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名家名人坛】郁达夫兴建“风雨茅庐”始末​|李远荣(中国香港)

 左龙右虎艺术馆 2021-09-30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一百二十九

提示:郁達夫是一介窮書生,但為了愛情,為了給王映霞一個溫暖的家,他花盡一生的積蓄,在杭州興建「風雨茅廬」,對此建築,眾說紛紜,我特地去上海訪問王映霞,她給了我正確的答案,請看下文分解。

郁达夫兴建“风雨茅庐”始末
文/李远荣

     1988年春,我去深圳拜访王映霞女士,其中探讨郁达夫兴建“风雨茅庐”的问题,王映女士十分详尽地告诉我这座房子的筹建过程。
     1933年4月28日,郁达夫和王映霞夫妇举家从上海移居杭州,原因有二:一是经济问题。因郁达夫靠稿费为生,上海大城市消费大,入不敷出,而杭州的生活费用只需上海的一半;二是杭州乃王映霞的出生地,环境优雅,人面较熟,因而作出此决定。
     当时是租住杭州大学路63号,位于浙江图书馆侧面。
住了两年,郁达夫总感觉租人家的房子住,总是不好,如果有自己的家,心理会踏实一些,便有了安家置业的计划。
     恰好,他们住房的邻居,有一块菜园,菜园中间有一座落地的木凉亭,以及一间破旧不堪的房屋。几年来,只有一位老管家守着。王映霞盘算着,如果买下这块地来建房子,也是不错的。
     有一天,王映霞在友人孙百刚先生的寓所,遇见一位姓沈的朋友,他于七、八年前曾追求过王映霞,因祖父反对而不果,但两人仍是朋友,闲谈中才知道沈先生正在负责整理浙江省救济医院的院产,而上述荒地可能是院产之一,他十分热心地答应回去了解情况。
     约半个多月,沈先生又来找郁达夫夫妇,证实这块地皮确是救济医院院产,该院打算用此地与人交换三十亩山地。
     沈先生帮人帮到底,代他们卖了玉皇山背后三十亩山地,价钱1700元,作为交换,郁达夫夫妇当面付清转移产权的手续。
     郁达夫在1935年6月29日的日记里记上此事:
    “午后,邻地之屋主搬走,将门锁上,从今后又多了一累。总算一块地了。”
     不久,郁达夫请了朋友兼建筑包工的郭某来计划一下,他说:“如果光造四间平房的话,则所费有限,有四、五千元,亦可应付了。”
     定下来后,房子于1935年底动工,1936年春完工,总造价16000元。
     郁达夫几乎付出全部存款,不足之处由郁的一位丁姓女门生补足。
     这位丁姓女学生其父丁梦星是浙江富阳富商。她约三十岁,是离婚妇人,住在娘家,因慕郁达夫之名而拜他为师,见老师有困难,便鼎立相助,补了尾数数千元。
     郁达夫在1936年1月10日写的《记风雨茅庐》一文中,曾把新居的名字解释为“避风雨的茅庐”,一块横额,是郁达夫录“马君武先生这次来杭州之便,硬要他他用得了痛风症的右手”写的。马君武(1880-1940)曾因翻译拜伦的《哀希腊》而闻名,人称马君武博士。
     “风雨茅庐”占地一亩一分四厘。
     郁达夫在《记风雨茅庐》中所描述的,“有点像是外国乡镇里的平民住宅的样子。”可是并不富丽堂皇。本来他还想在东南再建一小楼,取名“夕阳楼”,后来没建成。
     1981年10月鲁迅百岁诞辰纪念时,有几位学者还到过“风雨茅庐”的旧址,见到西面墙角,有一块界面,写着“王旭界”三个字,是郁达夫所写,王旭是王映霞的本名。
     1983年第12期《西湖》杂志上有一篇文章,是他的小舅子徐浦星先生写的,题为《郁达夫的杭州故居--“风雨茅庐”》,他说:我童年时期曾有幸在“风雨茅庐”中度过。因在1946年,我姐夫通过王映霞(王旭)的兄弟金右谭,买下了这座房子。那时,郁达夫已在印度尼西亚被害,“风雨茅庐”也已在风雨飘摇中破旧不堪了。我姐是个读书人,认为这屋虽旧,但环境幽雅,有利于父母度过晚年,且离浙江大学很近,弟妹们可以受到这座学府的影响和熏陶。于是买了“风雨茅庐”后,经过修整,住了下来。
1949年,“风雨茅庐”收为国有,做了派出所。


作者简介:李远荣,祖籍福建省南安市。1973年到香港定居至今。在港期间默默耕耘,热心写作,发表作品800万言,专著20本。散文诗《承诺》荣获1998年中国散文诗征文比赛优秀奖;人物传记《李光前传》名列1998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十大畅销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联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