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上希腊的中国留学生:梦回欧洲,启航希腊!

 黄金想当然 2021-09-29
图片


希腊迎来了它的秋季,也迎来了新的一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些孩子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想,他们看到了的是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人生,他们用笔写下的是对希腊的向往,对未来的期待。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2021级本科
雅典大学四年制考古、历史与古典文学学士项目新生张雨涵,
以她之笔,书写希腊。

(本文转自MEcenter

◐◑◒◓◔◕


2021年9月,时隔一年多,我又一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

希腊,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国度。

还记得几年前在高中时,学校里来了流动书摊,原本只是去看热闹的我意外买到了英国作家维多利亚的《岛(The island)》。

书名中的岛,便是希腊的斯皮纳龙格岛。

斯皮纳龙格岛位于希腊第一大岛克里特岛附近,罗马人离开后一直无人居住,渐渐变成了一个荒岛。后来麻风病开始在欧洲大肆流行,人们出于恐慌将麻风病人一批批送往斯皮纳龙格岛,任由他们在岛上自生自灭。

在那个只有罗马人留下的断壁残垣的地方,战争和岁月好像都无法留下痕迹,只有平静的生活一天天继续着。某日一位不速之客登岛,带来了终结麻风的希望,也展开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感情……

马尔克斯著有《霍乱时期的爱情》,那么,这本书便是《麻风时期的爱情》。

书中所描述的那些人性熠熠生辉的时刻,还有美丽的橄榄林、蔚蓝的爱琴海,还有荒芜却焕发新生的斯皮纳龙格岛……这一切,都令当时的我心驰神往。

只是当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会在短短几年后来到希腊求学,来到这个生长着橄榄与浸润着蜂蜜清香的国度,探索古希腊文明的奥秘。

图片
图片
  /摄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图片

 【初到希腊】

初到希腊,晨起开窗透气,地中海强烈的阳光打进室内,扑面而来一种复合的淡淡气味——一种非常熟悉的,混合了草木、烹饪香气与干燥的阳光的味道。清淡却不失馥郁。不知是否同为地中海沿岸地区,总觉得这里的气味与我曾停留过的佛罗伦萨极为相似。在我有限的经历中,这就是欧洲的味道了。

我们所居住的Zografou区位于雅典市东南部,似乎不是很繁华的地带,因此生活总是缓慢而悠闲;黄昏时的游乐场总有孩子在嬉戏;路边的咖啡厅总有老友相聚玩骰子。道旁的柑橘树结满了深绿色的果实;各色鸽子都吃得圆嘟嘟,优哉游哉地在地上啄食,全然不在意周边走来走去的人类。这种淡定的鸽子确实从未见过,甚至走到近前它们也不愿意动一动,只是象征性地扑腾两下,落下来继续吃东西。

说起来,似乎希腊人民也和这些鸽子一样,非常淡定。我们几个异国的面孔穿行在大街小巷里,进出超市和杂货店,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惊奇。似乎在他们眼里,我们和希腊人没有什么区别。偶尔会有好奇的人会多看几眼,但全然没有恶意。同行的朋友都感到惊讶,我也不免想起在意大利的日子。虽然佛罗伦萨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意华人也非常之多,但行走在城市里,意大利人并没有希腊人这样的淡定,你常常会明显有“我是外国人”的感受,完全没有在雅典这种几乎融入本地人的体验。

所以,这可真算得上是意料之外了。

图片

图片

/摄于雅典街头

图片

 【学校报道】

到达雅典后我们休整了三天,第四天被通知去学校报道。

我们的专业隶属于哲学院,因此要去位于ILISIA地区的哲学院,而不是雅典卫城旁的主校区。哲学院独立建造在一个山坳中,主体是一座非常巨大的淡黄色建筑,大厅中摆满了古希腊雕塑的复制品,旁边还有白色的新式建筑。因为还是假期,所以整个校园都很安静。

图片

由于迷路,我们和接待的老师联系了许久,还是没有接洽,所以中途不得不求助一位附近的教授——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他整个人都很夸张地无可奈何地垂下了头。我以为他没有帮助我们的意愿,但是没想到的是,他叹了口气之后,又很认真地看起了老师发给我们的邮件,而后努力和我们解释该怎么走。真的是非常可爱的教授了,谢谢他的指路!

图片

见到老师后,我们被领着上楼去办公室注册入学。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些路过的老师,都十分热情与友善,亲切的态度也让我们紧张的心情荡然无存。

图片

/摄于雅典大学哲学院

图片

 【PIRAEUS】

作为内陆人,来希腊一定要做的事就是看海。

于是查阅了路线直奔比雷埃夫斯港。

听说这个港口被希腊人评价为“污染严重”,但真正看到时,却发现与描述不尽相同——

我们沿着其中一个停满了游艇的内湾一路绕行,最终停在防波堤前。眼前是一片如此美丽的海域:宽广辽阔,波涛涌动。湛蓝色的海水有生命一般呼吸起伏,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璀璨的光点,如同细碎的钻石洒满海面。一阵风吹过海面翻起浪潮,狠狠扑向岸边,砸在防波块和堤岸上,摔出大片白色浪花打湿我们的裤脚。

不远处是堆满了白色房子的小岛;更远处是模糊了的岛屿轮廓。从海天交界的地方冒出来一个小黑点,很快地变大,变成一艘归航的白色帆船,船上有年轻的水手在高声喊话;岸边坐着一位钓鱼的老人,几只狗欢快地嬉戏着。一切像极了一幅设色柔软而明亮的油画。 

那天我们在堤岸上坐了很久,听海的声音,感受着凉爽的海风一阵阵吹拂,看着太阳慢慢西沉,直到四周渐暗。我们的思绪好似飘了很远,又好似只是沉醉于这片蔚蓝的、生机勃勃的大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摄于比雷埃夫斯港

图片

 【PARTHENON】

除了学校和比雷埃夫斯港,我们还去了帕特农神庙。

凑巧赶上免费开放日,前一天晚上和房东太太见面,她特意提醒我们这件事,并且强调第二天天气非常好,不要浪费假期,抓紧时间去逛逛。

第二天天气的确很好,是房东太太喜欢的大晴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就这样顶着炎炎烈日,登上了位于雅典市中心的那座山。

一路拾级而上,大理石铺就的台阶质感温润,已经被往来游客的鞋底磨得光滑。通过一座被用作通道的宫殿,就来到了山顶的广场。

图片

帕特农神庙就矗立在山顶。

那是一座高大、整肃而美丽的建筑。白色的巨柱直直伸向天空,无言地讲述着雅典黄金时代的辉煌。作为曾经供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场所,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古希腊人曾经的文化、经济与工艺成就。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明珠,也是古希腊人的荣耀。

图片

站在山顶向下眺望,整座雅典城一览无余。房屋绵延着铺陈开,层层叠叠如同森林。

图片

图片

我们于炽热的阳光下返程,从白色大理石的世界里走到热闹繁华的街道,恍惚真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山上山下,是文明的过去与今天。抬起眼,是未知的山丘,那是我们仍未触及的,文明的未来。

图片

图片

 【结语】

我们在参观一所博物馆时,售票的工作人员笑着问我们:“这是你们第一次来希腊吗?感觉怎么样?”
“感觉很棒,是非常美丽的国家。”
我们回答。
希腊,这个国家好像爱琴海中的一颗明珠,如同它的国旗一样,蔚蓝纯净而明亮。海洋、大理石、橄榄树,共同组成了这个国家。可以说,在这片不被众神所眷顾、土壤稀少贫瘠的土地上,希腊人创造了文明奇迹。
而我们,将在这里追寻千年前的文明之光,亲手揭开奇迹的面纱。

图片

图片



图片



希中网
希中网
中希时报/希中网 希腊中文全媒体第一资讯平台
365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