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家山和天水西秦腔

 毕之航作品 2021-09-30

       天水是西秦腔的重要码头,天水的一些学人习惯把一百多年前创办于三阳川刘家山村的鸿盛班作为天水西秦腔的起源原点。根据史料,鸿盛社(班)作为秦腔剧社,比现在秦腔界著名的陕西易俗社、三意社历史更加久远。鸿盛社在解放后被改造为秦剧团,班底主要成员被分流在各个县区继续编演新戏,在天水及周边兴盛了七八十年的鸿盛社就此消失,即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剧社一些重要人物还在世的时候,也没有人重新扛起这块老招牌,因此现在关于鸿盛社,只偶尔出现在一些老人的记忆和一些秦腔爱好者的故纸里。

      今天的三阳川渭南镇的刘家山,进入新世纪以来,整村自发搬迁到山脚下的沟边漫坡上,原有的半山腰四个台地上的老屋在废弃多年后——笔者一度认为可以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乡土中国西部农村标本的村落,就在去年被夷平,恢复成长草的荒地了。

      关于天水秦腔,鸿盛社和戏母子赵大额(岁乖)以及班主李炳楠等等,刘家山人一无所知。

      一百多年前,鸿盛社为什么会在刘家山诞生,而不是天水县城(今秦州城区),或者其它更大的村镇?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奇特的设问!

       就我们今天来理解,娱乐业的繁荣肯定是经济繁荣和人口密集的次生结果。当年只有几十户人的一个小小山村,怎样才能孕育出一个戏班,然后还能够发展壮大,行走于天水周边,最后扎根县城呢?

       在刘家山及邻近村庄老一辈人口中,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清末某年月庄里唱大戏,戏名“赵兴旺搬兵”,剧情是根据同治四年的真人真事改编的,讲述同治初期年,宁远城(今武山县城)被河匪围困,赵兴旺从北城墙绳槌到渭河,泅潜到对岸,突围成功后连夜赶到秦州府衙向时任巩秦阶道(秦州营总统)林之望陈述宁远危局,搬来缑连魁(今中滩镇缑杨村人,任守备),解救了一城军民。据说赵老爷(赵兴旺)在看戏后,感叹把自己演成白脸圈——丑角了!

      这个故事里的主角赵兴旺是清末三阳川著名乡绅,他在同治平乱中因军功被获得补用都司,也据说武山民众感念他的恩德,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入祀城隍庙!

     至于这个戏班是不是鸿盛社暂无可考证,但说明那时候三阳川一带戏班已经流行。

     而作为赵兴旺的儿子的赵呈祥(据《秦州新志续编》,赵呈祥因庚子事变进京,以军功获秦州花翎都司之职)却和秦腔有很深的渊源。民间传说赵呈祥曾作为董福祥的贴身护卫,在1900年八国联军劫掠北京的时候,跟随董帅进京勤王,参与了抢洋楼事件。由于董帅的故意,他的侍从杀死日本驻华使馆书记官杉山彬,清廷为平息洋人之怒,罢黜了董福祥,光绪皇帝在日本人极力要求处斩董福祥的时候说,董不过是一个戏子,把他的头暂寄在他的项上,随时可取。

      一百二十年前,名动京师的甘军统帅董福祥确实是一个戏子,据说他的部队训练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集体吼秦腔。而董福祥一生的兴起荣辱都与秦腔有关。他本来在宁夏固原一带的戏班谋生,因陕甘之乱而起事自保,后被左宗棠收编,在平定新疆时发迹,成为西北劲旅甘军首领,据说“用鲜血染红顶子”,就是董福祥的名言,这大约是自古以来最给力的动员口号。

      秦腔成为甘军必课的情况下,跟随董福祥的赵呈祥应该也是秦腔“专家”,作为秦州都司老爷的他,在家里聚会唱戏应该是一个很有荣誉感的传统,因此,刘家山的秦腔戏班被两代老爷的呵护成长就是一个历史必然。

     可知,鸿盛班的兴起是刘家山赵兴旺,赵呈祥两代“官绅”助推的结果。

      昔人已矣,秦腔仍然是天水一隅广大民众的最爱,鸿盛社的脸谱的独特造型和数量繁多的剧目,成为天水西秦腔的重要非遗。

      而作为鸿盛社源头的刘家山,仅有的一点故事也凐灭在历史的长河了。

      到今天,那些曾经的秦声萦绕的院落,唯有荒草萋萋。

2021.09.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