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 | 秋天感冒高发,你还在按照夏天的方式生活

 素问健康 2021-09-30

2擤鼻涕、打喷嚏……最近你身边感冒的人是不是突然多了起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南方“秋老虎”的持续驻守,仍然抵挡不住气温的变化,整体还是降温了。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再加上临近国庆长假,很多人会选择这时候外出旅游,快速便捷的交通网,让很多人短时间内经历了更大的气候变化。

在气候多变的环境下,一些抵抗力或适应性较差的人,很容易患上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

深秋是感冒等疾病的高发季节

秋季容易感冒不仅和天气降温有关,还和夏季的消耗有关,“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天暑热最易耗气伤津,身体出现倦怠、乏力等症状,导致进入秋季后出现抵抗力下降,正气不足的情况。

刚刚开始缓慢降温的南方,人体正气尚未来得及恢复和调补,这个时候出现气温的骤降,再加上临近国庆长假,很多人会选择这时候外出旅游,快速便捷的交通网,让很多人短时间内经历了更大的气候变化。容易导致人体“不适应”。

刚经历过夏天耗气伤津后人体正气不足,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出现一系列感冒症状。

注重生活细节,预防秋季感冒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生活细节,依然按照夏天的方式来生活,非常容易“中招”。

不避虚实:秋分之后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已经正式进入“寒”的时候,但很多人还认为“秋冻”,依然穿得很少,尤其是追求时尚的青年女性,无视天气的变化,常常是裙裾飘飘,甚至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

《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这时虽然白天天气温和,但早晚凉意渐浓。如果这时穿得过于裸露,寒邪入侵,容易出现肺部及吸呼道疾病,引发感冒等疾病。

此时节,在秋装选择上要宽紧适度,长短大小适宜。秋季的外衣裤应用纯丝或纯棉织品或混纺品为面料,既可防秋凉,又能防燥热。

夜晚睡觉时建议要穿长衣长裤,尽量不要露肩及膝盖等关节部位,避免受寒。

贪食生冷:虽然已经进入了仲秋,但广州的气温还是有点热气的,很多人依旧不顺应整体的气候变化,还会贪食冷饮,餐凉露宿,冒风沐雨,甚至还有人吃着烧烤,喝着冻啤酒,俨然不把凉气放在眼里。

凉气的温润需要体内的阳气,过度的损耗阳气,导致阳气亏虚,无力应对气候变化,引发感冒。

情绪变化:正所谓七情内伤最容易被忽视,古人常说“万里悲秋”,秋季中医认为对应五脏的肺脏,对应七情是悲伤,情绪变化非常容易伤肺,引起咳嗽、发热等不适。

防治秋季感冒,从提升正气做起

感冒在中医中被称为“时行感冒”,是人体内正邪相争的结果。《黄帝内经》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正气,这样子抵抗力才强,不容易被感冒传染。

适量添衣。由于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出门在外适合多带外套,必要时的时候,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更应该保护好腰背部和胸腹部,避免空调风直接吹,尽量控制室内温度在体感适宜温度以上。

多饮温水。秋季比较干燥,中医认为,秋燥更容易直接损害肺脏的保护功能,很容易令人出现干咳、咽喉干,口干等问题。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多喝桂花乌梅茶,生津润喉、引火下行,对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有一定的作用。

食疗防治。大蒜、大葱、姜、食醋等,都是预防感冒的常用食品。秋季气候干燥,因此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中医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感冒,可以从日常生活饮食做起。

推荐膳食:葛根猪骨汤

原料:葛200克,生姜30克,猪肋骨半斤,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粉葛切块、生姜切丝备用;将猪骨放入砂锅中,加水炖煮半个小时,加入准备好的葛根、生姜一同加入锅中,再文火慢炖煲20分钟,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此汤可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适宜于感冒发热、身痛者。

适当运动。虽然秋冬季节以敛藏阳气为主,但运动可以保证每日阳气调动,供应一天生活所需,同时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卫外功能,建议每日晨跑半小时,以微微汗出为宜。

中药浴足。推荐选艾叶、苏叶、生姜于清水中煎煮30min,取煮好的水液沐足,每次15min,每日2次,可以疏经通络、扶正驱邪。

穴位按压。风池、风府、大椎、足三里等穴位可疏通经络,增强人体正气,预防感冒。适度按揉或艾灸,都有不错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