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矫正这个话题,互联网也吵吵了好几年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看了那么多教走路的内容。 最后都是一个结果——走都不会路了。 这是为啥? 叔贵要告诉各位,你不要只盯着步态,跟营销号学走路。 要这么走,人生路肯定是坎坷曲折。 步态,只是体态的放大器。 你得瞅准背后的问题,也就是从体态下手来矫正步态。 走路,由人体四大区块完成:足底、脚踝、膝盖、骨盆。 你的每一步走,都是这几大部分,协同完成的。 不同步态背后反映不同问题,今天叔贵就汇总四种最常见的走姿,找到背后的问题,针对性改善。 一、表里不一磨鞋走 这种走路方法,表面看起来和常人一样。 但实际上,是表里不一。 走路的人,自己都意识不到,每一步的膝盖都会产生一个内扣。 直到最后,发现自己的鞋磨损严重,而且是内侧比外侧磨损严重。 这个问题出在哪儿,在足底。 足底,负责的是身体底盘的稳定。 足底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功能性扁平足,也就是后天形成的扁平足。 本来我们的脚,是有一个拱起的。 但是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大啊,不仅每天久坐,足底压根没锻炼。 肌肉是处于一个没有劲的状态,而且胡吃海塞,体重越来越重。 硬生生把足弓压下去了,压扁了。 身体为了平衡承重,就会让膝盖产生一个内扣。 对于功能性扁平足的人来说,内扣不狠,走路不稳。 脚底没劲儿走路,站姿,会让小腿有往外翻的趋势,外侧看着会更厚一些。 不过这里有一个点要注意: 鞋底磨损,不能作为完全评判下肢体态的唯一标准,不要只望着看鞋底判断体态。 二、可可爱爱蹭地走 第二种走路姿势,是蹭地走。 典型的妈见打走姿,你会感觉这个脚,怎么抬也抬不起来。 虽然看起来特别萌,但其实并不正常。 正常走路,每一步,脚尖是要勾勾一下的。 因为这个勾勾,才能让脚从足底、足中、足尖依次承重。 如果说走路蹭着地,就意味着,脚尖是勾不起来的。 脚尖勾不起来,就是足背屈受限。 这样的脚,就会像一块板子一样,没有弹性行走的能力,走路蹭蹭蹭。 而且,一旦跑起来,特别像老大爷挥动手里的鞭子一样。 啪啪啪,整个脚都 pia 在地上。 这种走姿,会让腘绳肌变得紧张。 就是小腿这块肌肉,这块肌肉一紧。 ![]() 膝盖就会疼痛,同时还会有膝超伸的风险。 接下来,第三种走姿。 三、华子走路 这第三种走路方式,大义灭亲,六亲不认。 走路的时候,大胯是往前顶的。 ![]() 这种走姿的问题,在哪儿,骨盆前移。 注意,不是骨盆前倾,而是骨盆前移。 骨盆前倾,就是撅屁股,骨盆有一个旋转,水平距离上,骨盆没变。 骨盆前移,你们可以理解骨盆直愣愣的往前推,水平距离上产生了位移。 ![]() 骨盆前移,你会发现,更多鉴于类似于抖音网红华子一样的中年男性。 ![]() 中年男性长脂肪,都是向心性聚集。 50%~60% 的脂肪都咔咔往肚子跑。 ![]() 肚子重量越来越重,走路就会往前顶,来支撑起肚子的重量。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在这个状态下,往前迈步,腿蹬地发力的时候。 膝盖就就会过伸,大腿前侧也被拉的特别紧。 时间久了,就会膝盖疼,腿疼。 走路的时候,哪儿哪儿都不得劲。 来,最后一种走姿。 四、晃动胯胯轴走姿 最后一种走姿。 性感,妖娆,非常带劲。 走路来回晃动胯胯轴。 ![]() 这样的走姿,你以为是在扭屁股。 实际上,真正晃动的东西,是骨盆。 走路晃骨盆,那是必然的,但是咔咔晃,幅度特别大,就有问题。 问题就在于,臀中肌。 ![]() 臀中肌的位置,你会发现就在骨盆两侧。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两只手抓一只球一样。 手有劲,就夹得紧,手没劲,就夹不紧。 正是臀中肌无力,造成了骨盆的来回晃动。 ![]() 这里多说一嘴: 模特的步态,是专门这么练出来的,属于职业需要。 但日常我们并不推荐这么走路。 不仅腰疼,腰酸的问题会常见,还会影响日常训练。 那么,以上四种最常见的走姿,以及背后反应的问题。 怎么解决?其实不难。 步态矫正,不是学走路,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给各位一套步态矫正动作,帮助你建立更好的体态,从而改善步态。 动作一:靠墙并腿蹲 距离墙面 1 jio 的距离站好,双膝之间夹一本书。 两个脚紧紧并拢,上背部和尾巴骨贴着墙面。 ![]() 保持腰和墙面之间有一个手掌的曲度,维持这个曲度不变慢慢下蹲。 ![]() 这个动作牛逼之处在于,不同腿型的人会感受不一样。 如果你是髋内旋 O 型腿或者 X 型腿,下蹲到 90 度时会感觉紧紧夹着毛巾都会很辛苦,而且大腿外侧酸的难受。 如果你是髋外旋腿型,屁股则会非常的不舒服。 但是无论你是那种腿型,这个动作都在帮你建立中立位的概念,重复下蹲 10 次换下个动作。 动作二:靠墙步行伸展 仰卧在墙壁上,尾巴骨贴着地面,坐骨挨着墙面有个贴的趋势就行。 在腰间垫一个毛巾,帮你全程处于正确腰屈。 ![]() 单侧膝关节微微弯曲,再慢慢伸直,看起来就像向前屈腿迈步一样。 ![]() 感受大腿后侧的张力,不要过度拉伸,反复 10 次,换腿继续。 动作三:靠墙半蹲 接着靠墙的状态不要换,把两腿分开,并拢脚底,同时向骨盆方向靠近。 ![]() 双手摁着膝盖,稍微增加一点点拉伸的幅度。 ![]() 千万不要追求疼痛,就保持在有一丢丢拉伸感就行,不要追求疼痛,你会拉伤的。 维持 30s 拉伸,下个动作。 动作四:椅子后伸腿 站在椅子后侧,手稍微碰一点点椅背,脚尖向外张开。 臀部发力带动腿向后伸,注意不要让腰反弓,那是错误的。 ![]() 伸到极限幅度,保持膝盖角度不变,做腿屈伸,整个动作看起来就像你在走路腿后摆一样。 ![]() 慢慢恢复动作,单腿完成 10 次,换边继续。 动作五:椅子前踢腿 坐在椅子上,双腿之间夹一个毛巾,单脚向前伸出稍微离开一点地面。 ![]() 视线看着脚,不要出现外八或内扣,维持姿势 8s ,同时别让毛巾掉落,恢复动作。 单边完成 10 次,换边继续, 是不是想要跟练?有! 下面这个视频,直接点开用,方便快捷,嘻嘻嘻。 说了 4 种走路姿势,叔贵想表达的观点。 还是那句话:步态,只是体态的放大器。 走路姿势只是表象,根源还是在体态。 不解决好根源问题,跟着营销号单纯地学各种奇奇怪怪的走路姿势,其实没啥用。 而且各位也不用着急忙慌觉得自己是不是💊了,当然不是。 学些动作、知识,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品质更好,不是否定掉你现在的状态。 身体是一个整体,你的走路姿势,是多个区块的联动。 体态有了问题,最终会反应到步态上,影响是一系列的。 总之了,想要纠正步态,就从体态开始吧。 就这样,啾咪~ ![]() |
|
来自: 昵称44943940 > 《一介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