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做了20多年记者,其中10年是在医院采...

 wwhhyy7277 2021-10-03
我做了20多年记者,其中10年是在医院采访。很多医生朋友问我,你在医院里什么都见过了,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我说咱们太缺一样东西了,死亡教育。医生朋友说,你跟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有一个患者在最后的日子才知道自己疾病的真相,他特别愤怒,说你们一年前告诉我,我就能提前做好多安排,现在什么都来不及了!
逃避和不接受现实这个问题全世界都存在。美国一个医生,名叫阿图葛文德,拿了斯坦福,牛津,哈佛三个大学五个学位的学神级医生,在医院看到太多人在过世之前,遭受了过多本该避免的痛苦。在调查了大量的案例之后,写下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
阿图医生在书里提到的观点和案例,我自己也亲眼看到过很多,有特别的多的故事和感想和大家分享。
阿图医生是哈佛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但是他几十年的深刻感受是,我们都把医生的任务搞错了。医生的真正目标是助人幸福,而不是用各种技术粗暴地治疗。人类必须承认两大局限,寿命和技术。衰老之后,人的血管变硬,骨头变脆;心脏变大,肌肉萎缩,这是无法阻挡的。阿图医生画了三条曲线。古人的寿命平均30岁,生命就像一条断崖戛然而止;现代人类有医学的帮助,让它不再是直线下落,而是这样起起伏伏最后走向终点。但还有一些受慢性重病折磨的人,长期低质量地生存,直到最后。
但是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个局限,给晚期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曾经多次拍摄气管镜手术,患者平躺,在气管镜插入的一刹那,几乎能原地整个弹起来,憋得满脸通红。检查结束之后,咳得惊天动地。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看不到希望,但插满管子的人有多痛苦。
阿图医生自己的父亲也是个医生,70岁的时候在脊柱里,发现了一个巨大包块。阿图医生和专科大夫深入交流之后,决定采用安宁和缓治疗,也就是尽量减轻他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而不去激进地治疗。在两年多的生存期里,父子俩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完成哪些心愿,更好地陪伴家人,而不是病急乱投医。他们一家是印度裔,父亲在家里平静地过世之后,他遵照父亲的遗愿,把三分之一的骨灰洒在恒河,并喝了三杯恒河水。作为医生他特意提前吃了药,但还是感染了贾第虫。这个细节也说明了,他在不折不扣地完成父亲的心愿。
阿图医生特别有感触,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一个人的目标是幸福,而不仅仅是呼吸和心跳。当你明知道他已经无可挽回的时候,更有意义的是关注他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比如疼痛,孤独,最想见的人,没有达成的心愿等等,而不是一再考虑手术和抢救。
让亲人平静地离开,也许是最好的告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