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禄堂武艺的冰山另一角

 张韵波 2021-10-0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9f49fa0102zudp.html

孙禄堂武艺的冰山另一角

 (2021-09-03 10:21:55)

有人问:孙氏拳进行劲力训练吗?

答:据我了解孙氏拳劲力训练体系广大精微,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都是开启和完备内劲的体用,即使在孙氏三拳的入门阶段,既有无极式两足如立空虚之地、三体式浑圆一气之意与六合整劲之势融合一体以及一根筋顶拉贯通周身等练法,也有抖80余斤重镔铁枪、拉铁胎弓、马上连发五箭追成一线及站立于飞奔骏马上轻捷如风且安稳自如这种练法,培育至中和、至虚灵、至整爆、至通透之内劲。

关于孙禄堂先生的劲力极为传神,杨明漪先生在《近今北方健者传》中记载,他目睹孙禄堂先生“体不及五尺,貌清癯,骨如柴,腹如饿状,无努张之致,而力无穷。”并能 “两足离地,手足贴于墙上,身离墙外,如弓形,”即以手足将身体吸身于壁,此为中西学所不能解释者。李振山先生目睹孙禄堂先生骑马过门洞时,以两手扒着门洞上沿,两腿夹着坐下骏马,使骏马四蹄离地,手指力量惊人。孙剑云老师讲,江苏省国术馆师范讲习所开课时,她父亲让百余人一起来抓自己,孙禄堂先生或从人隙中穿梭、或从众人头顶上飞过,往来如入无人之境,直到众人气喘吁吁,也没有人能摸到孙禄堂先生。又据孙禄堂先生自述,他自己20余岁时,就能行止坐卧周身各处扑人于丈外,无时不然。而孙禄堂先生以内劲制服李景林先生,令李景林先生当即以师礼事之,堪称佳话。尤其是孙禄堂先生躺在地面上以其内劲一瞬间同时破解并制服5位日本柔术家的固绞,此事被日本武士家族研究至今,仍不明其所以然。上述这些劲力是如何练成的,皆非我能言者。

孙剑云老师讲,早年家里的练功场地有标准的地面制作与设置方式,场地内设有两口浅井,井内各置大缸一口,缸内填上铁砂,缸四周包裹着用粗麻绳编制的网罩,以八十斤重的镔铁枪穿过网罩,担于肩上练习蹲起。若将每个缸里的铁砂填满能达到600斤。故练习蹲起时的最大重量能够达到1200斤。这是孙禄堂先生早年时练功场地的设备之一。但到了她父亲晚年回乡教授刘如桐等人时,已经没有这些场地设置了,因为教授他们的内容就是站无极式、三体式,练习五行拳和孙氏太极拳,似乎对场地的设置要求没有那么高了。

 

我们今天练拳的内容就是孙禄堂先生晚年回乡时教授乡人的那些内容。这个内容的重点是开启和体用金丹即中和之气。当然即使是三体式、五行拳、孙氏太极拳也有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的程序。以三体式为例,今天极少有人了解当年江苏省国术馆师范讲习所练习的三体式,所谓孙氏临界(极限)三体式(见下图)临界这个名字是笔者起的,但这个练法是当年的孙禄堂先生传下的,而且是传给那些有武艺基础的人练的。这个三体式与孙禄堂先生在《形意拳学》第四版中示范的那个三体式是不同的。因为那个《形意拳学》第四版中三体式是为了针对没有武术基础的人练的。所以,后来章启东先生就以《形意拳学》第四版中三体式为模本,又进一步降低难度制成挂图以普及。

孙禄堂武艺的冰山另一角

江苏省国术馆师范讲习所练习的孙氏三体式

因此,今人研修孙氏拳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应该对孙氏拳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中华武士会秘书杨明漪先生为济南名学者,后参加同盟会,并成为中华武士会秘书,他所见各派武艺60余家,对当时的武艺不仅见识广,而且所在的平台甚高,具有那个时代的代表性。杨明漪先生在谈到孙禄堂先生的武艺时说:

至涵斋(即孙禄堂先生,笔者注)功候之纯、学问之邃,予浅陋未能窥其深,不敢赞一词也

杨明漪先生在他的《近今北方健者传》中唯独对孙禄堂先生的武艺和学识给出如此至高的评价,记录了孙禄堂先生的武艺浑灝无际、深奥莫测风神之一瞥。

杨明漪先生的《近今北方健者传》出版后得到当时武术界的普遍认同,而且杨明漪先生并非是孙禄堂先生的弟子,亦不以传授孙氏拳为业,故所述应属客观。

我讲这些的目的,是告诫我们研修孙氏拳时不要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以为孙氏拳就是这点东西,也不要胡编乱造,如有人编造出一个《孙氏太极拳道功》,这就是因为他不懂孙氏太极拳,所以才会编出这样一个所谓的“孙氏太极拳道功”。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孙氏太极拳本身就是与道相合的武艺,从一开始练就的就是金丹,孙禄堂先生又将其称为内劲,其劲路的起落开合走的就是奇经八脉,有调息、息调、息无三步功夫,由此开启、完备和体用金丹,这是孙氏太极拳理法、技法的核心,这在孙禄堂先生《太极拳学》中表述的非常明确。因此根本就不需要再搞一个什么“孙氏太极拳道功”,而且这个“孙氏太极拳道功”的练法不符合孙氏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所以这是不懂孙氏太极拳的人才会这么编。

研修孙氏拳一定要研读孙禄堂先生的原著,并且要以史料记载为依据进行辨析,一些貌似复杂的事情就容易分辨了。

孙剑云老师在世的时候要我帮她写回忆录,孙剑云老师是从她幼年时的经历开始回忆,回忆到她文革前后的时候,由于两个原因,后来这件事情没有做完,其一是孙剑云老师对我在《武林》上写的“绝响余音——津门张烈”这篇文章有意见,孙剑云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后很生气,孙剑云老师批评我说:“虽然你这篇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问题,但文章的题目不对,给人以误解。当年我二哥教张烈,是按照张烈以前学的功夫量身定做的,很多都不是我们家的东西。怎么能说是绝响余音呢?”因为这件事,有一段时间孙剑云老师没有再跟我讲述她的回忆。直到孙禄堂先生铜像完成后才又恢复跟我讲她的回忆。由此也反映出孙剑云老师虽然对门外的那些人说什么、怎么说甚至怎么编孙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都不较真,但对我的言论要求严格。对什么是孙氏拳在我的笔下不允许有任何混淆。这也就是我后来为什么不惜得罪很多武术界的人,强调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独创的武学体系的三大基础之一,其理法体系与其他太极拳包括与郝为真的武氏太极拳都存在的根本性的不同。这就是孙剑云老师的观点,当然也是我的观点。只要去看看孙剑云老师晚年编著的《孙氏太极拳剑》一书就一目了然。其二是2002年孙剑云老师去了保定居住,联系就少了,所以孙剑云老师对她在文革前后经历的一些事情就没来得及跟我详细讲。2003年清明孙剑云老师要我去保定,要我协助她编写《孙氏形意拳剑》和《孙式八卦拳剑》这两部著作,但是很遗憾,我还没有开始动笔,孙剑云老师突然病情加剧,住进医院,于当年102日去世了。

我们研究孙禄堂先生及其武学体系也好,研究孙剑云老师及其武艺、观点也好,一定要全面的认识,否则将有悖于事实。

:

  据孙剑云所述,她家里有两杆镔铁枪,一杆80余斤,一杆40余斤,此外,她家里还有三张铁胎弓,是她父亲孙禄堂早年所用,孙禄堂晚年时仍能一下拉开三张铁胎弓。自从孙剑云记事起,到她家里的拳师没有人能拉开这些铁胎弓。另外她父亲孙禄堂能够在骑马飞驰中,连发五箭,前后追成一线,射入百步之外的一个鸭蛋大的洞中。另据中央国术馆《国术周刊》“国术史”记载,孙禄堂能在他人骑马飞驰时,从后面跃上马背,站在马背上,并使身前的骑手浑然不觉。

  据李振山之子李福利讲述。

  据孙剑云撰写的“缅怀我的父亲孙禄堂”一文。

  据孙剑云讲述,又据孙禄堂撰写的“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一文。

  据上海《新报》1931117日报道

 

  据杨世垣先生所述,此事发生在1930年初,上海爱儿缙路6号,杨世垣先生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