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回标题诗》赏析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10-04

《红楼梦》第


读红品诗词-56

《第标题诗》赏析

/墨吟 筱蕊

图:周瑞家的送宫花


《红楼梦》甲戌本、戚序本第七回正文开头有一首标题诗,题曰: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这首标题诗以周瑞家的送宫花之事,点出惜花人是宝玉,红楼故事由此渐入佳境。周汝昌批点曰:“第七回看似一派闲文,实则是耐心结撰,处处有用意,笔笔设伏线,全为后文铺下大小巨细脉络。”

前二句意为:十二枝堆纱花色彩艳丽,制作方法最为新颖,却不知谁是真正的惜花之人?

后二句似乎指宝玉与秦钟初次相见,惺惺相惜;然“秦钟”与“情种”谐音,则似乎又指宝玉与秦可卿相逢。故脂批云:“设云秦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出自南朝梁·刘缓《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发,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这首诗将前代吟咏美女的名作《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洛神赋》、《北方有佳人》、《陌上桑》等串在一起,从面部、嘴唇、体香、发饰、腰身、娇语、媚态等多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美女之美,可谓红楼众女儿之写真也。

当日薛姨妈让香菱捧了个小锦匣来,里面装着宫里头做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十二枝,对周瑞家的说道:“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儿罢。”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她们。”薛姨妈道:“姨娘不知,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周瑞家的先到王夫人正房后头来,进入内房,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下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说明原故,她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

周瑞家的又往惜春屋内来,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玩笑,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把这花可戴在哪里?”说着,惜春命丫鬟入画来收了。

周瑞家的接着进入凤姐院中,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周瑞家的向平儿说明来意,平儿听了,便打开匣子拿出四枝,转身去了。半刻工夫手里又拿出两枝来,吩咐彩明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

周瑞家的最后往贾母这边来,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作戏。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宝玉听说,先便说:“什么花?拿来给我看看。”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从上面送花的过程来看,众姐妹皆不惜花,那么谁是惜花人呢?毫无疑问,这个惜花人便是宝玉,“惜花”者,即怜惜女儿之命运也。唐·韩偓所作《惜花》诗,是对宝玉“惜花”恰如其分的诠释: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