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毛主席诗词《念奴娇·昆仑》的感想

 质量管理之行 2021-10-04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遗(wèi):赠与。

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念奴娇·昆仑》是毛主席于193510月创作。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主席登上岷山峰顶,远望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作者 (毛主席)【原注】:前人(指宋张元,见《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横空出世”形容昆仑山脉的雄伟气势,也体现了来历不凡。从地理位置上讲是中华神州的最高端,是起点,是源头,既影响着地理走向也影响着气候。“横空”从字面意思理解是平行于地横于空中,从目视角度是与天地平齐,除了壮观之外,应该还有高高在上的意思。莽除了有辽阔和大的意思之外,还有莽壮和卤莽的意思,这也是汉字的神奇妙用,用一个字就可以有多层或多重涵义,既能表达出原意,又能留有遐想的空间,同时能渲染出一种意境,让读者能在此遐想的空间和意境中去体会和感知。

 “阅”字的本义是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同时“阅”字还引申出观赏的意思,如“历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者。”——唐· 吕道生《安禄山》。所以用这个“阅”字喻示着主宰者对世界的安排,以及站在更高层次上对其“导演”的观赏。如果再扩展一下,不但是喻示世界人类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有天地宇宙规律主宰的涵义。这也正好是下半阕的铺垫,也符合毛主席的魄力和志向,即敢于改变世界,改变人类命运,“敢叫日月换新天”。

 把雪山比喻为玉龙,三百万是概数,三是多的意思,百万是量级,三百万是非常多的量级。用了这些铺垫之后,才能匹配“周天寒彻”。“周天”既有时间维度也有地理维度,综合说应是时空维度。

备注--《逸周书·周月》:“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起一次而与日合宿。”《汉书·律历志下》:“周天五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以章月乘月法,得周天。”《礼记·月令》唐 孔颖达 疏:“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

玉龙除了有银白色的描述作用外,还有腾起的涵义,所谓龙腾虎跃,形容雪山的高大,直插云霄。用“飞起玉龙三百万”的“飞”字其实也明示了玉龙的隐藏涵义,而且“飞”字也能体现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能和后面的“搅”字呼应。搅,乱也《说文》。用一个“搅”字突出了扰乱的涵义,同时也能和前面“横天出世”以及“莽”进行呼应。这样前一部分的“横空”、“莽”、“飞”、“搅”这些字就能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动态的意境。这也是当时世界形势的隐喻,借景示意!

倚的本义是斜靠着,也是依靠的意思,倚天就是斜靠着天,斜着也是有住于发力,这是表面意思。还有深层次的寓意是为解救人民并谋取幸福的事情,老天也会帮忙的,所以这层意思的“倚”有依靠和倚仗的涵义。行正道得人心,这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境界,也是得天地正气的大义凛然(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毛主席是有浩然之气的圣贤,所以能借用天力,能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记载:「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文: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庄子·外篇》中说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毛主席是打破旧制度建立新中国,救人民脱离苦海的伟人,所以是君临天下,顺天应人(意指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毛主席当然能借助天的力量改变寰球!

备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之事大矣哉。”孔颖达疏:“殷汤周武,聪明睿智,上顺天命,下应人心。”后因以“顺天应人”谓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横空出世的昆仑山无比的辽阔,好像无边无际地延伸到了天地尽头,高高在上地主宰着和导演着世界形势和人类命运,并站在主宰者的角度观赏其导演的一场场符合自己爱好的好戏,阅尽人间春色。

 连绵不尽的雪山,因为自身的地位,好似飞起般的玉龙一样,随心所欲,搅得周天寒彻,也扰乱了正常的秩序。夏天雪山消溶后,化作雪水注入江河,使江河横溢,导致江河的水泛滥成灾,淹没土地和百姓,让人好像鱼鳖一样被戏耍。这忽冷忽热的变化,让百姓受尽苦头,这其中的功罪是非,千百年来谁去评论过?

面对强大的势力,是否有敢于反抗的勇气?!革命者不但要敢说还要敢做,有理想的同时还需有勇气去实现。而今让我评论,我则很有担当也很从容地说,不要这么高了,也不要这么多的雪。看我倚天抽出宝剑,把汝裁为三截?问号体现自我分析和思考,意思是怎么裁呢?裁成三截行吗?这不是犹豫,而是一种不急不躁的从容,虽然当时的革命形势从表面看不容乐观,但在毛主席的心里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现在只是先提前琢磨一下,等待时机,功到自然成!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这是对世界格局的思考和判断。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时候还未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美国的国力未占主宰地位,但毛主席高瞻远瞩,准确地判断了世界局势的走向。从现在的世界格局来看,正应了毛主席的分析和判断,当今世界格局的主要博弈者就是在中国,美国,欧洲(包括欧盟和俄罗斯)。

  没有了霸权和主宰,达到力量均衡,才能有太平世界,环球才能同此凉热。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也可以延伸扩展到反对一切压迫,要敢于斗争才能获得太平,太平世界的条件是力量均衡。如果像昆仑山一样高大,但其余事物弱小,不管昆仑山是冷还是热都会超出弱小事物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对弱小事物产生不利影响。矛盾只要在动态平衡中才能有相对的和谐,所以中国人要有自信,对文化自信,对国家和民族自信,可以兼容并蓄,但绝不能盲从于外国。要敢于斗争,利用世界格局形势,借势发挥,壮大自己的力量,以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主席思想一直在教育我们,要大公无私,要善于利用形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人民群众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