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831 谷雨 梅山叶茂 细雨纷飞草木柔,鸣鸠拂羽唱西畴。 青秧但看童姑植,白发扶犂喝老牛。 含蓄蕴藉中自然传递出诗人对当下农村青壮入城打工,童姑、白发留守之现状。(归樵)832 散步偶得 抱朴书生 仲秋时节晚清嘉,石径寻来手八叉。 欲恼霜枫无可比,儿童遥指满天霞。 “仲秋”与“霜枫”对应;“寻来”与“无可比”对应。“晚”与“满天霞”对应;逻辑结构严密。(归樵)833 上元用暮阑阁闲坐韵 丁军持 重楼矗似万峰围,月近中天箕斗微。 春在瓦盆舒小叶,点烟回看已成非。 大场景到小细节,在场景空间转换与人物出场布局上,大胆而恰到好处,三四句极富浪漫的奇思异想,令人耳目一新,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归樵)834 亥八月十三夜望月口占步暮阑阁韵 丁军持 雁书云墨不能笺,拾块投波看水圆。 料想天心应似我,清光泼世正溅溅。 由“拾块投波看水圆”而“料想”“天心”“应似我”也以“清光泼世正溅溅。”锁链般链锁联想,新奇而不失合情合理。(归樵)835 夜航机中 丁军持 万象沉沉尽蜕形,齐州灯火烁深青。 荡舟扪历冰盘下,碧海遥看过一星。 视角的转换与动词的妙用,均可称上乘。最喜“齐州灯火烁深青”句。(归樵)836 消息 蓝衣 年来行色各匆匆,消息来时绿已浓。 莫寄花开花谢事,故人望处即春风。 837 途中见樱花绚烂一如往年 沈利斌 若梦浮生出梦迟,九衢壅塞欲何之。 相窥街角花燃树,犹见春风去岁时。 三四句表达花卉盛衰有时,与一二句“若梦浮生”“欲何之”构成张力,实则感叹人生一去不再也。(归樵)838 梦觉 丘逢甲 梦觉游仙天欲明,东窗一角白初生。 梅花纸帐春慵起,卧听山禽奏乐声。 全诗意脉细致,“梅花纸帐春慵起”暗含一个”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归樵)839 感时 应似飞鸿 春雨氤氲花草新,虫鱼夏日自怡人。 秋风一夜摧黄叶,犹有丹枫未肯驯。 借“秋风”“丹枫”表达对现实的关切。意在言外,味而可知者也。(归樵)840 诸暨怀西施 李梦唐 吴王国破风流在,范蠡谋深误美人。 西子情怀何所似,半湖秋水半湖春。 妙在把西子与吴王、范蠡对照来写,结句“半湖秋水半湖春”蕴藉,状难状之情,半湖秋水状其惆怅,半湖春状其柔情。(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