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涝南旱成趋势,秋收偏逢连阴雨,河南种粮大户怎样收割玉米?

 建安视觉 2021-09-30

  

秋收偏逢连阴雨,持续半个多月的降雨终于在周二的夜晚止住了前行的脚步。周三的清晨,空气中湿润的水气仍未散开,小草的露珠还在来回滚动。刚吃过早饭,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的杨师傅就穿上雨靴来到了自家的三亩多玉米地,背着一个白色的编织袋子抢摘玉米。

  



玉米田内存了积水,与白壁镇的杨师傅一样,安阳县东部九个乡镇的农民大都是穿着雨靴到玉米地里抢收玉米。自今年7月中旬以来,河南省出现罕见大范围持续降雨过程,多地降雨突破历史极值。安阳县东部九个乡镇的农作物受灾面积20.4万亩,因暴雨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3.47亿元。持续降雨造成了部分农田积水,畜牧水产设施冲毁,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夏季的连续暴雨,在五谷飘香的金秋时节,老天爷除了散下连阴雨天气,间或还有几次短时强降雨。农村谚语:七夕立秋两相连,秋收过后快耕田。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秋收过后,马上就要对田地施肥耕作播种冬小麦了。许多农民发愁,当下的耕地墒情大,不少农田还积着水,别说播种冬小麦了,收获玉米都成了难题。

  



我国的农业生产大多“靠天吃饭”,对于洪水、干旱、台风等极端天气,种粮农民难以抵御。杨师傅说,今年豫北地区的玉米减产已成定局,甚至有的地块还可能绝收。以人工抢收来说,自己的三亩多玉米用两天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抢收晾晒,可是那些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他们承包的耕地往往几百亩、上千亩,玉米收获机不能下地,如果依靠雇佣短工抢收玉米,成本太高,估计赔钱的种粮大户不在少数。

  



有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海温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夏季主雨带的北移趋势较为显著,北涝南旱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并正在得到更为普遍地认可。专业人士介绍,我国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多寡变化存在一个显著的准20年振荡周期,降水格局大致20—30年转换一次。长期干旱少雨的我国北方地区,今后可能面临更多的强降水威胁,应未雨绸缪加强防范,增强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变能力。

  



小麦、水稻、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传统粮食作物,农业吃饱靠老天,为什么农民不选择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来减少损失呢?杨师傅以小麦为例算了一笔账,小麦种植政策性保险包括火灾、水灾、倒伏、病虫害等十几项保险责任,保费收缴标准为每亩27元,其中,农户缴纳5.4元,政府财政补贴21.6元。

  



农民种植一亩小麦最高可获得全损赔付447元,而农民种植一亩小麦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人工、机收等费用共计650元左右。由于理赔金额低,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意愿不强。2017年,河南省为响应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全省取消了玉米保险的政府保费补贴,至目前一直没有恢复。有专家建议,为保护粮食安全,应进一步完善保费补贴制度,针对不同农产品属性区别对待,对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地区,建议调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免除市县政府的财政配套,取消农民缴费,由中央、省级财政负担补贴。

  



对于当前的秋收播种情况,有关农业专家建议,为减少连阴雨天气造成的农业损失,对已收秋季粮食作物要抓紧时间晾晒工作,防止霉变。田地积水、冬小麦晚播的安阳、新乡、鹤壁等地区,应考虑将小麦品种更换为耐迟播早熟的弱春性品种,适当增加播量,提高小麦苗密度,为明年夏粮丰产打好基础。(王建安   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