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驰、笔、线段的角色能力

 也许一切的 2021-10-04

如果类比于人物角色,背驰、笔、线段各自有什么角色能力,在走势的各个阶段起什么作用,那一个人物在对应的阶段作用最大?

从一个卖出点开始,走势开始下行,在这个位置没有任何操作的意义,所以是没有人会在这里操作的,随着走势不断下行和发展,逐渐出现两个中枢,后一个中枢比前一个低,这时候形成了趋势了,因为有了两个中枢的分隔,不同走势段之间有了比较的分界点,有了比较的可能性,这时候就开始考虑买入的事情了。在这里是不可能考虑卖出的,只有在进入走势的未段才会考虑买入。

这时候走势发育得很完整了,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因为买入我们是可以选可以等的,其实是我们选择了这种发育的很完整的走势才会去操作,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后效性,不过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所有缠论中元素这时都出现,线段,区间套,背驰段都出现,都可以利用了,在这个位置最要的角色自然是背驰和背驰段,因为背驰是定位买入点的最重要依据,背驰在这个位置的能力是最强大的,这是显而易见的。

好了,当一个买入点确认后,在一个底分型的第三条K线上,资金己经进入,这时候我们会面对什么局面?我们什么也没有!这时候走势刚开始进入中阴段,只有底分型,及其后出现的第一条K线,甚至如果底分型第三条是一条强K线的话,这时候还在底分型的第三条K线上。

在这里不要说背驰,中枢这样的物体都未出来。

那就先这样着吧,还能怎样,等它发育起来再算,看现在能有什么用的就先用着什么吧,很显然,第一个出现的要素是一个笔,从底分型第二根k线算起,只要有第五根独立K线出现,那第一个笔就有了出现的所有可能条件。

继续发展下去,第一笔完结后,就会出现第二笔,这时候多少可以有点心安了,至少可以对比第二笔的尽端会不会破买入点的底部,这有了第一个对比。

然后是第三笔,在第三笔的过程中,就有形成第一个线段的可能。

好了,在这里停一停,也就是说,在第一类买入点出现后到第一条线段出现前,除了笔,没有任何东西形成,没有背驰,没有中枢,没有笔,更没有区间套,只有笔。

那这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在这个位置,笔是主角。没了了笔,在这里什么事都做不了。笔是买入后第一个可以用的工具。没有了笔最直接的后果是买了拿不住,或者是买错了逃不了。因为要拿住,或逃掉,发生在买入点其后的三笔内,从底分型第二条K线开始数一共13条K线。

笔的这个功能简直是要命的,它是万物之初,所有之源。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同构性出现了,三笔过后,第一个线段出现,在线段上所有的伎俩都可以使用了,如线段内部的变化对比,这个第一条线段和下行走势段最后一个中枢的关系等等。

同时留意到,其实也仅此而已,背驰,区间套还是未能出现在这个地方出现,所有的技巧都是围着第一条线段在转。

然后就这样一直地发展下去,这个阶段是一段走势的生长过程,随着线段的增多,一个个元素先后被构造出来,但在很长的时间内还是不会见到背驰的,在这里笔的作用被线段替代了。

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线段是王者,在第一个中枢出现之前,线段是最大的元素,在中枢出现后,线段最大元素的位置让给了中枢,但线段还是最大的主角,因为中枢总是死掉的静止的,只有线段不断地动提供各种实时的信息。

这里依然还是没有背驰的什么事,因为它还未出场。

继续,这一段上行发育得非常好,终于,见到区间套了,见到背驰段了,是要考虑卖出的时候了。可是在这里的背驰,和买入点那里的背驰,有一点不同,这一点不同甚至很巨大。

我们回到买入点那里去看一看。

因为缠论的定义下,背驰是有固定的格式的,在买入阶段,这一种走势几乎是冷眼都不会去看的:

因为这一种转折完全就不是缠论定义中的背驰,在买入的时候是可以有选择的,走势可以按这种方式转折,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做呀,我们只做这种转折:

可是在买入之后,那就没得选了,我们面对的转折可以是这两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背驰只是把某种走势形态套一个名字上去,把这两种走势形态套同一个名字也是可以的,假如这两种走势都是背驰,这时候“背驰”的意义直接等于“转折”,因为的转折只有这两种形式。

这就是说,买入阶段的背驰和卖出阶段的背驰(转折)是不同的。

买入段的背驰是收敛性的,卖出段的背驰是生长性,买入段我们只选择唯一的那种转折形式,而卖入的时候转折不是我们能选的,我们要同时面对两种形式的转折。

终于卖出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下来,各个人物角色的位置和能力就清晰了。


上文己经完了,不过还可以有一些东西说。

一个学习缠论的人应当是不会一下子就学会了所有的这些工具的,按着时间顺序走势有不同的阶段,最简单的划分是,“买入-->中阴前段的三笔-->中阴中后段的线段-->中阴结束-->前三条线段-->生长-->卖出”, 在前一个阶段没有解决之前,后一个阶段对这个操作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当买入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没有一个正确的买入,是不会有一个正确的中阴段的,也不会有正确的卖出,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到,每一个阶段会对应着最有效的一个或一套工具。

其实这里出现了一个死循环,以买入段为例:没有好的判断背驰能力,做不好买入段;不知道买入段,学不来好的背驰判断能力。

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都是要用时间来金钱来磨,每一个阶段磨的对象还是不同的。要看到缠说的那些元素是无一可缺,现有的这个缠论己经是解决问题所需工具最小化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