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爆展预定!山西国宝级文物集体进京,海量高清实拍解读华夏文明!

 Brian5202 2021-09-30

前言

华夏文明看山西

在金九银十的展览旺季里,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古代文物大展终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亮相了。

9月28号,“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展。

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几乎把山西省各大文博机构的文物精华全部借来了,共计300多件。其中不乏禁止出国的重中之重。

图片

彩绘蟠龙陶盆

图片

侯马盟书

图片

晋侯铜鸟尊

图片

狮纹玛瑙饰

图片

石雕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图片

娄睿墓鞍马游骑图壁画

展览的另一大亮点,也是今天这篇推送要着重介绍的,就是展览想要传达给观众的要旨。通过对展品的学术化梳理,来揭示华夏文明的传承序列及兼容并包,这也是此次展览的精髓所在。

我们依旧还记得两年前在清华艺博举办的“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艺术特展”,是次展览通过陕西地区出土的文物来诠释早期中国人“天”的信仰,并以此解释何以华夏文明能够“与天久长”。

图片

清华艺博“与天久长”展览海报

而紧邻陕西的山西,其文化遗迹有什么特点呢?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认识可能是含糊的。事实上,山西大地亲历了华夏文明从起源到发展到壮大,后又与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并催生出强盛大帝国的整个过程。此次展出300多件山西文物精华之作,正是华夏文明从远古一路走来的见证。所以,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无论是展品还是立意都是极具亮点的。

我们按照策展人给展览划分的六个单元来说。

01首先是文德幽明,顾名思义,就是文明萌发之初。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中段“L”形的河流走向,在河东、河西与河南,分别大致划分出了晋(山西)、陕(陕西)、豫(河南)三个省区,这里是华夏文明起源之“三足鼎立”的核心地带。

图片

黄河流经区域

第一单元,展出了大量的山西境内出土的精彩史前文明遗存,如距今超过五千年的庙底沟文化,出现了以“花”纹彩绘的陶壶制品,这又是仰韶文化中期在山西地区的一个缩影,可见华夏文明很早就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图片

单鋬彩陶壶

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5800年

垣曲县蒲掌乡下马村出土,垣曲县自然博物馆藏

图片

彩陶盆

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5800年

万荣县荆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庙底沟文化之后,临汾盆地还发现了大量的龙山文化遗存。

图片

小口高领陶瓶

龙山时代,约公元前2300-前1900年

芮城县清凉寺史前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大名鼎鼎的陶寺遗址,距今四千年左右,这个遗址很特殊,发现了宫殿、王陵、城墙、贵族墓园与住宅、宗教礼拜场所,以及可能的世上最古老天象台、中国最早文字遗存。这样完备的整套系统,被认为是国家形成的早期阶段。而保留至今的遗物,明显与后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次展出的陶寺出土的彩绘蟠龙陶盆,是中国龙图腾悠久信仰的见证。今天我们自称龙的传人,而早在四千年前,生活在山西大地的先民们就已经虔诚地将它描绘在陶盆上了。

图片

图片

彩绘蟠龙陶盆

陶寺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900年

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另外,考古学家还在陶寺遗址晚期的灰坑H3403中,发现了一个破碎扁壶,修复后能看到壶上有明显的红色图案。许多学者认为这对应的是“文”字,因此它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字遗存。我们看到的商代甲骨文,无论是语法还是构字,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系统,但是它的形成过程,一直是个迷,因此陶寺的文字标记,堪称文脉之祖,对于汉字起源的研究有着深远意义。由于这件文物过于珍贵脆弱,此次展出的是复制件。

图片

朱书文字扁壶

陶寺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900年

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社科院考古所藏

朱书文字对应甲骨文中“文”字的写法。

图片

图片

土鼓

陶寺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900年

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有意思的是,在传世典籍中,有“尧都平阳”的说法,平阳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汾,结合陶寺遗址的规模,有学者认为此地即是“尧都”所在。这么说来,山西在华夏文明传承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02 展览的第二部分是“瑞节信玉”。中国有着独特的礼乐文化,而玉器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上古时期,它是信仰,是沟通天人的媒介。

图片

玉圭 局部

龙山时代,约公元前2300-前1900年

侯马市煤灰制品厂东周祭祀遗址132号坑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玉琮

龙山时代,约公元前2300-前1900年

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同时,玉器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由此,玉器衍生出“礼玉”和“佩玉”两种类型。商周以降形成的礼乐文化影响至今。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组佩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2005年曲沃羊舌墓地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山西省境内出土的玉器,从新时期时代下来,不仅时间序列完整,而且制作精度高,种类多,对我们了解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具有重要参考。

图片

玉牛牲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玉熊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俯卧状玉牛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玉鸮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浮山县桥北墓地18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玉鹿首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人首神兽纹玉戈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玉管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山西省博物院藏

图片

玉佩 局部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山西省博物院藏

图片

龙形玉佩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侯马市西高祭祀遗址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龙形佩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潞城县潞河墓地7号墓出土,长治市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

玉剑璏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朔州市平朔露天矿生活区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玉剑珌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朔州市平朔露天矿生活区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龙纹金环形饰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片

图片

蜻蜓眼料珠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这一单元中展出的侯马盟书要单独拎出来说一说,这些书写于玉石上的文字,刊载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于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词。

《左传》里记载了不少诸侯订盟的事件,比较著名的有召陵之盟,还诞生了“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而侯马盟书则是极其罕见的先秦盟书实物,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和文字、研究晋国历史以及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情况有重大意义。

图片

图片

侯马盟书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1965-1966年侯马市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03 说完玉器,青铜器当然不能落下。于是,就到了展览的第三部分“道生器成”。

先秦时期,青铜器是划分礼制等级最直接的标准。“一言九鼎”,今天我们还有这样的说法,而“九鼎”最初的来源,文献记载说是禹建立夏朝后,用四方进贡的青铜原料筑造的。此后,鼎便成了权力的象征。

图片

方鼎

商前期,约公元前16-前15世纪

平陆县坡底乡前庄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我们熟知的,是《周礼》中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的规定。

由于青铜器在维持当时等级秩序中的重要性,青铜资源也成为统治者的政治资本,张光直先生就认为,三代时期都城的地理位置跟铜矿资源所在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巧的是,山西境内的中条山,就富于铜矿资源,而且还发现了闻喜千金耙、绛县西吴壁等夏商时期的采铜及冶铜遗址。更巧的是,文献中的“夏墟”,恰好也在山西境内。

《左转 定公四年》中记载,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于夏墟”,国号为唐,这是著名典故“桐叶封弟”的来源。司马迁又说“唐在河汾之东”,也就是汾河流域。所以,文献上,“夏墟”在山西。

搞古史讲究二重证据法,中华文明就经得起这个考验,在今天的山西曲沃曲村,还真发现了叔虞他们家的家族墓地。

曲村晋侯墓地出土的这件鸟尊,其主人正是叔虞的儿子燮父,他还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是晋国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今天山西的简称“”即来源于此。

图片

晋侯铜鸟尊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曲沃县晋侯114号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这件鸟尊的修复也是传奇,当初发现它的时候,已经是一堆碎片了,此后一年半的时间里,经过反复拼对,修补,去锈,一件惊世之器再现人间。尤其是尾巴的修复,据说最初有内卷和外卷两种方案,但最终还是“内卷”占了上风。

我们换个角度看,发现晋侯鸟尊融合了多种元素,它是鸟身象尾,象鼻又设计成鱼尾形状,整体造型生动活泼,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强调一下,山西省博的这件镇馆之宝此次在清华艺博只展到10月10号,要看的朋友抓紧安排!

图片


《周礼》记宗庙祭器有所谓“六尊六彝”,其中即有“鸟彝”和“象尊”,对于其形制,后代学者莫能准确言之。这件鸟、象复合之器,为我们理解周代尊彝的形制提供了重要实例。

图片

山西曲沃晋侯燮父墓地的发现,在考古上也证实了《左传》与《史记》中关于夏墟在山西的记载可信。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形觥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兽形觥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绛县横水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鸮卣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猪尊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兽面纹方尊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绛县横水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凤鸟纹尊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2010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出土,临汾市博物馆藏

图片

鸟盖人足铜盉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1992年山西省曲沃县晋侯31号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夔龙纹觚(敄父方觚)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绛县横水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晋侯壶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曲沃县晋侯8号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云纹圆腹壶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绛县横水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青铜壶与青铜鉴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太原市一电厂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鸟尊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晋公盘

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年

公安机关移交,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刖人守囿铜盒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闻喜县上郭墓地M7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铜牺立人擎盘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治分水岭126号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举手人物范

春秋-战国,公元前6-前4世纪

侯马晋国遗址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04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融合之地,而最终趋同于华夏文明,展览的第四部分“万流归一”,正是展现山西地区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图片

鎏金胡傅铜温酒樽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右玉县大川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雁鱼铜灯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襄汾县吴兴庄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占据了华北大部,宣布“迁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这个鲜卑政权此后开始走上汉化之路。

在后世看来,北方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不断,但这也只是一方面,现在的学者越发重视起北朝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就。当时的南朝虽然在文化上秉承华夏正朔,领先于北方,但是政治上门阀林立,颓废腐败,被北方政权实力碾压,后来隋唐大帝国的建立主要源于北朝。陈寅恪先生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图片

龟形银盒

唐,618-907年

繁峙县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李唐帝国建立后,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开始了南朝化倾向,唐长孺先生认为,这是封建社会合乎规律的必然发展。也更加证明了华夏文明并不排外,她是兼容并包的,在与异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还能始终保持鲜明特性。

图片

狮纹玛瑙饰

北齐,550-577年

寿阳县贾家庄厍狄迴洛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青釉胡人舞狮纹扁壶

北齐,550-577年

太原市玉门沟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云凤纹金靴

辽,907-1125年

2001年山西省太原市收购,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白瓷三叉提梁壶

辽,907-1125年

大同市南郊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白瓷熏炉

北宋,960-1127年

195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白釉瓜棱瓷温酒壶

金,1115-1234年

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绞釉玉壶春瓶

金,1115-1234年

1993年朔州市曹沙会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05 “汉唐奇迹”是著名艺术史学者方闻先生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从北魏到唐之间,外来的佛教造像艺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方先生认为这种转变堪与“希腊奇迹”比拟,因此称为“汉唐奇迹”。

山西境内,地下和地上,有着大量古代雕塑文物,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高的艺术成就,是书写中国雕塑史的关键资料。所以第五单元重点展示山西地区的出土或存世的世俗雕塑、佛道造像和立体构件等。这也是上一单元文明融合与发展的具体阐释

图片

陶傩偶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乡宁县文物管理所旧藏,临汾市博物馆藏

图片

彩绘乐舞俑一组

北魏,368-534年

2000年大同市兴云街北魏墓出土,大同市博物馆藏

图片

石雕天王像

北魏,368-534年

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胡人舞俑

北齐,550-577年

1973年寿阳县贾家庄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石雕佛像

北魏,368-534年

1957年沁县南涅水出土,沁县南涅水石刻艺术博物馆

图片

释迦坐像

北魏,368-534年

1957年沁县南涅水出土,沁县文物馆藏

图片

图片

石雕蟠龙伎乐人物屏风柱础

北魏,368-534年

1966年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石雕菩萨立像

东魏,534-550年

榆社县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石雕菩萨头像

北齐,550-577年

太原市华塔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陶牛

北齐,550-577年

太原市王郭村虞弘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石雕释迦立像

北周,557-581年

1956年山西省万荣县征集,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彩绘骑驼俑

隋,581-618年

太原市沙沟斛律彻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男伎乐俑

隋,581-618年

太原市王郭村虞弘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石雕释迦坐像

唐,618-907年

1957年文水县西崖底石佛寺征集,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石雕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唐,618-907年

太原市华塔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阿难立像

唐,618-907年

沁县南涅水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解氏造弥勒坐像

北宋,960-1127年

1956年万荣县征集,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石雕菩萨头像

金,1115-1234年

祁县西六支村惠安寺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06 “画妙通神”典出东晋画家顾恺之,这一单元通过成体系的绘画作品,来揭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从理念到技法的演变过程。

本单元的精彩展品尤其值得大家期待,如汉代的画像石,线条潇洒飘逸。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门框画像石1组

东汉,25-220年

2005年凤山底发掘,吕梁市离石区文化和旅游局藏

北魏的彩绘佛像画像石,极其罕见,这也是首次对外展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彩绘佛像画像石

北魏,368-534年

大同市仝家湾村富乔垃圾发电厂出土,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娄睿墓壁画,更是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空白,是上承魏晋,下启隋唐的经典之作。此次直接展示真迹。

图片

其中的鞍马游骑图壁画,画面构图新颖,层次分明,人物表情逼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比如这里的小细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鞍马游骑图壁画

北齐武平元年,570年

太原市王郭村娄睿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牛车出行图

北齐,550-577年

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狩猎图

东魏-北齐,534-577年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阳间主病鬼王五瘟使者众像水陆画

明,1368-1644年

右玉县宝宁寺征集,山西博物院

图片

图片

天龙八部诸神众水陆画

明,1368-1644年

右玉县宝宁寺征集,山西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大威德大力明王水陆画

明,1368-1644年

右玉县宝宁寺征集,山西博物院藏

回到“华夏”,其实中华自称“华夏”,这也是一个很浪漫的名字,“华”字最初就是花的意思,它在金文中是花的形状。这次清华艺博年度特展的名字“华夏之华”,也可以理解成华夏文明之花,泰戈尔《飞鸟集》中有名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我想,华夏之花,也恰似夏花般绚烂。

图片

最后,讲一讲参观方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对社会大众开放的博物馆,因此校外观众也可以预约参观,参观展览从清华东四门进入500米之内的停车场有:北京农商行、凯时广场、同方大厦、学研大厦。步行过去大约5分钟,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图片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562、630、86。

西王庄小区站 450、355、438、392、466。

大石桥南站 549。

此次特展的时间是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9日,特展门票80元,相对于展出的山西省300多件文物精华之作,很划算了。再次强调,晋侯鸟尊只展到10月10号,要看的朋友得赶紧预约。

图片

文献参阅:谈晟广《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章节说明

照片:文中部分照片由冯晟祎,段奇拍摄,另有部分照片由清华艺博授权发布。版权所有,严禁侵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