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济:帮朱元璋设计里甲制,管理才能出众,但情商堪忧,获罪被诛

 弋尘读书 2021-09-30

朱元璋登基之初,对百姓户籍的管理,采用户贴法。

在古代,户籍上记载的人丁数是征收赋税、分派徭役的重要依据,除了户籍,征税的多寡,不只看田地的面积,还取决于田地的肥沃或贫瘠情况。

土地的肥瘠程度不同,每亩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根据田地的质量分为五等,据以确定不同的税负,良田多缴,贫田少缴。

元朝对基层松散管理近一百年,乡村早已形成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在这种情况下,想把朝廷的政令有效下达到乡村,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地方势力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藏匿、瞒报土地的情况屡见不鲜,李善长、汤和都曾因族人藏匿土地而受到斥责。

户贴上并未记录土地的肥沃程度,朱元璋既想打破横亘在朝廷和乡村之间的地方势力,又想降低管理成本。

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有人向朱元璋出了一个高明的主意:里甲制,这个人便是刑部尚书开济。

开济是洛阳人,元朝末年,曾在察罕帖木儿麾下当过掌书记,当初李善长投奔朱元璋后的第一个职务也是掌书记。

洪武初年,开济受人举荐,进入国子监当助教。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开济和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关系不错,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获罪被诛,此后,开济因病免职归乡。

洪武十五年七月,御史大夫安然向朱元璋推荐开济,说他有“吏治才”(《明史·开济传)》。

朱元璋下诏让开济试职刑部尚书,开济表现不错,一年后,被正式任命为刑部尚书。

开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综合考核为己任,奏请在各衙门设立文簿,用来记录官员每天做过的工作,以检查得失。

开济又令各部查验公文,设定文书处理的期限,根据完成情况评判官员的功罪。

此外,开济还提议军民因为小的过错而犯罪的,应立即审结。

开济提出的这些办法收效显著,几个月后,以往积压的案牍全都处理完成,朱元璋龙颜大悦。

都御史赵仁向朱元璋进言:以前按照“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等标准选出的人才到各郡县任职后,应该加以考核,决定其去留。开济提议设立六个科目进行考核,分别是:经明行修、工习文词、通晓书义、人品俊秀、练达治理、言有条理,并且根据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六科考核全都通过的被列为上等,考过三科以上的被列为中等,没能考过三科的被列为下等。

开济的提议得到朱元璋的批准,得以执行。

开济的才能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凡是遇到田赋、诉讼、工役、河渠等方面的难题,群臣难以商定的,朱元璋都让开济帮着想办法。

经过开济一番谋划,棘手问题就变得十分有条理,并且形成标准,可世代遵守,“济一算画,即有条理品式,可为世守”(《明史·开济传》),开济出众的管理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开济因而备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遇事经常征求他的看法,还让开济兼职处理其他部门的事务。

虽然备受朱元璋宠信,开济在同僚中的口碑和人缘并不太好,不受同僚待见,不少官员瞅准机会便在朱元璋面前指责开济。

对于开济的为人,《明史·开济传》是这样评价的:“然济亦深刻,好以法中伤人。”

而开济曾经拟定出诈伪律法,“济议法巧密”,朱元璋看过后,问道:“张密网以罗民,可乎?”(《明史·开济传》)

根据《明史·开济传》的记载,开济还拟定“寅戌之书”,以此限制官员的出入,遭到朱元璋的斥责:自古以来,官员卯时上班,酉时下班已经习以为常,现在让群臣早晨寅时上班,晚上戌时下班,他们哪还有时间奉养父母,陪伴妻子儿女?

卯时是指早晨五点到七点,酉时是指下午五点到七点,寅时是指凌晨三点到五点,戌时是指夜晚七点到九点。

一个人的才能再出众,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很多工作需要和其他人一起完成,开济似乎比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太懂得为同僚考虑,情商有些堪忧。

洪武十六年,开济让郎中仇衍为一个死囚开脱,被狱官告发,开济与侍郎王希哲、主事王叔徵私下捉住狱官,秘密将其处死。

这年十二月,御史陶垕仲等人向朱元璋揭发开济暗中处死狱官之事,而且检举开济的其他劣行:开济上奏事情时,把奏疏藏在怀里,有时隐而不言,揣摩朱元璋的想法,根据皇上的心意上奏;而且开济让自己的外甥女当奴婢,开济的妹妹年轻守寡,开济竟然轰走他妹妹的婆婆,侵夺其家产。

朱元璋听后勃然大怒,下令处死开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