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字奥秘

 心理咨询诊所 2021-10-02

今日为读者讲解汉字“不”的字象和含义的由来。

“不”字在汉语中使用十分频繁,主要是作为否定意义使用。词性主要做副词性使用,也有助词、名词和形容词性的用处。

“不”字虽常用,但对“不”字之象和其含义的来历,自有汉字词典开始就无正解!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不”字的源流字形和字象。

文章图片1

“不”字古今字形,隶书前几无变化:下面是三根分叉的线条,象树木的根须,上面是倒三角形,其中最上面一横较长。

“不”字上面的倒三角形似曾相识,原来我们在讲“辛”字时讲过,是兑卦符号,表示砍断、掐掉之类的意义。于是“不”字上部的符号就可理解成将上部树干砍掉的意义。这时,整个“不”字就是一个砍掉了树干的树根的象。

实际上“不”字的真实意象就是如此……一个砍掉了树干的树根。

虽然我们知道了字象是什么,但离理解“不”字含义的来历还有点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易学知识的差距,现代人普遍缺乏的知识。

我们要理解易象,就先要理解阴阳的概念,学会用阴阳观分析物象事象,才能掌握中化文化的精髓。

阴阳是针对事物的属性而言的,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事物。比如数量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单个为阳,两个及多个为阴,阴阳是对“数量”这个属性进行的定义,而不指某个具体的事物。这样理解阴阳,才算真正理解了,否则夹杂着具体事物的象的阴阳就没有真正理解阴阳。

当我们知道了阴阳的概念后,我们就尝试来分析一下“不”字。这个被分析的“不”字就是现下的太极。

“不”字根须有三条,是多,所以为阴,位置在下。树桩为一,是阳,在上。于是整个“不”字的意象就是阴下阳上的卦,也就是“否”卦。

由此我们知道了“不”和“否”字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也就是“不”就是“否”,“否”就是“不”。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不”字在历史上可做“否”字使用的道理了。

“不”字为什么有否定的意义呢?这就要懂得易卦的动变原理。否卦下卦为坤阴,在下卦代表了事物变化的初始状态。否卦上卦为乾阳,在上卦又代表了后来的状态。于是整个否卦就有事物从开始时的阴,变成最终的阳的状态,也就是有走向反面的否定意义。所以这个树根桩的“不”字就有否定的意象。

易学的玄机就在于此,若能悟透一些,就有可能认识中华文化,否则就会象许慎一样,在汉字的外围乱转而无法达到真理的彼岸。

让我们来看看过去的错解:

【不,汉语一级字[1],读作bù或者fǒu,最早见于甲骨文[2]。其本义为名词,指未经缔结构造而直接使用的树杈上的原始巢居;后引申为禁止、不要,还可表示不是、非等,以上读作bù;“不”借为“否”时,读fǒu。】

此解将“不”字字象解为树杈上的巢居,象吗?

又是怎么引伸出的那些意义,谁能明白?

混乱不合逻辑,古今汉字表意解释的最大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