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电,我们的祖宗如何挨过严冬?|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1-09-29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大献张

编辑:马戏团长

眼看全球暖化造就近几年夏天的洪水滔天,广大蓝星人总以为能迎来一个暖冬。谁料天气预报显示,今冬仍像去年那样,大概率出现拉尼娜现象。届时,无情的老天爷一阵阵寒流持续输出,再打北半球人一个措手不及。

◎ 冰火两重天

尤其是那些被迫接受低碳生活的断电地区,正在苦熬没有空调的秋老虎,又将面临不知道多冷的隆冬。被寒冷支配的恐惧,与被断电束缚的屈辱,要不断回忆起,回忆起。

问题来了,在同样缺电少炭的古代,没有空调暖气的古人怎样熬过寒冬?

◎ 御寒的凡尔赛模式

网文中的古代御寒取暖神器,多数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专属。其中相当一部分,离不开燃烧产生的热能。

学会用火是人类迈入文明大门的标志,中原王朝的古代贵族以远古的烤火堆为技术基础,开发出了花式取暖设备。在众多的中原王朝凡尔赛取暖设备中,壁炉可谓历史悠久,考古人员从秦代咸阳遗址就发现了它的存在。

◎ 秦汉栎阳城三号城壁炉遗址。西安日报

到了汉武帝时期,皇宫里出现了一种更为舒适、安全的取暖设施——温室,后来温室又发展成为更为高级的暖阁。它的原理与农家土炕类似,但是炕内传来的温暖可以遍布全屋,可谓是土炕的plus、原始的地暖。

贵族还不忘用传统医学来强化温室的保温效果。鉴于花椒具有“温中散寒”的神奇功效,家里有矿的贵族们壕无人性地将它涂满墙壁。

《西京杂记》及《太平御览》引《汉宫仪》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墙上还挂有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铺放着来自西域的毛毯。到了两晋南北朝,花椒涂墙不再是皇室专属,《世说新语》就讲述了巨富石崇花椒涂墙的凡尔赛故事。

◎ 暖阁结构示意图

时至唐宋,伴随人类对煤矿进行开采,煤也进入温室的燃料清单。《开元天宝遗事》提及西凉国进贡瑞炭,根据文中描述的特征可以推断,瑞炭可能就是煤。

与此同时,科举制的确立与完善为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打开通道。富裕的平民士大夫们也可以用上低配的取暖设施。比较常见的是手炉、足炉,采用两层隔热,内层放入烧炭生热,堪称原始版暖手宝。

◎ 陶暖砚 澎湃号@上海长宁

甚至还发展出了一种能烧炭的砚台——暖砚,不仅能取暖,还可以防止墨汁冻结。暖砚一般用陶、瓷、铜制成,结构有点类似如今酒席上带加热底座的汤蛊,只不过下面的匣子里装的是炭,而不是酒精灯或蜡烛。

◎ 《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页,清,绢本,设色,纵37.5厘米,横30.5厘米。本幅为十六开册页之一。画面描绘胤禛(雍亲王)身着汉族文人服饰,手捧书册专心阅读,足下是热气腾腾的火炉。自古以来,严酷的寒冬一点都不会影响凡间的天上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能在室内怡然自得的饮酒看书,待到天气晴朗,还能观赏冰上游戏

◎ 《冰嬉图》卷,清,绢本,设色,纵35厘米,横578.8厘米。冰嬉是一种带有节令特色的体育活动。清代宫内有冬季冰嬉的习俗,并将其视为“国俗”,乾隆皇帝说“冰嬉为国制所重”。每年从八旗官兵中挑选“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冬至到“三九”时在西苑冰上举行冰嬉。皇帝率王公大臣等前往观看,赛后皇帝分等次,恩赏银两。此图中描绘的冰嬉地点应该是金鳌玉蝀桥(即今北海桥)之南的水面,表演的是转龙射球项目。画面上右侧众人簇拥的就是皇帝华丽的冰床。

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盏》中安利了一番他最爱的爆款“暖砚炉”:其基底与普通暖砚类似;顶部左侧是砚台;顶部中间凹陷用于架笔,防止沾了墨汁的笔被冻硬;顶部右侧开有小口,形同灶台,可将水杯或酒杯置于其上加热保温。这样的设计相当具有创意。

到了清代,炭匣与砚池间还增加了水屉,防止加热过度留下安全隐患。

◎ 壕无人性的妓围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除了种类繁多的取暖设施,凡尔赛们还可以使用各式毛皮制品来保暖。其中,达官贵人们公认动物腋下毛皮最为柔软舒适,所以才有“集腋成裘”一说。

而比动物毛皮更为壕无人性的取暖方法则是人肉取暖。

《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竟然让妙妓充当人肉暖手宝,一到冷天就将咸猪手伸进她们怀里,还厚颜无耻地称之为“香肌暖手”;同为玄宗弟弟的申王李撝也有类似的怪癖,遇上冷天就命宫妓围成一圈、紧密相挨,充当人肉挡风墙,称为“妓围”;玄宗的舅哥杨国忠也有的一拼,出行时会选婢妾中身形肥大者,排成人墙走在前面挡风,称为“肉阵”。

◎ 熬冬天的极难模式

相比于达官贵人们的花式凡尔赛御寒,广大底层人民取暖模式更可谓是智慧的结晶,他们用思维的创新突破技术与经济的瓶颈,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出各种办法避免热量流失。

作为凡尔赛温室的对应版,条件较好的底层人民往往能用上更为原始的火炕火塘。不过,缺乏煤炭的他们只能用秸秆稻草、甚至牛马的粪便当作燃料,反倒是森林资源丰富的老少边穷,能勉强偷砍来一些柴火(PS: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王土上生长的树木自然属于皇帝的财产,所以伐木也是一种犯罪)。

◎ 汤婆子

后来,一种俗称“汤婆子”的便携式取暖用品出现,并在晚近一些的时代,进入了富裕平民阶层的家中。

唐代白居易《别春炉》有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诗句中的“温炉”便是此物,它类似于今人用的暖水袋,是一种可以储存热水的铜制圆壶容器,现在仍在一些传统习俗保留较好的地区被人们使用着。

如果条件允许,平民阶层还会借助酒、姜茶一类的饮品驱寒,趁热饮用效果更佳。相比于壕无人性的花椒涂墙,这种办法能为更多人消费得起,即使在今天也仍旧存在这种习惯。

在衣着方面,中原王朝的底层人民相对于欧亚大陆的其他地方更为凄惨。

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底层人民只能长期穿着麻、褐织成的衣物,这类衣物的透气性良好,夏天穿着非常舒适,但是一到冬天就无法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更为悲惨的是,底层人民可能连御寒功能极差的麻褐都穿不起,《诗经·秦风·无衣》就描绘了秦军士兵缺少衣物的情形。

◎ 纸不仅可以用来写字,还能用来御寒。图为2013年《韩纸文化工艺展》展示的韩国纸衣。

好在老祖宗很早发明了造纸术并不断加以改进,到了唐宋时期,富集了植物纤维又耐磨的大片楮树皮纸因隔热性能完爆麻、褐,便被相对富裕一些的平民阶层当成被子,称为“纸衾”。

唐宋同时期,汉地周边的其他民族已经掌握了棉纺技术,云南的棉织品“白叠布”,在唐都长安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但底层人民完全用不起本该十分廉价的棉织品。

经过元代黄道婆向海南黎族先民习得技术并加以改进,明朝棉花育种成功并加以推广,清代经曹雪芹先祖曹寅上书成功、朝廷废除机床数量限制、江南地区纺织业大发展,底层人民才逐步消费得起温暖、舒适的棉织品。“过新年,穿新衣”从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成为一年一度翘首期盼的美好体验。

如今的傣族织布延续了古老的工艺,这种非常简朴的织物一度是盛世大唐的奢侈品。

虽然奢侈的毛皮制品贫民百姓无法消费得起,但一些劣质的狗皮、羊皮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另外,利用活的动物取暖,也是好办法。虽然没有人肉暖手宝挡风墙,家中饲养牲畜的百姓还能享有动物生成的热量,就着它们睡一晚就好像今天的宅女们抱着沙发上的玩具熊睡着。

相比于这些勉强能够实现的物质御寒手段,更为令人叹服的是古代先民的精神御寒智慧。同为庶族士子,许多穷苦出身的读书人从小就不知暖砚为何物。

如《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因家境贫寒消费不起取暖用品,只能每晚结伴绕城行走,称为“暖足”,几圈下来,脚温暖了,还跟小伙伴吟诗作对,如此一来,不仅起到了强壮体魄的功效,还极大丰富了穷秀才们的精神生活。

◎ 南京城墙是吴敬梓御寒的精神支柱。

又如明代张溥,早年学习抄书时,为了防止手冻僵,不得不在热水中泡手多次,与岐王一比,显然寒酸多了。

当然,比庶族读书人更惨的还是底层劳动人民,他们恐怕既没有闲情逸致绕城吟诗,也没有多余的柴火烧水暖手。

但他们继承祖先“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强大精神,像秦人唱出“岂曰无衣”一般,编出一段《九九歌》,通过数着天数,熬过九九严冬。

这样的歌谣至今还在作为“非遗”流传,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版本。纵使是发达的京城地区也未能例外,当地版本的歌谣这样念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小学课本上的《九九歌》。

总而言之,煌煌数千年文明,用自己的屹立不倒证明了一个真理:不论生活多么艰苦,勤劳勇敢的人们总能用智慧与坚毅攻克难关。

当你遇到断电断水,不要抱怨,不要哀嚎,想一想伟大的祖先。像他们那样,要么通过个人的自我奋斗成为人上人,享受温室裘衣、暖砚在手的凡尔赛生活;要么在困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学会如何苦中作乐。

要相信,你不是只会嘴炮的北美废物。要记住,你怎么样,这个文明便怎么样,你能像伟大的先祖那样战胜酷暑寒冬,便能 make 这个文明 great again。

黄姓艺人的发言背后,令人暖心

参考文献:

1.艾兴君.古人怎样御寒取暖.新农村,2016年第1期

2.李崇寒.古代冬季取暖的N种方法.小康,2018年第1期

3.高峰.古代取暖也有科技含量.初中生之友:学习号(下),2018年第2期

4.徐俪成.唐朝人如何过冬:官宦暖炉皮裘,百姓地炉纸衣.澎湃新闻

5.吴敬梓绕城“暖足”.文学与人生,2006年第1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