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道随笔12思维方式要拓展

 未来决定现在 2021-10-05

    这节课喝了好几种茶,每种茶都取优中劣进行对比,让大家体会茶与茶的不同,并且引出制茶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等的探讨。

    量子理论告诉我们说,在探测微观粒子的时候,在同一个时间点,你要么只能得到该粒子的速度,要么只能得到空间中的位置状态,你不可能同时得到一个粒子的位置状态和速度。

  这就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

  上个随笔说了,在测不准的微观系统,要学会放下追求真理去追求成功。有同学说不太好懂懂,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测不准,凡是你以为的真相都是你的知识体系,认知世界内的,你的心想让你看到的真相而已,并不是事实,所有以郑人失斧,所以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千人观菩萨自然有千面佛像是也。所以社会学体系里,要放弃追求真相而要追求成功,追求成就自己和他人。

  老师这节课讲到了思维方式的问题。

  面对不可能全知的新事物,老师说,先看一看,千别贴标签,用老眼光观察新事物。

不要随便给任何人贴标签

是啊,走一走,变换一下思维方式。从正反,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来审视一个人,一件事,一个事物,你才能能让一个点丰富成一条线,一根线编织成一个面,思维的角度越多,你才能得到一个丰富的立体的人。

  基于量子系统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正好契合了思维方式这个话题。在可预测,简单因果,测得准的牛顿系统里,人们过一条结冰的河的过程是这样的:小心翼翼的试探挪动脚步,一点点尝试着前进,如果发现有问题的冰裂,胆战心惊地慢慢的退回来,再换个地方试探。

  而在量子理论的思路指导下,人们是怎么过河的:敏锐的感受着,快速而又坚决的走到在觉得会是碎片的地方踏几脚,感觉不对了,立即回头调整。这两种方式都能成功的过有冰的河面,但是行为后面的思维确是如此的不同。

  面对微观事物的思维方式,和面对宏观物质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巨大进步,人心若量子,所以越贴近微观世界法则的思维和行动力,越进步巨大。

  我惊讶的发现,虽然老师也许没有了解过这样的行为方式,可是她很符合量子人的行为原则,这套原则提倡创新,悟性,尤其强调创意和感觉,就像上面的破冰之旅一样:敏锐的感受变化,快速的作出反应,坚决彻底的行动,灵活机智的调整。

  量子的世界里,世界是不连续的,要么不动,要么就是吸收能量后的跃迁。每隔一定周期量子跃迁后,变成了一个新的能量体,面对看不见的人的思维行为,在吸收各种信息,资料,书籍,等的学习积累之后,每隔几年,人的思维和境界就会跃迁到一个新的状态。

人生有节律,踏准能借力

  曾经不明白为啥古人说女有七七之数,男或逢八有变。现在在身边各人处观察,还真有隔6-7年左右,家业拓展,职场切换等现象……嗯,还有那七年之痒,离婚潮高涨。

  如是以观之。人要顺应节律,积累知识,见识,胸襟……,在跃迁之前主动吸收各种高深大德的能量。

  喝茶亦如是,来吧,一起来这儿品尝茶之道,喝出自己的节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