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10种不同的症状特点,意味着10种不同的治法!

 开平颈腰椎修复 2021-09-30


如果你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跑了多家医院,发觉他们采用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对每一个腰突患者都几乎是流程式的操作:譬如中医无非就是针灸、牵引、推拿、贴膏药;西医就是手术、止痛药。那么你会发现:治疗数年下来后,你的病即使在某个时期有好转,但结果还是反反复复,难以治愈。

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总结了一下,腰突症会引起10种不同的症状特点。分别是:疼痛、酸、胀、麻、木、僵、冷、热烫、软、困沉。

这10种不同的症状特点,也就意味着10个不同的病因。那么对于不同的病因,如果不区别对待,不问病因而采取几乎一样的治法,那么结果会怎样?——不说你也明白!

但我们发现,现在很多门诊治病,医生几乎都不给找病因,又或者找不到病因。

这点估计是大多数患者最常碰到,也是最不满意的,对于稍有知识,理性点的患者来说,都希望医生能详细地告知病情病因,能通过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减缓病情,避免加重,甚至能防止复发更好。

但是现在医生一般都比较急,没耐心解释,主要原因:


一是“尽快打发患者的医者”:
排队挂号人太多,得尽量加快速度,能早打发一个就能早休息三分钟,每一个医生都希望自己不用加班加点,能正常吃饭甚至上厕所。

二是“懒得多说的医者”: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医患关系让医生心寒,不乏自以为是的患者让医生懒得多说,也不乏“以为出钱看病自己就是上帝”这一类让医生很反感的患者,医生故意不解释,爱作就让你作,多受罪多花钱都是自找的。特别是有的患者以无知当个性的,说了也不听,问了有的情况故意隐瞒,不信任医生,这不但导致医生信息不全,无法有效判断,也难免会受患者情绪影响。

三是“无法找到病因的医者”:
对于腰突症患者来说,目前大多数的医者都停留在以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所致的层面上,所以这类医者几乎都不会找病因。(详见:十大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咱都被“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误导和忽悠了半个世纪

所以看病也好,普通人际交往也好,能放平心态,放低姿态,能尊重别人特别是医生这种能为患者省钱省事的专业人士,不要因为情绪而节外生枝。同时自己也要多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疾病症状等常识,能和医生作专业的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只会三个问题,医生你看几天能好?你看能治好吗?这样泛而大的问题十分钟也说不完,有的医生自然懒得解释。而应问有哪些治疗方案?生活方式注意什么?问得越具体,医生越容易解答,一般也不会拒绝作答。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特点:我们总结为“5位10症18变”:



5位:
指的是腰突症可产生的不适部位。包括腰背、腹股、臀、腿、脚五个部位。其中臀腿部位又细分为后侧、外侧、前侧。
不同的病因和病灶就会导致在不同的部位产生症状。我们感觉难受的部位往往并不是原始的病灶,而是转移后的部位。(详见:《治理腰椎间盘突出,基本不需要治理疼痛的部位!》

10症:
指的是腰突症的不适感可产生10种症状:酸、胀、痛、麻、僵、冷、烫、困、软、沉。
不同的身体特征与体质就会导致腰突症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18变:
指的是腰突症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第一类:受天气、温度等影响:
1、遇冷遇寒就会加重;
2、遇阴雨天就会加重;
3、遇热加重;

第二类:受白天、晚上的影响
4、白天轻而晚上(或半夜)加重;
5、早上起床就会加重,活动后减轻;
6、下午开始加重;

第三类:受姿势影响
7、仰卧加重但取侧卧时减轻;
8、久睡就会感觉不舒服;
9、久站久坐加重;

第四类:受动作的影响
10、大笑或咳嗽时就会加重;
11、稍微运动就气喘不舒服;
12、弯腰受限或弯腰加重;
13、后仰受限或后仰加重;
14、身体转侧、翻身等受限;

第五类:受劳累影响
15、不能走路、走路受限或走路就加重;
16、房事后加重;
17、劳累之后症状加重休息时减轻;

第六类:受情绪影响
18、吵架生气、情绪暴怒或郁闷之后加重;

腰突症是很多人人生当中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尽早尽快治疗康复,才能早日回归幸福的生活!(详见:当知道自己身体出了问题,为什么越早调理越好?

欢迎预约治理。(详见: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