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面对衰老

 成靖 2021-10-01
2021-09-26 16:26·中国医学传播网
如何正确面对衰老

1.衰老是什么

古有皇帝痴迷“仙丹”以求长生不老,当代亦有各种宣称能“延长寿命、恢复青春”的“仙丹”。

但众所周知,衰老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生命个体走向自然死亡的必然过程。生物体就如一架非常复杂而精密的机器,使用时间长了,总会造成各种磨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人也是一样,无论是器官,还是细胞,甚至分子都会逐渐受损,代谢废物不断堆积,最后总有丧失所有功能的时候。这种类比容易被人接受,但是衰老具体的机制是什么呢?

目前尚未明确。衰老比较公认的概念是指绝大多数生物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不可逆的衰退过程,可分为两类: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前者指成熟期后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过程,后者是由于各种外来因素(包括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老年性变化。

如何正确面对衰老

2.衰老是老年人的百病之源

国际顶尖的《Cell》杂志在2013 年发表过一篇重要的综述,将衰老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九项: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改变,蛋白质稳态丢失,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干细胞耗竭和细胞间通讯改变。

而对于人体来说,衰老体现在身体屏障的完整性降低和对入侵病原体抵抗功能的不断衰退以及免疫系统敏感性增加,使得个体对疾病易感,增加了老年人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感染等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大量的研究表明,老年病的发生与衰老密切相关,是老年病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衰老本身比疾病更重要。

中医对人体的衰老过程有较为细致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记载了人年四十开始出现“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年五十则“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如何正确面对衰老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第三》中对衰老的症状有更为详细的描述,认为人年五十后逐步出现“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健忘嗔怒,性情变异,食饮无味,寝处不安”等症状。

年老之人,脾肾不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虚弱,气血津液运行迟缓,气机不畅,常兼杂瘀血、痰湿、气郁等问题,衰老的病机错综复杂,本虚标实。

中医对于衰老的病机有深入的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提示“肾气衰”为人体衰老的核心病机。脾胃功能衰弱亦为衰老的重要病机,《景岳全书》云:“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胃气无损,诸可无虑”。《临证指南医案》云:“老年纳谷为宝”。故临床常运用益气健脾和胃方药,使老年人脾胃功能得以改善,纳食增加,气血渐充。

3.面对衰老,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要明确,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其生物学意义是给新个体留下生长和生活空间,以保持该物种在地球上的生存和延续。因此,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长生不老只能是一种传说及美好愿望。而对于宣传“延长寿命、恢复青春”的各种虚假“现代仙丹”,必须要予以鉴别和摒弃。

其次,衰老是可以延缓的。抗衰老是指基于衰老的机制,采取各种方案和保健品及药物延缓衰老进程的主动保健体系。通过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综合应用中国传统医疗养生知识,适当应用相关药物,都可以预防老年疾病发生发展,延缓衰老进程。

如何正确面对衰老

再次,面对老化和衰老,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科学的态度面对,相信衰老可防可控可延缓。老化是人类的自然进程和必然趋势,老年在这一进程和趋势中处于最终阶段。在古代,人类平均寿命不过二三十岁,衰老的进程来的更早;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6.7岁,同时还具有相对自主的日常生活能力,衰老的进程其实已经延缓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学水平的进步以及国家对医疗健康投入的增加,抗衰老必将取得进一步的成果,未来衰老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延缓,老年人的健康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来源:伍文彬大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