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古桃花潭

 老广众 2021-10-01

今年(二零二一年)九月底,早已过了秋分时节,皖南地区仍还是三十五度的高温,这秋老虎就是赖着不走啊。

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困在家里很长时间了,都快长毛了。不久前,发现朋友圈里有去桃花潭的旅游信息,老夫聊发少年狂,就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一个安徽江南人,要说没去过桃花潭,那真是丢人。因此,就携妻冒险前往了。

整个行程,是有很多看点的。乘车险险地过了皖南川藏线,又步行走过了皖南蜀道。游览了水墨汀溪,又参观了黄田古民居和查济古民居。美丽的山川风光和古典的徽派建筑,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但真正可大书特书的,自然还是桃花潭。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之所以因为有了李白的《赠汪伦》,于是乎,这一千多年来桃花潭就成了文人骚客,莘莘学子的向往之地。

很小的时候,我就会背诵《赠汪伦》,也知道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实地去看看,还一直是吾之向往的。

六十年代末,我当知青的时候,曾参加过离桃花潭不远的黄村青弋江运河的修筑,当时那个年代,是根本没办法去看看的。

也曾去过黄山,也曾路过泾县,由于是集体行动,也没办法独自绕道去桃花潭游玩。没想到怀古桃花潭的夙愿这次终于得逞(如愿以偿)。

由于是新冠疫情期间,游人特别的少。万家酒店门可罗雀,老街深巷难得见有人影,开着的店铺里,老板比顾客多,停开的游船数比游客多。文昌阁里的和尚也比游人多,更不要说,比游人多的多的是各种工作人员。

天气很热,但这也是深秋了。没看到十里桃花,但见着了很多桃树。没看到千尺深的桃花潭,但见着了浅浅的,却也清彻的青弋江,没听到踏歌声,但走过了踏歌古岸,登上了踏歌台阁。也乘舟过了江,进了万家酒店,瞻仰了汪伦祠。

总的来说,不虚此行,夙愿得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