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为父母修脚

 冬歌文苑 2021-10-05

为父母修脚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我为父母修剪过一次脚趾甲。此后,母亲似乎有了一种依赖,每次探亲回家,她总瞅准我空闲,有意无意地露出长得变形的脚趾。我知道,老人的“命令”来了。

那年春节,阳光明媚的午后,父母在家门口沐浴春风,享受暖阳,不知谁提出借助午间温暖,修剪指甲和老茧的想法。

对于修剪指甲,他们没多少讲究,更谈不上条件和专门工具,甚至温水泡泡方便修剪的技巧都不掌握。就知道长长了容易磨损鞋袜,甚至影响行走,老茧多了咯脚影响生活。

他们的修脚工具,根本谈不上“专用”。就是一把生锈发黑的布剪刀,还有一把曾经给桑树苗稼接用的电工刀,甚至是修补自行车轮胎的旧铁搓。事实上,那个年代除城市偶见修指甲门店和浴室见过修脚师傅外,一般农村老百姓全“自力更生”。

父亲先给自己手脚指甲简单打理一遍后,开始帮母亲修剪。他让母亲坐在椅子上,脚则翘在一张略低点的小板凳上。正当父亲专心“作业”时,在家探亲的我,恰巧从小镇回乡下看望他们。

父亲边为母亲忙乎,边“埋怨”她脚上的老茧多而厚,趾甲长得长而奇形难修剪;母亲则“抗议”说父亲“水平”不过关,没有耐心。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打”起了口水仗。

看着父亲笨拙的操作,我都有些急。建议用温开水把脚泡一会,待老茧皮和趾甲松软后,修剪起来方便,效果也好。我的建议,得到了二老的认同。

我提出要帮他们修脚,母亲听了非常开心,脸上瞬间绽放出如花的笑容,不停地应允:“嗯呐,好的,好的……”

我叫父亲打来半脚盆温开水,让母亲的脚泡了二三十分钟。接下来,有生以来第一次施展修脚“才艺”开始了。

其实,我也只是在浴室偶尔见过修脚师傅为别人服务,谈不上技术。这回有母亲愿意让我作“试验品”,我自然想表现一番,体验一下当“师傅”的感觉。

我坐在母亲的一侧,把她一只脚放到垫了围裙的大腿上,擦干水准备“作业”。看着泡得发白的厚茧皮及奇形发黑的灰趾甲,我不经意来了句玩笑话:“妈妈这脚,用菜刀和老虎钳修最合适”。

哪知,玩笑竟惹来“祸”端。话音刚落,母亲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不要紧,母亲满口假牙因用力,从嘴里滑落掉到地上。她一只手下意识地去接往下掉的假牙,另一只手则捂住光溜溜的肉嘴,笑得前仰后合,脸上甚至流淌着两行泪花,还险些从椅子栽到了地上。

一旁的父亲,边哈哈大笑边“骂”道:“老不死的,今天又出'洋相’了。”父亲嘴里“骂”着,又迅速弯下腰捡起掉在地上的假牙,再用自来水反复地冲洗,塞进了母亲嘴里……

刚刚惹了“祸”的我,对“业务操作”自然不敢马虎。尽管工具简陋,拿在手上甚至显得笨重,但用起来还算给力。原来,刀具一直被父亲保养得很好,每次用后总磨得锋利,再抹上点油保管起来。

我一点点地将母亲脚上被泡松软的老皮往下刮,再轻轻地用剪刀修剪变了型的趾甲和坚硬的老茧,最后用粗糙的铁挫反复地磨挫趾甲。不大一会工夫,围裙上掉下了厚厚的一层皮宵。

为母亲修完脚之后,那边父亲的脚也泡差不多了。我让他坐到母亲的椅子上,重复着为母亲修脚的程序,没多久父亲的双脚也修好了。脚修好之后,又分别涂抹了些凡士林膏。

修过脚了的二老,感到很新鲜,兴奋得要穿鞋子试试走路的感觉。二老不约而同地认为脚像摆脱了某种束缚,突然觉得舒服轻松起来,两侧不再被咯着难受了。而在这之前,他们常因烦人的老茧折磨得疼痛不堪,甚至影响行走,尤其到了冬天更遭罪。

“这下可好了,真的舒服多了。”二老不断地赞叹……

也就是从那次以后,母亲似乎有了一种期盼,每次我探亲,她就有意无意地提到那次修脚,或者故意露出脚趾。每每此时,我也心领神会,用那些笨拙的工具,帮母亲把脚“打理”一番。直至临终瘫痪卧床的那几年,只要回家,我基本都要“重操旧业”。

而相对含蓄的父亲,历来不轻易麻烦别人,总要反复“思想工作”才同意修下脚。其实,他何尝不希望脚修剪一下走路舒服些?尤其是冬天脚上的口子裂得相当厉害,有时走路都一颠一颠的,可他宁愿自己受罪能忍就忍,也不愿给我添负担。

每次帮二老修脚,看着那些裂着如小嘴般的口子,甚至渗出鲜血的脚;哪些因当年田间劳作脚上被草剌扎伤长成刺窝形成的鸡眼。我的脑际总有联想在浮现,父母当年经历了怎样的苦难?那些老茧要经过多少艰难岁月磨砺形成?如今,帮二老褪去的岂止是多余的趾甲与老茧,更是对曾经苦难束缚经历的验证,而带给他们的却是生活的轻松,行动的自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慢慢进入趾甲容易坚硬变形、老茧常生,甚至有时影响活动的年龄。不过,市面上却修脚门店层出不穷,非常便捷。前两年,我索性花几十元从“淘宝”平台网购了一套修脚工具,经常用它来打理手脚,甚至偶尔为夫人“效力”。

每每用到这些修脚工具,我总想起当年为父母修脚时的情景,倘若那时也用这些工具效劳老人多好啊!然而,物依旧,念常在,二老却早已仙逝,一晃十多个年过去了。如果他们还活着,这套修脚工具定能多不少用“武”之地。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周秀桐,江苏盐城人,现供职于苏州市某区级机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中期参军,2003年调入苏州军分区,2007年转业,中校军衔。在部队多年从事新闻工作,数年被《新疆日报》社、《新疆经济报》社等媒体聘任驻部队记者,在各类媒体发表作品超过1500篇,数十次获得军地新闻工作先进荣誉,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目前,主要涉及随感而发的文学类作品,写生活、写感受。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