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济河从俺村前流过 | 作者:何延生

 大河文学 2021-10-03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广济河,又名五丈河,属沁水支流,自济源县北分沁河水东南流向,经沁阳、温县、武陟流入黄河。
广济河流域沿岸一带,良田万倾,土地肥沃。沿河两岸农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庄稼年年丰收,他们世世代代分享着广济河水系带来的禾丰田润的美好光阴。
广济河就从俺老家的村南边流过。在我青少年时期的印象里,她那清澈见底的河面,潺潺流水的声响,两岸杨柳树梢上的喜鹊叫声,孩童们在河岸上追逐嬉戏打闹的场景,这美好记忆的画面一幕幕在我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来。
记得小时候,下午一放学就撒腿往家跑,把书包扔在窗台上,挎着篮子拿上镰刀,约上几个小伙伴就跑着去河边割草。来到广济河边,先是撒欢子相互辇着疯耍一阵子,然后就到河岸下去割草。
这里的野草丰富茂盛,有鲜茅草、水芹菜、鱼草、野莆草、牛耳朵蒿等等,都是生产队里牲口喜爱吃的草料。
我们几小伙伴自然有序排成一个队列,各自寻找好自己的战斗领地,用石头剪刀布决定每个人摆放草的东西南北方向,好在收草时能找准自己的收获,不会去错收了别人割的草。开始割草时,听不到说话声,只听到喳喳喳的镰刀割草声,还有头顶上一群群麻雀鸟儿盘旋飞翔的鸣叫声。
不一会的功夫,小伙伴们每个人都抱了一大梱鲜嫩的牛草,又整整齐齐地装进篮子里,然后把镰刀别在篮挎里,将一篮子草扛在嫩小的肩膀上,哼哧哼哧着向生产队的饲养室走去。
七八十年代的广济河常年流水不断,河里的小鱼上下来回地游着,尽情享受着它那自由自在天性。河岸两边近水的小洞里还有螃蟹泥鳅,经常有大人和小孩子们在这里抓捕,带回去解馋。河床的浅水淤泥里生长着河蚌和河虾。那时候河里没有污染,自然生态完美,是鱼虾河蚌和蚂蚱虫类生长的天堂。
广济河上有一片芦苇荡,生长在河的两岸,大约有一千多米长的区域范围。每年的春暖花开时节,幼嫩的芦笋趁着春天的温度破土而出,一个个争抢着露出尖尖的脑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光彩。
没有几天的功夫,整个河岸上河坡上神奇地长满了一地青绿的芦笋,好像是千军万马的士兵在接受检阅,一个个笔挺地站立在操场上,在明媚春光的映射下焕发容光。
到了夏天,芦苇长到一丈多高,苇叶茂密地挤在一起,有大风吹起,嗖嗖嗖的声音响彻河的上空,同时也招来鸟呀雀呀来这里安营扎寨筑巢生活,时有野兔野鸡窜来飞去,偶有狐狸出没,营造了一派绿色生态自然环境。
秋收种麦过后,芦苇到了收割的季节,苇叶由青绿变浅黄,熟透了的芦苇全部都换了一身戎装,像一群即将退伍的老兵,等待着回归家乡。生产队组织社员们全体出动,有的割苇,有的扎捆,有的装车待运,热火朝天的收获芦苇场面,是那么热闹喜庆,又是那么宽宏壮观。芦苇运到打麦场上,整齐划一靠墙堆放。在将来它会派上更多的用场,打苇子薄盖房子晒棉花用,编苇子蓆卖给供销社由国家分配用途。
随着时代的变迁,广济河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那美好的记忆铭刻在脑里,昔日的清澈流水鱼虾任游和两岸绿柳鸟语花香的景色早已不复存在。
去年初冬我回乡省亲,偶然路过广济河,驻足停留,思绪万千,只见河床干涸没有河水,遍地杂草枯叶,散落一地废塑料袋和纸霄,河岸低矮无土,曾经的截水闸门只剩砖石破框,当年的砖灰结构小桥易为平地,荒芜的让人两眼酸楚。
听过路的一位大叔讲,广济河由于长期缺乏管理,致使河水中断,村民在河中开荒种树,还有一些村民将生活垃圾和粪便向河中倾倒。
广济河如今的现状,令人惋惜,如何焕发它的昔日风采,那是另一个话题。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人们依然幻想着再现广济河的当年绿色生态景象。

作者简介:何延生,网名言为心声,焦煤集团退休职工,高级政工师,性格乐观向上,喜爱写作、书法,时有作品在省市报刊和网络平台刊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