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10月2日到10月3日日记

 Richard_X 2021-10-03

何梓灏/何思源家长来书院把孩子接出去以后,其他的孩子看起来就没那么有心思安心学习了。幸好3号这一天,他们能够自由安排。何梓灏进入了突破班以后还在写计划排课表的阶段。

今天还来了一波家长,说是跟冯燕老师熟悉,我就让冯老师去接待他们,后来中途插进去听了一下,发现这些家长对新教育完全不了解,因此也就没有插话,让冯老师继续跟他们沟通了。

让黄尉朗和胡啸天两个人打扫垫子教室,但是他们打扫的并不用心,因此今天返工了两三回,搞到将近中午才最终把垫子教室卫生搞完。黄尉朗的态度还有待时间的验证,胡啸天本来就是懒懒散散,能怎么偷懒就怎么偷懒。通过劳动对他进行改造,让他明白做任何事都要学会付出,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短时间内也不一定能看到明显的作用。

难得10月3号孩子们可以自由一天,10月2日就在做功课,看3号带苏晴到哪里去活动一下。想到上一次活动好像还是2020年一月在成都的时候了,当时带着他和冯伟杰到成都科技馆,成都公园啊,还有双流图书馆啊这些地方,他们玩的很开心。

10月2号晚上让苏晴住在了我的寝室,这样的安排,方便第2天早上能够早一些出门。10月3号早上5:40到停车场拿了车。把车简单清洗一下,把外面的鸟屎初步擦掉了,导航到江畔古村。

一路上留意观察,看到既没有什么超市,也没有什么可以吃东西的地方。因为还没有吃早餐,所以到了万和这个地方,一看有一个小的集镇,就停下车,在超市里面买了一点点零食,另外打听了一下哪里有早点吃,就到集市上,找了一个早点摊,我和苏晴一人吃了一碗鸡蛋面,然后两个人共享了一个麻团和一个南瓜饼,没想到这个摊位上的麻团还真好吃,后来我就又加了一个麻团。一顿早饭一共吃掉15块钱,可见的现在的物价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鸡蛋面是现做的荷包蛋,然后再加了蔬菜,加了酸菜,加了辣,现烧了面汤。虽然说口味与江苏的完全不同,但是现烧的还是比较放心,面的味道也很不错。

吃面的时候,向老板打听江畔古村在哪里,老板说,自己是江西本地人,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所谓的江畔古村,他认为是没有那个景点的。这好像泼一盆凉水泼在了头上,因为我们兴致勃勃地跑过去,就是要想看到江畔古村,传说中的状元桥,状元塔和千年古樟树。而这都走到一半多的路了,又被告知没有这样的一个景点,真是有点扫兴。不过既然网上的攻略里有图片为证,相信那几个风景还是应该在的,所以吃完早饭,向老板道了谢,我们继续坚定地往江畔古村前进。

车开着开着就走到了很小的路上,这个时候不禁担心,如果只有我一部车这样开过去还行,万一有两车交会,怎么避让呢?好在我们出门比较早,另外一方面,这个地方看起来也挺偏僻,确实也没有对向来车。这一路上,狭窄的地方,倒也过得挺顺利。在期待当中,导航说到了,可是眼前的这个地方我看傻眼了,前面是个断头路,再往前走就是一个大工地,而且看起来这个工地也没有通向哪里,四处张望,也看不到古村的任何影子。难道早餐店老板所讲的是真实的,不存在这样的一个古村?既然跑到这儿了,就有点不甘心,所以还是四处转转吧。先转路的左边,有一个岔道口,走进去看了一下,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房子,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的周围同样也是很久没有人打理,都是乱七八糟的样子,正在说着,这就是古村,想往里面走走看看,结果却发现突然又回到了原路上。原来这一小片就没有几栋房子,而且这条路只是在原来的路上绕了一个小圈子而已。

既然回到了主路上,再看看有没有别的岔道吧,又看到有一个岔道就继续往前开,开了大概一里路的样子,就发现昨天在做功课的时候看到的古桥出现了,心里那个高兴就别提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找到地方了。

这个古桥不知道有多古老,路面也只有一辆车可以通过的宽度,我开过去的时候没有多想,就直接过去了,现在想来还是有点后怕的,我们没有思考,这座桥到底能不能承受车的重量和碾压。过了这个石桥,前面有一个小拐弯,拐过去就发现是一个停车场,就在这儿停下吧。反正也要去看一下古桥的,停好了车以后才发现这个地方有一个石碑,上面就写着:江畔自然村。原来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啊。




我和苏晴下车去看。这个古桥很古老,叫做南无桥,是清朝时,本地的一个长者孙启东个人捐资修建的。桥都是石板做的原材料,最上面现在还铺了一点水泥,但看得出,属于质量比较一般的水泥。不过居然还能够过车辆。时不时的就有本村的村民骑电动车,甚至开汽车经过的,看来这个桥的质量还是非常的好。我们绕到桥的下面,我给苏晴讲解了一下石拱桥。由于古代的时候没有水泥可以粘合,所以都是靠石头和石头之间本身的重力,靠人工巧匠的设计,架好了石头以后把架子拆掉,这些石头自然往下垂,而由于石头的形状排列缘故,所以它自然受力,能够承受上面的分量,当然还得承受石头自己的分量。苏晴看了也表示,石拱桥真神奇。拍了几张照以后,上来岸边,发现千年古樟树就在旁边。这棵树确实年代久远,因为不仅是非常粗大,而且上面也有岁月的痕迹,但是这棵树对于我们来讲是完全没有感觉的,因为我们古林书院旁边就是一个古林,像这样的树在古林里面至少有二三十棵,看得太多了也就没有感觉了,要是刚从外地来,可能还会发出"哇!"的赞叹声呢。

继续往村子里面走,三个在网上攻略里面有的景点,我们已经看到了两个,就剩下一个状元塔还没有看见。

几只鸡在悠闲地觅食,完全无视我们的存在



植物之美


祠堂

好大的瓜

于是就在村子里面走走拍拍照,遇到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就打听一下状元塔怎么走。这个老先生给我们指了另一条路,我们觉得在这一段路上可能还有风景,还要看一下,然后再回头走,于是又往前走了一段,然后再回头。照片拍出来应该都还不错。





新房子与老房子合影


鸭子在戏水,抢食

回头走啊走,好像走了有将近一里路了,还是没有找到所谓的石塔,于是又问询当地的居民。他们很热情地给我们指了路,我们又继续往前找,当然也走错过两回,最终大概走了两三里路的样子才找到了石塔,但是发现时,它在一条小溪的对面,我们的这条路是无法到达石塔底下的。于是只能远远的望着石塔拍了两三张照,王苏晴还捡了一根状元鸡毛。举在手里展示,也是挺滑稽的。



由于没有拍到质量较好的照片,此处用到的是网络照片

走过来的时候不觉得路远,走回去的时候便觉得路远了。由于不愿意走同一条路回去,所以走了一条新路,但是凭感觉,发现好像路有点不太对劲,于是又问了一下路,当地村民也很热情的给我们指了路,并询问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告诉他是从江苏来的。

终于,找到了停车的地方,上车的时候车已经被太阳晒得挺热的。今年全国的天气真是热得奇怪,到处都挺热,连无锡现在也很热。

下一步就导航去白鹭洲书院了。早餐店老板说白鹭洲书院很远,当然从当地人来说起来跑三四十公里去一个地方是比较远了,但是对于我从外地来的话,1000公里都跑过来了,三四十公里又怕什么呢?其实直线距离还是很短的,此处直线距离离白鹭洲书院大概只有20来公里。既然国庆节高速公路免费,那就舍近求远,走一条远一点的路。走高速公路的话红灯比较少,速度反而还快一点,虽然绕的路多一点。

车上了高速公路。今天是10月3日,往日如果走这条路的话,开一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够在前后看到一部车,但今天这个路况就基本上等于平时我们在江苏高速公路上看到的车流量了:前后不仅都有车,而且排的还相对比较密。说明免费通行还是有诱惑力的,毕竟我们也是,因为今天还是免费的,所以选择走上了高速公路。

来到吉安高速公路服务区,下车去倒了一点热水。现在疫情期间,去高速公路服务区真的是很不方便:不仅要戴口罩扫码,而且只有一个入口,平时去厕所都相对还比较方便,现在去厕所那是走了不知道多少路,好远。还好,只是检查了绿码,没有像兴国服务区一样,除了检查绿码,还要检查有没有打疫苗,没有打疫苗的还要拉去强制打疫苗。

下了高速公路,查攻略知道还要走一段路,但是不知道的是这段路的限速,一会儿是70,一会儿是60,一会儿是50,一会儿是30,居然到最后还有一段路限速是20,况且限速二三十的上面还有摄像头。难道是因为高速公路上不收费了,所以要从普通公路上罚款罚回来?真不知道设计这个道路时速的人是怎么想的,二三十这样的速度在市里面怎么开汽车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汽车在市区开二三十还有什么用?

没办法,为了避免罚款,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开吧。油耗量明显的上升了。看到了赣江,知道离白鹭洲书院不远了,一拐弯,很明显是往白鹭洲书院去的一座桥,看到路口说疫情期间家长请勿进入,我还有点纳闷,到底是什么情况?结果过了桥一拐弯到了一个学校门口,抬头一看是江西吉安白鹭洲中学。


校门紧闭,看来是过不去了,停车下来询问一下吧。门口有三个警卫,我上去打招呼说:“你们好!我想问一下导航导到了这个地方,是白鹭洲书院,结果发现是白鹭洲中学,请问白鹭洲书院怎么走?”看他们的表情一点都不惊讶,说退出去,走旁边的一个栈桥。我显然还是没有明白,他们说导航都是这么导的。这个时候我打量一下校门,发现校门的右侧写着白鹭洲中学的发展历史,一二几几年到一二几几年是白鹭洲书院一四几几年开始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啊?我想这个白鹭洲中学真是历史悠久啊,而且在一个江心岛上,环境真的非常优美,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询问了一阵,终于搞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是说要退出去,然后从旁边的一个栈桥上白鹭洲书院。退出去了以后就到处停找停车位。

吉安这个地方停车比无锡容易,而且也不收费,但偏偏今天是10月3号,看起来,到白鹭洲书院这个地方旅游的游客还是挺多的,走到旁边的一条大马路上,虽然说路上有好多画好的停车位,但居然全部停满,一个空位都没有。再一转弯进入另一条比较主要的道路,走了将近300米,仍然是一个车位都没有。没有办法,那么再回过来绕一圈吧。沿着刚才走过的路再回过来,细细看仍然是没有车位。过了白鹭洲公园两个路口有一条挺小的路,开进去,这边的房子在维修。再往里面走,看起来好像是有停车位的,于是就往里面走走试试看。果然,到了一个岔路口就有一个像学校一样的地方,这里就有车可以停的地方,居然还有两个车位,顺利的停了车,正在担心旁边一个老爷爷带着孩子坐在那里的,他会不会是收费员?发现他自己已经走到路对面去了——真好,在吉安的这个地方划线车位居然也是不收费的,这比无锡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停好车,随手拍一张。如果不记得车停在哪里,还可以凭照片打听

不过,这样的话,下车地点离白鹭洲书院就有点距离了,但是远也有远的风景,看到了赣江上面一座三个拱的桥,挺有特色,也拍了点照。然后沿刚才的记忆返回白鹭洲书院。






拍这张照片时,一束光照下来,正好照在书上,美不胜收

路上江景美不胜收,花儿也开得很好,白鹭洲书院的钟楼前面的碑林都挺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想要拍一个碑,结果有一家4个人,女主人明明知道我们也想拍照,但是她就是横一张竖一张,两个人拍完了三个人拍,三个人拍完了换人又拍,没有一点点肯让的意思。当然现在这些事情也难不倒我们,我们就在当时暂时不拍了,反正我们回来的时候也要经过这个地方,到时候再拍呗。等到我们走的时候,他们这家年纪大的两个人倒也有所察觉,说人家已经等的不耐烦了。这个对我们来讲其实一点都没什么。现在我已经至少学会了做不粘锅吧。

走了大概有一里半地的样子,终于见到了白鹭洲书院栈桥入口处,栈桥的前面有一个玄关,玄关上写着白鹭洲书院的字样,拍了照绕过玄关以后就是栈桥了,这一段实际上是从赣江边走到白鹭洲书院的通道。








虽然只是一个江心岛,但这一个栈桥也有两三百米长,做的非常考究,地板上用的木材料也明显的比较好。雕梁画栋,游人众多,大家都在小声交谈或者是坐在那里静静的享受着江风吹拂,我们到的时候大约是10点左右,江风吹来,还真的非常凉爽。迫不及待的走过了栈桥夏栈桥了以后就到了白鹭洲书院了。其实这会儿我们对白鹭洲书院了解的还是很少。

进去就看到了很多的名人雕像,也有一些很古的建筑,当然这些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毁了建,建了毁,现在留下来的大多都是明清时期重新修建的。直到见到文天祥的雕像,才开始了解白鹭洲书院的历史。原来文天祥就是白鹭洲书院的学生,而文天祥又是当了当时的状元,真是了不起。想想800多年前,一群古人在这儿学习,文天祥,欧阳修,还有一些历史上的名人,都在白鹭洲书院走出去。能够到古人读书的这个道场来,真是三生有幸。这个书院从介绍的历史来看,至少应该有800年历史了。










旁边紧挨着的就是白鹭洲中学。这个中学怪不得这么牛气,以前就听说过白鹭洲中学是一个很牛的学校,没想到这个学校居然能够在白鹭洲书院旁边。在这样的一个岛上,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难怪能出很多的人才。




书院的格局,一进又一进,一重又一重。前后有4~5个横栋。




现在大多数的房间都作为了白鹭洲书院的展厅,展示,以往古圣先贤在这里读书学习的样子,以及他们的功成名就包含还有一些文墨的古迹以及雕梁画栋的一些文物等等。用各种媒体手段,包括音视频,文物陈列,雕塑展现等多方位的来介绍白鹭洲书院。看到古代的人考试的场景也是苦思冥想,显得痛苦不堪,跟现代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不仅哑然失笑。但古代的人尚且如此用功,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理由偷懒呢?










白鹭洲书院不仅仅是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一种精神象征,是古代的人求真求学追求圣贤这样的一种精神象征,激励着我们现代的人。

只可惜白鹭洲书院现在只是一个像展览馆一样的地方。根据观察,没有人在里面读书学习,只有旁边的白鹭洲中学有学生在那里学习。像这样一个已经传承了八九百年历史的读书圣地,应该传承他的文化传统,让更多的人到白鹭洲书院来读书,出更多的圣贤,才是这个书院存在的最大价值啊!

















我们从古林书院来到白鹭洲书院参观,心中不禁很有感慨。800年,1000年以后古蔺书院是否也会成为一个非常闻名的书院呢?是否也会出现贤人大德呢?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这个理想,那么即使自己不能亲眼看到,也是十分欣慰的了。愿中国有真教育,愿天下学习皆成英才!

11点出头,我们也走累了,准备回车上找点水喝。由于之前做攻略的时候,网上说白鹭洲书院只要半小时就能玩结束了,所以在停完车以后喝了两口水就出发,准备半小时就能够解决问题,结果实际一个多小时下来,我们其实只是走了个大概,如果要把白鹭洲书院全部走一遍的话,我想应该还要再多40分钟到一小时吧。但是没办法,天气又热,我们又没有水,因此只能先暂时走回车上了。



路上又遇到一个八卦井。由于之前杭州案件所体现出来的一些事情,让我也补到了一课。所以我一看这个格局就知道它是一口八卦井,不是一口用来打水的井。

之前就做好了攻略,要到这个地方来吃素餐,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叫家和素食馆。离白鹭洲公园只有4.5公里,因此通过导航过了江,很顺利的找到了家和素食馆,不过停车的时候却遇到了点困难,有一部赣州当地的车居然只顾自己停车,他自己停完了别人就没办法停了,于是只好到处去重新再往里面走,折腾了一下才停好了车,于是就进了素餐馆。

素餐馆的名字也非常好听,叫家和,取家和万事兴的意思。网上攻略上说只要14块钱一个人,我觉得便宜的简直有点让人不敢相信,倒有一点,不知道这个素餐馆菜品的量和质是不是好的。后来进来了以后问了一下老板,说两个人32块,虽然说超出了预计,但是听到32块的时候,也就是16块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有点放心,因为它涨价说明它的菜品肯定也有所改善。

比起成都20块钱的素餐和无锡23, 24块钱的价格,16块钱简直是良心到家了。我们付了钱,我先找了一个座位是有插座在旁边的,因为经过一上午拍照导航,手机剩下的电已经不多了,我顺利找到了一个有插座的座位,把手机充上去,一看手机只有28%的电了。然后再定定心心的去取餐,这家素餐厅的素食真的是好的让人难以置信,就这样的价格,比如说水果不仅有西瓜,火龙果,柚子,橘子,葡萄还有龙眼。并且龙眼还是小核,龙眼质量都是挺上乘的,西瓜也很甜。


由于一上午没怎么喝水,在白鹭洲书院又走得非常的热,所以两个人都非常想吃水果,拼命的取西瓜吃,而我观察西瓜也是最抢手的水果。蔬菜除了常规的蔬菜以外,还有素肉腐竹,另外还有甜品,凉粉。很多我们喜欢吃的,所以我们胃口大开,我吃了有三盘,苏晴吃了也有两盘多。以至于他最后说自己已经吃的撑不下了,都有点肚子痛了。去了洗手间,结果上了洗手间回来,说打了一个嗝以后就没那么胀气了。我也是吃的有点撑的。

素餐厅在每一桌上还放了几本书,开始我也不是很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我也上了一趟洗手间,发现在通往洗手间的路上有一个凹进去的地方,不仅有佛龛,而且旁边有一个书柜,里面的一些关于佛学的书,都是免费结缘的。于是我选了一本,书名是家和万事兴,苏晴本来也选这本书,结果看到我选了这本,她就选了另外的一本。这一趟去素食餐馆吃的真是太超值了!等快吃完的时候,手机也充满电了,我于是在家庭群里面发布了一些照片,也替这个素餐厅做一做广告,这也是他们积累的福德吧。

素餐厅里也看到了人生百态,比如大家都喜欢吃西瓜,所以有的人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了一盆西瓜就拼命的挑西瓜,一盘西瓜里面半盘都在自己的盘子里。尽管旁边都有写着,少取多餐,但没有人理会,有的甚至把家西瓜的夹子都占为己有,以至于他自己夹完西瓜,别人都没办法拿西瓜了。不得已,自己为了吃两片西瓜,也挤在他们中间,才勉强拿到了两片。

夹西瓜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他的很多地方也类似于西瓜一样,只是没有那么明显,所以自助餐这种形式在中国是不是适合,也值得商榷。

吃罢午饭就到下一站,吉安博物馆。本来这一站是要去泰和博物馆的,但是考虑行程方面,如果我们去泰和博物馆的话,离吉安白鹭洲书院有四五十公里。如果去西安博物馆的话,离白潞州书院也就10多公里。于是就选择去吉安博物馆。也正是因为这次改变,阴差阳错选对了地方,因为回来以后根据冯老师实际旅游的情况,他们去了泰和博物馆,但是据说泰和博物馆现在关门改成了电影院了。因此就算是当时去泰和博物馆,也看不到什么。


在去吉安博物馆的路上,看到了吉安有一个科技馆,当时苏晴就很高兴,建议我们逛够了博物馆就去科技馆。我倒觉得,反正出来了一趟,如果有的玩,那科技馆玩一下也可以。结果来到博物馆以后,向工作人员打听,工作人员表示科技馆已经闭馆整修两个多月了,现在还不开放。听了有一点小小的扫兴,但是博物馆已经到了,那可以先去看博物馆。

吉安博物馆给人的感觉类似于无锡博物馆这么大,分成三层楼,其中一层展示的是青铜器以及吉安地区的陶器。










2、3楼有明清时期的一些遗迹包括明清时期的艺术品,另外还有红色展览,就是一些有关红军和新四军历史的一些展览。毕竟这个地方离井冈山很近,革命传统还是有的。


















博物馆我们看过很多,但是不同的是这次带的手机是我最近买的真我GT neo。自带6,400万像素的摄像功能,因此拍出来的效果非常惊艳,好像让我多了一副眼睛,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这些文物。尤其是吉安地区的陶器,有一些工艺艺术还是很精美的,比如说可以把叶子的纹理做在陶器上,另外还可以做成兔毛的纹理,玳瑁的纹理等等。还是很精美的。

这里的文物跟武汉省立博物馆比起来,武汉省立博物馆因为是楚王墓发掘的文物,里面很多都是金器和贵金属。而这里所展现的除了青铜器更多的就是陶器,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就是一些瓷器艺术品以及名人字画等等。所以楚王墓所出土的文物还是比较显霸气,而这里出土的文物则比较接地气,都是平常老百姓家里面日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东西。

逛完了3楼,其实都已经很累了,期间苏晴都上了两趟厕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午西瓜吃的比较多的缘故。这个丫头居然提出还要去科技馆,都忘了我们有言在先,既然科技馆不开,那我们就不再去玩了,反正今后也有机会。这一趟行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今后书院搞活动,先探一探路,今后知道可以这样的玩法,那么搞活动也就方便了。

回泰和的路上要走一段高速公路,在到了吉安的时候仍然去吉安服务区小作停留。打完了水以后我看了一下行程规划,发现前面有路堵,大约堵了3,4公里,预计拥堵的时长在4分钟左右。于是我提议,不如在这休息一下,然后我们就去超市逛逛。还真是这样不逛就没有购买的欲望,逛了我看到王苏晴盯着雪糕柜,目不转睛,心想他是不是想吃雪糕了,于是就提议,要不我们就来一根雪糕吧,她当然欣然同意。难得买雪糕,那就买高档一点的,一根雪糕7块钱一根雪糕12块钱。正应了我自己那句话,不吃有点后悔,吃了更后悔,这次也是同样如此。不知道是不是我们长期在书院吃东西的缘故,是我们的舌头变灵敏了呢,还是嗅觉也变灵敏了?反正吃下来感觉都是香精味儿。于是我们两个约定,今后再也不吃这种东西了,全都是香精调料勾兑而制成的。用王苏晴的话来说,就是又花多了钱,还吃不到好的东西。决定今后再也不买这种雪糕吃了。

吃完以后,看看现在路堵的情况,好了很多,就直接上路了。结果发现就是出服务区不远,就有两车追尾。应该是后面的一辆奔驰撞上了前面的一辆轿车。前面的一辆轿车看来还行,是因为撞到了车尾上,所以车挪到了应急车道,停在那边。而奔驰车看起来头已经瘪下去一大块,水箱好像还破了,也许是车不能挪动,因此停在第1车道上,造成了整个路面的拥堵。

大约堵了两分钟,才缓慢通过。回到泰和的时候,顺便在塘洲镇找了一个理发馆理了头发。正好也让王苏晴见识了一下,以前的理发馆是怎样的。这个老理发师的理发馆可能是超过了我的年龄。用的电推剪也很老,座椅也很老,各种东西都很老,洗头用的水甚至还是用冷水和热水兑的,没有热水器的那种,上面放了一个缸,缸上装了一个龙头,这样往下淋。每一次要洗头的时候,先要舀热水和冷水放到那里面搅匀才能开始冲洗。尽管如此,这个理发店照样有生意,理发师干活非常仔细,这一点给苏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家的路上,我就与她总结,很多的理发师都是靠理发店装修的豪华程度来吸引顾客的,这个老理发师如果理发店不愿意装修,再加上如果他手艺又不好的话,那就真的没有人来理发了,因此说明这个老理发师手艺应该不错,苏晴也赞同这个观点。她认为理发师理得很仔细,非常好。

回到书院,刚好吃晚饭,期间苏晴跑过来对我说,陈美琪今天也去了我们去的那几个地方。晚上了解了一下,美琪去到了江畔古村,他们还到了江畔,而我们没有到江畔,然后他们去了泰和博物馆,结果博物馆没有开放。

晚上大家赶紧讨论,明天帮厨怎么搞法,虽然看起来有两小时,但是因为千头万绪,涉及到要买菜,而且买菜必须要在明天早上完成,另外早饭就需要安排三个同学留在书院来做,因此明天早上5:30,我就要带着两个孩子出去买菜,而另外的几个孩子就要在厨房里忙早餐,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因此临时决定,当天讨论到8:30基本讨论完了以后,就让孩子们早点回去,洗洗睡了,争取第2天要能够准时起来做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