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称论文撰写前的文献阅读技巧及作用

 漫步之心情 2021-10-05

职称论文撰写前的文献阅读

我们大多数工程师,都具备一定的文字语言组织能力,方案、报告、专利、工法等编得很好,但是有时候,要写一篇能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可能难度较大。目前北京市对于工程师职称要求,2021年难度加大,必须发表论文或者其他独立撰写的科技类文章等,高级工程师、教高的要求更高。

今天工程学苑的老师就给,给大家分享一下,职称论文的写作方法。

准备了N期,这是第4期,定期更新,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学习成长。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点赞转发。如果觉得我们还行,关注不迷失。

文章图片1

工程学苑的口号是“会写技术方案就必须会写职称论文!

一、确定论文研究主体目标的三个原则

1、大处着眼

解释一下:我们一般的工程师,自己的能力或者自身的掌握的技术是有限的,甚至很多情况下,只能接触到某个领域很小的一部分技术。

但是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参与到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有技术含量的某些项目中,而受岗位的影响,事与愿违。

那我们也要在写论文中,从大的方向着手,比如你正在做一个跨海特大桥,而你只负责其中的某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你的论文是想要写一篇关于《某特跨海特大桥施工施工技术》的论文。这也是可行的,你可以结合项目的特点,查阅关于项目类似的大量文献(论文),仔细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与你的想法相悖的地方,或者这些文件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得到你想要的着眼点。比如你会发现,这座大桥,基础所用的混凝土,跟绝大多数都不一样,混凝土的配比、施工工艺你呢,比较熟悉,你就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2、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就是说,职称论文需要根据自己现有的自身的条件,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

不要觉得自己选的题目很小,因为现在工程行业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探索的领域已经非常大,只能从一些细枝末梢中,寻找一些前人没有仔细研究的内容,而你恰恰知道,有过哪怕一点点研究,虽然没有那么透彻,但是这已经很好了,然后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学习、汲取前人的论点,我就得就可以写出一篇新颖的论文来。

文章图片2

图片来至网络,如有版权归属,联系删除

3、符合自身的认知水平

我们很多朋友些支撑论文,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从论点到结论,胡诌一通,写着写着,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搞的,最后的结论自己都觉得牵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然后只能来回的添加、修改,最后都不到怎么结尾。这种现象就是,自身的认知水平不够,本篇论文驾驭不了。

所以我们在选择论文研究主题的时候,可以超出自身认知一点点,而超出的部分,可以通过学习前人的文献来弥补。文献读的比较多,说不定的思维就会崩出新的火花。但是不要超出太多,这个方面的自己把握。

二、文献阅读的技巧

其实我们在动笔之前,其实已经想好了论文的大概方向和目标,我们阅读文献的目的是主要目的是明确和细化我们的研究目标。我们要阅读一些前人写的类似文章。这可以通过知网,通过搜索关键词来筛选需要的文献。

1、文献阅读的技巧

阅读分为两个阶段:由厚读薄——由薄到厚。

一般来说,刚开始准备写论文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茫然,大概自己知道写哪些内容,但是确实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这也是我们阅读相关文献的目的,那么不可能将知网上下载的相关文章,全部都仔细阅读一遍。我们一般选择快速的、有选择性的阅读。首先除了搜索关键词的文章外,我们还需要从读摘要开始,觉得有必要再去读正文。在第一阶段中,我们的目光一定要放大,被一些低质量的论文,牵着鼻子走。有些低质量的文章,会影响你的正确思维,别带偏了。

第一阶段:由厚读薄

如果第一阶段,我们还没有找到具体的研究目标,或者与你前期的论文目标偏离太大,我建议你将你的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

比如:你想写一篇《钻孔灌注桩超声波检测方法研究》,知网上搜索,你会发现有大量的论文,有水平比较高的,有质量差的,那么首先你要不质量差的去除掉,最多只看摘要,扫一眼正文如没有发现能够吸引你的论点,去除即可。

第二阶段:由薄到厚

选择一些你觉得与你拟定论文内容相一致的论文,水平比较高的,进行精读,以找寻我们的研究目标的,它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如果找不到,就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如果你主要结合桩基超声波检测,研究超声波在桩基检测过程中的数据研究分析方法。虽然在前人的论文中,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但是不够具体、不完整等,有些论据与你的观点一致,前人已经研究过了,这些研究的内容可以作为你论文的论据,可以引用。而你自己的研究内容作为本篇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

简单的说

我们在第一阶段中从100篇文章中精选出来10篇文章,这10篇文章中有我们的研究的类似问题,或者其中的某些部分论证我们的论点所需要的答案和证据。

第二阶段,挖掘出每篇文章的信息、观点、结果和数据、结论等。根据我们自己的判断,做出我们自己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做大量的笔记。提炼有用的素材和论据,为后续的引用做好准备。

还要强调一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循环的,当论据不足时没还需要继续挖掘。

三、文献阅读的注意事项

1、避免贪心:文献阅读前不做分析和过滤,统统都精读,时间有限,不可取。我们应该只选择有用的信息即可。

2、避免只读不写:我们现在基本都用电脑、手机来进行阅读,读完了事,只读不写,没有笔记,文献不能完成由厚变薄的过程。尤其是第一阶段,一定要做好笔记、做好分类,收集有用的信息。最好的用表格形式做好笔记,对你文章有用的论点、论据,做好分类整理,注明文献来源,论据分类等。等论文中需要相应的论据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拿出来引用,能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

3、文献整理方法除了列表法、还有逻辑关系图法等,即围绕论点进行论证的逻辑,整理的论据目标指向一致。对于目标不一致的论据,找出差异。

四、阅读文献的作用

1、由已知文献中的所有信息,推断出在前沿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文献中现有的证据,有可能指向性不具体,但是往往可以杂乱的证据的集合中,可以归纳、总结、延伸出,你新的研究目标。

2、第二个作用就是作为论文的论据和跳板。

3、扩展和优化你的认知,让你的论文目标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奠定你论文的基础。

总之,没有总之了......

谢谢大家能把以上文字看完。

本文如对您有启发,是我最大的收获。如果能关注“工程学苑”,就开心了。

记录“工程学苑”正式进驻头条的第7天。

文章图片3

如您发财的小手关注一下工程学苑、更多的精彩等你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