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闲思】4岁小孩儿包饺子

 王笃年 2021-10-05

【教育闲思】4岁小朋友包饺子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位4岁的小朋友学习包饺子,居然一发不可收拾地连续包了20多个。

看那视频,小孩子一板一眼地,小手不停地捏鼓、捏鼓,很快就包好一只,饺子还挺漂亮。

回想起儿子很小的时候,家里包饺子,他要来“掺和”,我们很不耐烦地把孩子赶开——怕他浪费了面团、怕他耽误大人干活的进度。

没有想到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很好、而且很重要的学习过程。

你不让他学、不让他动手练,他永远不可能做到熟练。

总需要有开始“浪费面团、影响大人进度”的第一次,或者是最初的几次。

教育,毕竟是需要耐心啊。

由此下定决心,等孙女长大一点,家里包饺子时若是她主动要求前来“掺和”,一定不再拒绝,一定耐住性子教她。

想想看,包饺子实在是最最适合4岁小朋友做的手工活之一了。也是很好的学习内容。

她李奶奶说得对,给她一块面玩,还省得额外花钱买橡皮泥了。

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学习,关键是他的学习愿望常常被不耐烦的大人阻挡在了萌芽之初。

其实,关于小孩子做手工(折纸、剪纸、绕线等)于他智力发育关系的论述,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有诸多详尽论述,我也读过。

可说不清到底因为什么,到了自己真应该运用这些理论的时候,却似乎一下子忘记了。

也许人都这样吧!在带领孩子成长的漫漫征途上,不可能不留有一些遗憾。

与此包饺子手工学习的情景类似,更多的时候,是回答小孩子的问题。

只要你身边有个三四岁的娃娃,往往就很难招架得住他的提问。

“这个是什么呀?”

“那个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属于终极的哲理性问题,你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于是,潜意识里对孩子的提问心生害怕,想方设法阻止他再提类似的问题。
孩子毕竟是聪明的,察言观色水平一流。

大人厌恶这样的问题嘛,我就不好多问了。

慢慢地,他便不再提问、甚至不再去想这些“愚蠢”的问题。

儿童对知识的天然兴趣、那渴求知识的小小火花,于悄无声息中被浇灭。

教育,真的需要耐心啊。

也许,耐心才是最大的教育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