别平静。

不用聊上很久,你就能发现老鱼是个有文化的人。

比如说我们一样喜欢玩,我想到四川就是山山水水的美景,街街角角的美食。他一边自豪地点头,一边说,我一直想着可以在四川来一次蜀地重游,把当年三国时期的著名地点串起来,从头走一遍。

比如说我们一样喜欢看书,我看书是缺一门,说学逗唱都看得杂,但就是看到书名写着全球通史激荡三十年这种的,格局太大,特别下不去手,我觉得我看历史书特别浪费,看得都没忘得快。

老鱼笑我,“按理说你这写文章的,应该最喜欢看故事书啊。历史可不就是故事书嘛。我推荐你看一本书,叫世说新语,讲的是魏晋时期的人物,很有意思,什么望梅止渴,七步成诗 ,略见一班,各种小故事,几乎就是一部成语大全。

有文化是一件很需要拿捏分寸的事情。

我见过不少有文化的人,言辞之间总有骄傲之意,听到我看不进历史书,一副扼腕叹息的样子,大概就是哎呀你这么没文化我没法给你聊了。

老鱼的有文化,舒服,有趣,恰到好处。

“其实我有不少朋友都是在三十岁左右,有不少人,尤其是男生,会有一种很强的焦虑感,怎么自己到了这年纪,还没能有所成就。你有这种感觉吗?”

我问的很直接,老鱼认真地思考了下,“焦虑吗?我觉得还好,虽然想要的很多还没能做成,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这几年的变化,不论是做事的能力,还是积累的人脉——”

“我只能说,我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更可能实现我的梦想了。”

“三十岁对于我来讲,最大的关键词是责任二字吧。”

“以前我喜欢自己出去旅游,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现在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年想要带父母出去旅游一趟,最好是出国去看看,如果每年能去一个国家,等他们老到没法出去玩的时候,也算是看过了这个世界。去年我带着他们第一次去印尼和新加坡,虽然是跟团,但他们还是玩得很开心,很满足。”

“对于工作上,我开始觉得自己对自己手下的小朋友也有一种责任感。招聘的时候会担心这么点收入,他们要怎么在上海生存呢?所以总想着要帮他们多争取一点工资哈哈。”

“其实我觉得我的性格本身就比较习惯被他人所依赖。”

“不管是我们研究生同学的圈子,还是其他朋友、同事的圈子,很多时候组织活动都是我来牵头和准备。大家也都习惯了说,哎,老鱼,什么时候带我们出去徒步啊?什么时候吆喝大家一起吃饭啊?”

“当然也会有觉得累的时候,不过,总要有人组织的嘛,不组织,这个圈子就散了。牵头人当多了,我也有种莫名的责任感,不能让圈子就这么散了嘛。”

“可是这几年,我没有以前那么频繁的组织活动。工作本身也忙,有时到了周末,比起出去社交,更想拥有自己的时间,看一本书,去健健身,或者就是在家里宅着。”

“一个人做自己的事情,感觉也很好。”

三十岁的好处是,我们更有能力被依赖了,却不想毫无选择地被所有人依赖着,也不再需要被无时无刻地依赖着。

老鱼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很有意思

“你开始写你的公众号已经一年了吗?哦,很有意思啊!”

“你的室友在做兼职领队,周末带着大家出去玩?哦,很有意思啊!”

“你有认识的朋友在崇明岛,每周组织一批人到岛上吃东西和游玩?哦,很有意思啊!”

三十岁的我们渐渐拥有了一副眼镜,叫做价值观。

如果你的价值观是严肃的,那你看什么,都是眉头微皱的。

如果你的价值观是有趣的,那你看什么,都是饶有趣味的。

老鱼同学,认识你,也很有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