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盱眙道人

 祥宏讲夷坚 2021-10-01

宋代段子:宋代修道的人很多,历代估计都不少,现代也有,可能不容易碰到;故事讲到的道人可能没修成,结果被附体,最后自杀,有个问题:到底是谁杀了这个道人呢?要观察自己的念头。

【原文】


绍兴三十年,杨抑之(抗)为盱眙守。有道人不知所从来,能大言,谈人祸福或中,杨敬之如神,馆于郡治之东斋。

每招寮属与共饮,道人时时举目旁视,类有所睹。春夜过半,杨之子恂妇将就蓐,恂出外唤人呼乳医,过东斋,闻道人在室内与客语。及还,又见其送客出,隐隐有黑影自南去,固已怪之,忽前揖曰:“尊公已出厅,吾将往谒。”恂曰:“方熟睡未起也。”咄曰:“灯烛罗陈,宾客满坐,君何以戏我?”恂止之不可,遂还舍。明日,白其父,父犹谓其与异人相过,戒勿轻言。

后半月,宿直者早起,斋门已开,而道人不见。急寻之,乃在斋北丛竹间,以带自绞死矣,始知前所见皆鬼祟也。蒋德诚(天祐)时为通判,亲见之。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华亭道人||新安道人||刘黄二道人||查市道人||楚州陈道人-下||南城毛道人||朱道人治脚挛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杨抑之(名抗)做盱眙军(今江苏淮安同名县)太守。有一位道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很能高谈阔论,有时候谈人的吉凶祸福都能说中,杨抗敬之如神,把道人安排在军衙门的东斋里居住,还经常招呼同僚和属下官员跟这位道人一起喝酒。席间,道人时常抬眼往旁边看,好像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有个春天的半夜,杨抗儿子杨恂的妻子要生孩子了,杨恂出门招呼人去找接生婆,路过东斋,他听到那道人在房间里跟什么客人在说话。等杨恂完了事回来的时候,又见到道人出门送客,隐隐约约好像有黑影往南走了,这时候杨恂就心下起疑了。此时,道人忽然过来跟他作揖行礼说:“您父亲已经出了正厅,我要去拜见他。”杨恂说:“我父亲正睡的香呢,没起床呢!”道人很诧异的说:“正厅里灯火辉煌,宾客满坐,你为什么这样戏弄我?”杨恂看无法阻止这道人要去拜见父亲,于是作罢,回到自己的房间。第二天,他跟父亲杨抗说了昨夜的遭遇,父亲还认为儿子跟这位“异人”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警告他不要瞎说。

半个月后的一天,衙门里有值夜班早起的人,发现东斋的门已经打开了,但道人不见了,于是赶紧去找,发现他在东斋北边的一片小竹林间,已经用布带子把自己绞死了。这才知道,之前杨恂看见的那离去的“黑影”应该都是鬼怪。蒋德诚(名天祐)那时正做盱眙军的通判,他亲眼见证了此事。

【祥宏点评】:盱眙,在宋代经过几番的“军”、“县”调整,有时为军(州级行政区),有时为县;乳医,接生婆;杨抗,字抑之,现江西上饶人,曾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做淮南西路转运使;看来,这位道人很大可能是被附体了,所以他能谈论别人的吉凶祸福和看见一些不存在的事,就是被上身的结果,“上身者”极大可能也是害他的人。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9-《夷坚志》中的道人道士)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