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神兽们折腾到崩溃的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更深刻了

 清风湖畔有人家 2021-09-30


小学开学之后,女儿的数学老师在群里发了个帖子,她说入学测试,班内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孩子考满分,而有的孩子则相较年前退步很大,望家长们高度重视。
其实,没有这退步反而不正常,那证明学校没必要存在,大家上上网课就好了。经过这个疫情,大家知道,在学校这个专注教育的空间里,有老师管教,有纪律约束,有同学压力,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是不可替代的。
教育不像医学那样专业背景深厚,外行很难插嘴,教育的门槛很低,什么人都可以发表对教育的见解。尤其是在辅导孩子时,有些题自己也会做,因此,有些家长就开始洋洋得意了,认为老师的工作不过如此,没有老师,自己也教得了,有时还自我感觉很好。可是,这几个月,给你机会了,老师退为辅助角色,家长自己充当主力。被神兽们折腾到崩溃的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更深刻了。
神兽回归,家长们开心。然而,老师们的整体焦虑感上升了。除了少数极其自律的、家长管教有方的孩子,学业与态度不受影响,其他孩子都将呈现一定的退步。作为老师,正因为爱他们,为他们的前途担忧,才生出这焦虑,否则,听之任之,有何焦虑可言?
正如生物组的姚继亮老师,当年为了帮助燕唯一同学,可谓呕心沥血。孩子资质不错,本可以考个很不错的大学,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少能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孩子可以任性,可以不管不顾,但作为负责任的老师绝不能这样啊。好的老师就像一个教练,能在紧要处给人以激励与指导,最终,在2017的高考中,燕唯一顺利考入了北大元培学院。
孩子学不好,我们会为他们而焦虑;孩子有能力而不努力,我们也为他而焦虑。张丙温老师已是满头白发,可还是严格要求着每一个学生,该背的历史知识必须要背过,毫不含糊。
坦诚地讲,市一中的老师和其他单位的人相比,在精神风貌方面确实要略显沧桑一些。我们不喜欢加班,我们也不喜欢熬夜,可是凭着职业的惯性,凭着职业的操守,在一些工作还没做好之前,谁又能真正放得下呢?班主任们下班了,总愿意再到教室去转转,马上高考了,不放心啊;任课老师下课了,总愿意再找几个学生到走廊聊聊,孩子没考好,老师也很想弄清楚原因啊。我们也渴望多休息一会儿,我们也渴望多多陪伴自己的家人,但是,学生还在教室,学生还有许多的问题,我们只能继续坚守着。
虽然,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有时候也要承认,有些学生确实难以改变,正如地理组的高长征老师,多年以前为了一个厌学的学生家访多次,但孩子依然在学习方面没有多少起色。
他的不放弃,暂时可能没有效果,但是我相信,在很久以后一定会出现,这个孩子长大后,在人生的某一刻,或想过体面的生活,或想衬得起爱情,或想对孩子负责,他开始真正开始改变了。
当年那个成绩平平的孩子,终于有了负责任的、受人尊敬的大人模样。而他的理念来源,就是当年那些不抛弃不放弃的老师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