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自强,没人在乎你的生死—从破价直播看出版业的巨婴心态

 路边小石杜辉 2021-09-29

/杜辉

       一个刘媛媛的破价直播让最近比较低迷的出版业一下子亢奋了起来,仿佛不去踩上两脚,就显不出自己作为出版从业者的责任和道义。一时间群情激奋,仿佛出版业如此没落的病因都在一个“破”直播上。当大家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廉价的指责他人的时候,道德的双标让出版业的病态一览无遗。

       看到各处讨论,不时有人一面在指责“破直播”破坏了出版业生态,让出版业更加艰难,甚至是逼入绝境。一面又会说自己作为消费者,也忍不住去购买了一些书。这个“破直播”真的那么大的杀伤力嘛?还是出版业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而不敢去直面?当超市销售特价食品的时候,你会去考虑农民、牧民的死活嘛?当你去餐厅吃饭,享受餐厅促销的特价啤酒甚至是免费啤酒的时候,你会考虑啤酒厂和餐厅的死活嘛?当商场、商店打折的时候,你会去管他们的死活嘛?当大家都在高喊低价倾销伤害了图书产业发展,破坏了知识产权的时候,你的电脑里装的都是正版软件嘛?有几个人没有购买过盗版图书,看过盗版影视作品?你考虑过软件开发商的死活嘛,你考虑过其他出版机构和影视公司的死活嘛?你真的在乎知识产权?还是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被威胁?自己的蛋糕被人分走?如果你不是圣人,那就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谁。都是求存求财,只是各有套路和手段而已。

       只有婴孩才会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转,但成人的世界只有残酷的生存游戏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别人没有义务让着你、哄着你、听你的。所以,当群体性的指责和咒骂一个“破直播”的时候,不正是反衬了行业的虚弱、无能和“巨婴”心态嘛?

       首先,大家所高喊的社会责任也好,文化培育也好,都是出版业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你行业内的人都不一定真信这些,其他的行业和消费者没有义务陪你们玩。他们只是在按自己的套路发展自己、赚钱而已。也许他们的套路很粗暴、野蛮,但只要没有触碰法律,那你就没权利管他人。这个“破直播”如果卖了盗版,如果偷税漏税,你有真凭实据可以去告他们,但如果仅是从你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指责对方,那就显得愚昧可笑了。我们好歹是做文化的不是农村泼妇。说话做事要有逻辑,不能不讲理对不?你口口声声维护出版业秩序,问题是对方就从来没把自己当出版业的来看。人家就是玩互联网、玩流量、玩资本游戏的,你一定要别人遵守你的游戏规则?讲理嘛?人家京东也好、拼多多也好、抖音也好,人家就没把自己当过出版业的一份子,都是我们一厢情愿把人家划了进来。如果违法了,那就走法律程序,让法律去惩罚他们,其他的你要指责人家,那就真不讲道理了。

       其次,从现在看到的信息,这个“破直播”卖的书,一不是偷的,二不是抢的,三不是非法出版物,对吧?都是各家出版机构供货的合法合规产品。图书销售价格现在并没有强制的法律对吧?那人家只要没犯法,人家只是按自己的经营需要去卖,我们有什么权利指责对方呐?我在这行这么多年,没见过谁指责超市的特价食品、饮料,没人指责过餐厅的特价菜、特价酒水,没人指责过商场的打折促销。凡事要换位思考,人家错在哪里?当然了夸大宣传是肯定的,什么半壁江山,呵呵,如果是他们村,那就算半壁江山吧。这种饮料赔了,人家从其他食品上赚回来。卖啤酒赔了,餐厅从产品上赚回来。打折促销赔了,人家从其他方面赚回来。这个是经营策略,也许简单粗暴,但我们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我们不都欣然接受了嘛?

       很多人还在指责向“破直播”供货的出版机构,但如果人家资金周转不灵,你借钱给人家嘛?如果人家要发工资,要结算作者版税,要给印厂纸厂结款,你给对方垫资嘛?如果人家需要业绩,你帮助对方完成嘛?你都不管,人家只要不违法,你凭什么指责对方?如果真没钱拖欠了各种款项,那员工也好、合作伙伴也好,是不是会被骂得更狠?

       一本书也许利润有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但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才可以回收资金。而另一本书利润只有百分之十,甚至更少,但一个月就可以回笼资金,算下来那个利润高?高卖也好,贱卖也好,这只是企业的经营策略,并无可厚非。你见过苹果手机贱卖的嘛?你见过名牌服装贱卖的嘛?你见过名酒名烟贱卖的嘛?既然能卖高价,为什么还有人生产低端手机?生产地摊服装?生产廉价烟酒?按这个逻辑那生产低端货的都应该关门。有需求才有生产,这叫市场。出版想活下去就要学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能卖高价,不会有人去贱卖,所以问题还是在自身。

       再次,很多义愤填膺的出版从业者都忍不住去“破直播”买了一些书,那说明这种营销手段是有效的、成功的。消费者不会管你的死活,你的死活要自己去争取来。出版业的发展要靠自强,而不是埋怨。在很多人还很穷的前提下,价格手段对于大众化非刚性需求产品,是很有效的。很多人会说一本书几十元难道他们买不起嘛。难道他们一定要买十元一本的?您买盗版书的时候为什么不去买正版的?这个国家还6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您觉得一本几十元的书对他们是小钱嘛?您接触过社会底层那些低收入者嘛?何不食肉糜?难道这些人就没权利去享受图书商品嘛?这种低价的产品以及低价销售手段的的疯狂,其实也是社会、经济现状的一种反映。您不要拿您月薪万八千的思维去考虑别人的生活。

       最次,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书打折都不一定有多少人要,这个时候你指责人家低价倾销?苹果手机上万也有人排队去买,为什么?如果他们的手机真的很烂,那宣传得再好、营销得再到位,你会去买嘛?最终还是产品本质的问题。这时又有人说了,图书是特殊商品,不一样。我自己爱看书,我朋友圈也很多人爱看书,时不时地看到大家晒买到的旧版书、绝版书、一些不容易买到的书,这些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没见几个人说贵,到很多时候反倒是觉得买的物超所值。图书没有贵不贵一说,只有值不值一说。你的书卖不动,首先是因为读者觉得不值。虽然自己也穷,但看到喜欢的书,也基本不会在乎什么折扣就直接购买。我想只要不是收入太低的群体,也会如此吧。

       在很多书贱卖的同时,也有很多出版机构的书定价不低,发货折扣不低,一些小众没有替代性的产品甚至发货折扣能到六几七几折。这些书一样卖得掉,而且很多还销售不错。这不就是产品本身的价值嘛?你的书想卖什么价格首先要问值不值。消费者不傻,他们不会用买苹果手机的价格去买一部山寨机。

       一些人说我的书耗费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印刷成本,但这些所谓的投入都是你自己以为的“价值”,并不是消费者认同的价值。如果其他人可以投入的更少,产品质量更好,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价值,高卖低卖都有人要,那只是证明了你的效率、能力有问题,比竞争对手的差,这真不是可以炫耀的资本。

       还有很多人把希望寄托于颁布执行限价的法规,但你考虑过真有法规,那最后你更是弱者的现实嘛?一个规则,只要有一个不执行,那对其他人来说就是巨大的不公和伤害。现在图书的零售杂糅在多种业态之中。如果有饮料售卖的书店,我买饮料送书你怎么办?如果互联网平台,我送折扣券、送积分变相优惠你怎么办?如果无法监控小商小贩直接打折销售你怎么办?所以提高产品价值,让你的产品值你的价格,才是最有用的办法。

       出版业颓废至此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什么互联网竞争、资本侵蚀,而是我们自己的无能、弱小和巨婴心态。埋怨、指责不会让这个行业强大起来,也不会影响到你所指责、埋怨的对象。人家只会活得比你好,发展比你强,你永远只能做食物链的最底层。出版业几个人去做有真正有价值的图书去了?这行有几个出版机构去建设自己的直销网络而不依赖渠道了?有哪个出版机构有实力去和其他行业正面竞争了?都没有,那还说什么?

       大家扪心自问,我们的指责真的是出于对行业生存的忧虑?是对文化贱卖的义愤?还是因为他们这种粗暴、野蛮的经营方式侵害了我们自身的利益,让我们又无力抗争?如果现在他们把利益和你共享,你还会站出来指责嘛?

       虚伪的道德和廉价的正义,只能说明你的自私与无能,并不能给你的生存境遇带来任何转机。出版业是市场中的一个小领域,他不可能超然世外。所以不要指责市场,而是要做市场中的强者,做不到那就自己多反思,想办法,少埋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出版业的从业者们,想活下去就努力吧。埋怨和指责只会让你的竞争对手轻视你、利用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