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智慧——19临

 有而无限 2021-10-04
临,从高处往低处察看。引申指治理、管理、统治。在此指帝王临朝处理政事。《史记·鲁周公世家》:“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从同人谋划到蛊彻底灭殷,此时天下定鼎,武王开始君临天下。临卦描述帝王执政水平的成长历程。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君临天下,开创美好未来,治理天下应当多思多问。到了八月,有凶险。

八月有凶,指武王因操劳过度病倒之事。此文意似乎突兀,但只要知道背景就并不难理解。史载武王崩于克殷二年十二月,八月得病时间上符合。

初爻应天受命:咸临,贞吉。
开始执政,努力做一个明君。

打下天下后,如何执政对于武王是个新课题。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执政之初多动脑以求胜任,这是立志践行正道,努力做个好君王也。初爻从立志的角度指明方向,类似的有屯初爻《象》传,在入学教育时就树立志向,强调志行正。

二爻熟悉朝政:咸临,吉。
着手了解各项政务,是此时正确的做法。

二爻开始具体着手政务。比如翻阅过去的卷宗,看看前任是怎么做的,鉴往知弊,择善而从也。《逸周书·大聚》:“维武王胜殷,抚国绥suí民,乃观于殷政。”

无不利。

熟悉政务后,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命,指派、发号。上手学习才能顺利展开工作,是说现在对政务还不熟悉。

三爻理性分析:甘临,无攸利。
理想化的去执政,没有益处。

对政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执政者开始把自己的一些美好想法付诸行动。所谓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法再好,切合实际才能有好效果。

既忧之,无咎。

在新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应“毋咎”,及时停止,不要让这种错误继续犯下去。

比如2016年1月4日证监会推出熔断制度后,4个交易日有两个交易日暴跌并引发熔断,7日晚证监会当即决定暂停实施熔断制度,这就是“既忧之,毋咎”。

制定政策当慎之又慎,“革言三就”亦应作为此阶段的行政准则。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理想化地制定政策,是说政策不切合实际也。既然已经知道问题之所在,就不能再继续错下去。

四爻实地考察:至临,无咎。
亲临基层了解民生,不要脱离实际。

汲取三爻依靠感觉决策的教训后,这时的君主开始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然后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政策只有接地气,才能惠民生。光坐在朝堂上听汇报看文件,就容易脱离实际,浮夸不实。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亲临一线了解基本情况,这样做才恰当。

五爻科学决策:知临,大君之宜。
富于智慧的执政,具有圣明君主之风范。

治国理念成熟,凡事都遵从客观规律,科学治国。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圣明君主的标准,就是能够奉行中正之道。

上爻创新管理:敦临,吉。无咎。
以管理促发展,国泰民安。不要满足于现状。

前面五爻是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上爻的执政理念则从事必躬亲发展到了管理体制创新阶段。即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完善管理体系,使政府机制与时俱进,永葆活力。总之,敦临是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是从人治转向法制,从依靠明君,到依靠完善的体制、制度来高效运转国家。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提高管理水平之吉祥,在于把目标放在了强化内功上。精炼政府职能,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也。

《象》传指出敦临的意义在于加完善体制建设,而不是像前五爻咸临、甘临、至临、智临那样系天下安危于一身。人治的缺陷就是依赖于君主的道德水准以及智慧能力,一旦明君去世,盛世也就完结了。

在三千年前的《周易》中就能提出依靠制度治国的理念,是很可贵的。

历史背景:
周以小国计取大国,执政后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史记·周本纪》:“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可见,为了灭商和巩固天下,武王可谓殚精竭虑,这也导致他灭商后仅2年就病逝了。

从卦辞“至于八月,有凶”看,武王病起于八月。笔者认为《尚书·金縢》记载的就是这个情节:“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滕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金縢》是周公以自身为质代武王承受病难的策书,其中“秋,大熟”,虽然已是周公去世后,但成王这个时候联想到《金縢》,岂不正是触景生思,想到当年这个时候周公作《金縢》之事?这是古文常见笔法,亦是人之常见情思。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